深夜静读/原创美文:安临站的秋天~#这里是肥城#

肥城文学——

安临站:桃韵绘就的秋日诗笺

作者:袁广

时下,暑气虽未全消,但山风已悄然染上了几分初秋的凉意,时光的笔触悄然为山间勾勒出一幅别样的画卷。山风轻拂,裹挟着丝丝蜜香,那是肥桃成熟散发的醉人芬芳,欢快地扑进我的怀中,撩动发丝,似在与我亲昵低语,邀我共赴这场山间的秋日之约。

抬眼望去,远处连绵的丘陵如绿色的波浪,层层叠叠地翻涌着。这绿不再是盛夏时那般纯粹浓烈,而是渐渐晕染上了几抹淡淡的黄与浅浅的红,像是大自然这位画师不经意间洒落的颜料,为丘陵增添了几分成熟与内敛的韵味。

突然,一棵如虬龙般的槐树闯入我眼帘。它宛如沉默的老者,静静伫立。槐花早已谢尽,曾经繁茂的花串如今化作一串串饱满的槐豆荚挂在枝头。它们呈长条状,颜色由青转褐,在微风中轻轻晃动,发出细微的“沙沙”声,仿佛在低声诉说着夏日里那些热闹而又短暂的故事。偶尔,有一两颗槐豆荚“啪”的一声掉落地上,溅起一小片尘土,像是在为逝去的繁华做最后的道别,给这静谧的山间增添了一丝别样的声响。

不远处,几棵酸枣树正洋溢着独有的野趣与生机。原本翠绿的叶子已渐渐泛黄,边缘还带着些许卷曲,仿佛是被秋日的阳光吻过。而枝头那密密麻麻的酸枣,宛如一颗颗小巧玲珑的红玛瑙,镶嵌在黄绿相间的树叶间,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

有的酸枣已经完全成熟,红得发紫,表皮上还挂着一层淡淡的白霜,轻轻一碰便会掉落;有的还带着些许青涩,倔强地挂在枝头,在风中微微颤抖,像是在和成熟的伙伴们较劲,又像是在向世界展示自己那蓬勃的生命力。微风拂过,酸枣树轻轻摇曳,那酸枣碰撞发出的清脆声响,宛如一首欢快的野趣之歌,回荡在山间。

而柏树则像长眠在烈士陵园里的忠诚卫士,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它们四季常青,深绿色的枝叶在初秋的阳光下显得愈发浓郁。每一根枝叶都像是被精心雕琢过,紧密而有序地排列着,形成一个个坚固的绿色堡垒。即便周围的其他树木都在随着季节的更替而变换着模样,柏树依然不为所动,用它那沉稳的姿态,为这片丘陵增添了一份永恒与安宁。偶尔,有几只小鸟在柏树枝头跳跃嬉戏,它们的歌声与柏树的沉默形成鲜明的对比,更衬托出柏树的静谧与深邃。

枝头,金黄的肥桃沉甸甸地垂落,压弯了树腰,在阳光的照耀下轻轻颤动。它们与周围的槐树、酸枣树、柏树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的初秋山景图。仿佛下一秒,那肥桃甜蜜的汁水就要滴落下来,与这山间的清风、鸟鸣、树影一同,编织成一段美丽记忆,永远镌刻在我的心间。

果农刘洪祥正俯身在桃林中忙碌,他轻轻托起一枚“黄桃48号”,指尖在桃皮上轻叩,瞬间,桃皮绽开如薄纱般的裂纹,乳白色的果肉裹着晶莹的汁水涌了出来。他笑着感叹:“这桃啊,甜得能勾住云彩!多亏了党的好政策,给我们带来了新技术、新品种,让咱这日子越过越有盼头!”说着,他粗糙却又充满力量的手,小心翼翼地将桃放进筐里,眼神里满是对丰收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憧憬。

安临站的桃事,承载着千年的魂魄。县志中记载:“果亦多品,惟桃最著名。”早在明代万历年间,肥桃就已成为贡品,到了清代,更是远渡重洋,“东西洋诸国莫不知”。传说中,孝子割肉疗母,其孝心感天动地,七仙女为之动容,泣报王母,仙桃遂落凡间,在此生根发芽。这神话如桃胶般,紧紧黏连着这片土地,让每一颗肥桃都凝聚着孝义与神性。

而今,安临站的桃园里,古老的传说已化作现代科技的力量。农人们只需指尖在屏幕上轻轻一点,无人机便如灵动的鸟儿,掠过青翠的桃林,水雾带着精准配比的养分,沁入每一片叶脉;滴灌管如银蛇般盘绕在桃树的根须旁,将山泉与肥力细细拆分,精心地喂给每一株渴求的桃树。

种植户李正迎感慨地说:“以前种桃靠天吃饭,现在有了党的关怀和科技的支持,我们种桃更有底气了,这日子就像这肥桃一样,越来越甜!”

最令人赞叹的是“月月鲜果”的巧妙构思。昔日,桃熟时节,果农们望着满坡的珍宝,却只能望山兴叹:“满坡珍宝,烂得快过卖得快!”而如今,安临站人凭借智慧,将桃谱写成了一曲四季长卷。春有“玉妃”破雪而出,夏悬“中华桃”点染朱红,秋垂“黄桃48号”鎏金闪耀,冬藏“晚桃”凝霜含韵。二十八个品种次第登场,从六月到十一月,枝头永远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电商快递车在路上扬起烟尘,手机的叮咚声取代了往日的吆喝——“线上订单一响,荒坡变金矿!”李正迎撕下旧黄历,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笑纹里仿佛流淌着甜蜜的汁水,他激动地说:“这都是党的富民政策好,让我们这些农民也能搭上互联网的快车,把肥桃卖到全国各地!”

这里还闪耀着粮果共生的智慧光芒。梯田如琴键般错落有致,奏响着“一地双收”的欢快乐章。玉米挺立如青纱帐,豆苗在宽行间铺开绒毯。农技员躬身丈量,将玉米株距精准地控制在十厘米,大豆疏影横斜八厘米,让光与风在窄宽行间欢快地跳起探戈。秋收时节,玉米棒子沉甸甸地垂下,豆荚噼啪爆裂,金浪裹着绿涛,托起了山民的粮仓与钱袋。

一位老农站在田埂上,望着丰收的景象,深情地说:“党一直惦记着我们农民,给我们送技术、送政策,让我们既能种好桃,又能收好粮,这日子过得踏实又幸福!”

暮色渐渐浸染桃林,我静静地站在凤凰山顶,远眺望鲁山和望鲁湖。遥想商圣当年种鱼养桃,可曾预见今日这般盛景?

山风拂过,桃枝轻摇,仿佛在与云蒙山孙膑屯兵的鼓角遥相呼应。那些金戈铁马的岁月,那些贡品远渡重洋的荣光,那些孝子泣引仙桃的传说,此刻竟与桃林间的蜜香、田埂上的豆浪,在暮色里融成了同一缕气息。

在三圣魂灵浸润的沃土上,安临站人以桃为笔,饱蘸科技与传承的浓墨,在乡村振兴的壮丽长卷上,落下“粮果同兴”这方厚重的印鉴。那印里,是土地对耕耘者的馈赠,是历史对当下的回响,更是一代代安临站农民对党、对家园最绵长、也最坚实的守望——就像这漫山桃树,深扎着传说的根,却始终朝着新时代的阳光,结出甜透岁月的果。

安临站的秋天,一个字美!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1

标签:美文   肥城   深夜   秋天   柏树   枝头   酸枣树   山间   汁水   槐豆   酸枣   欢快   仙桃   阳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