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短文,了解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各个节点事件

一、纳粹德国投降到日本投降的各时间节点:

1945年——

4月16日,苏军开始反攻进攻柏林;

5月8日,苏军攻破柏林,德国签署投降书,欧洲战场结束;

5月9日,德国最高统帅部向苏、英、美、法再次正式签署投降书,宣布投降。

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波斯坦公告》督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7月28日,日本拒绝《波斯坦公告》;

8月6日,美国在广岛投掷小男孩原子弹(​15,000 吨TNT当量);

8月8日,苏联参加《波斯坦公告》对日宣战;

8月9日,苏军158万军队开始进攻日本关东军;

8月9日,美国长崎投掷第二颗胖子原子弹( ​21,000 吨​ TNT 当量);

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最后一战》,八路军、新四军对日伪发动全面进攻;

8月10日,日本发表照会同意《波斯坦公告》,希望保留天皇制;

8月14日,日本接受《波斯坦公告》,决定无条件投降;

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发布《终战诏书》,宣布日本军队无条件投降;

8月19日,近70万日本关东军被击溃,被俘60多万人;

9月2日,日本政府、日军大本营代表在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签署投降书;

9月3日,中国政府将9月3日定为抗日战争胜利日;

二、中国20个受降地受降时间和双方主官:

1、9月6日​,杭州地区(第一个受降地)

中国受降主官​:第3战区司令顾祝同(上将)

日本投降代表:松井太久郎(中将)

投降人数:27000人

2、9月9日9时,中国战区总受降仪式​地南京

​中国代表​: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一级上将)

​日本代表​:驻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大将)

3、9月9日,南京(京沪地区)受降地,

中国受降主官:第3方面军司令汤恩伯(上将),

日军投降代表:13军司令松井太久郎(中将);

投降人数​:南京138,830人,上海165,000人

4、9月13日,太原(山西)

​中国受降主官​:第2战区司令官阎锡山(上将)

日军投降代表​:第1军司令澄田赉四郎(中将)

投降人数:58,000人

5、9月14日,南浔地区

中国受降主官​:第9战区司令官薛岳(上将)

日本投降代表:第11军司令笠原幸雄

投降人数:66830人

6、9月15日,长沙(长衡地区)​受降地,

​中国受降主官​:第4方面军司令王耀武(中将)

​日军投降代表​:第20军司令坂西一良(中将)

​投降人数​:70,180人

7、9月16日,广州及海南岛​受降地,

​中国受降主官​:第2方面军司令张发奎(上将)

​日军投降代表​:第23军司令田中久一(中将)

​投降人数​:陆军83,890人,海军49,400人

8、9月18日,武汉​受降地,

​中国受降主官​:第6战区司令孙蔚如(上将)

​日军投降代表​:第6方面军司令冈部直三郎(大将)

​投降人数​:陆军142,600人,海军数千人

9、9月20日,郾城地区

中国受降主官​:第11战区司令官刘峙(上将)

日本投降代表:第13军司令鹰森孝(中将)

投降人数:126800人

10、9月22日,新汴地区

中国受降主官​:第1战区司令官胡宗南(上将)

日本投降代表:第13军司令鹰森孝(中将)

投降人数:60000人

11、9月28日​,鼓浪屿

中国受降主官​:第3战区司令顾祝同(上将)

日本投降代表:厦门方面最高指挥官原田清一海军(中将)中将

投降人数:(3000人)

12. 9月28日,越南河内(越北地区)​​​受降地,

​中国受降主官​:第1方面军司令卢汉(上将)

​日军投降代表​:第38军司令土桥勇逸(中将)

​投降人数​:29,815人

13、9月28日,汕头地区

​中国受降主官​:余汉谋(上将)

日军投降代表​:田中久一(中将)

投降人数:4,460人

14、9月28日,归绥(包绥)

​中国受降主官​:第12战区司令官傅作义(上将)

日军投降代表​:华北方面军司令根本博(中将)

投降人数:约1,500人

15、10月10日,北平(平津地区)​​​受降地,

​中国受降主官​:第11战区司令孙连仲(上将)

​日军投降代表​:华北方面军司令根本博(中将)

​投降人数​:126,800人

16、10月25日,台湾​​受降地,

​中国受降主官​:台湾行政长官陈仪(上将)

​日军投降代表​:第10方面军司令安藤利吉(大将)

​投降人数​:175,000人

17、10月25日,徐海地区

中国受降主官​:第10战区司令官李品仙(上将)

日本投降代表:第6军司令十川次郎(中将)

投降人数:43000人

18、12月27日​,济南(山东)

中国受降主官​:第11战区副司令官李延年(中将)

日军投降代表​:第43军司令细川忠康(中将)

投降人数:70,500人

19、东北地区(接收)

​8月19日,黑龙江省掖河

苏军最高统帅​:苏联远东军总司令​华西列夫斯基​(元帅)

前线受降主官​:​苏联远东第1方面军司令梅列茨科夫(元帅)

日本关东军投降代表​:​日本关东军总司令官山田乙三​ (大将)

谈判代表​:​日本关东军总参谋长秦彦三郎​ (中将)

11月,中国接收;

中国接收主官​:东北行营主任​熊式辉​(上将)

中国接收主官​: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中将)

日本投降代表:日本关东军总司令官山田乙三​(大将)

投降人数:126800人

三、日军在中国投降总人数:

1、日军向中国军队投降总人数:约 1,283,240 人​,其中:

陆军:​​ 1,055,000 人

​海军:​​ 39,000 人

​其他人员(侨民、武装侨民等):​​ 约 189,000 人

2、向苏军投降总人数:约 640,000 人。

四、日本战败投降后撤军和撤侨:

​第一阶段:

初期集中与遣返(1945年9月 - 1946年底)​​

遣返人数​:

日军​:至1946年底,共遣返约125万名日军官兵。

​日侨​:至1946年底,共遣返约78万名日本侨民。

第二阶段:

延期与困难遣返(1947年 - 1948年)​​

​遣返人数​:此阶段人数大幅减少,约数万人。

​第三阶段:

最终收尾与特殊群体(1949年及以后)​​

1953年至1958年期间被分批遣返回国。

​战犯​:在沈阳和抚顺战犯管理所关押的1000多名日本战犯,于1956年被中国政府宽大处理,分批遣返回国。

​第四阶段:

孤儿与妇女​:一些日本侨民的孤儿被中国家庭收养,部分日本妇女与中国男子结婚。

其中许多人直到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年)​​ 之后,甚至在80年代才得以回到日本探亲或定居。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5

标签:历史   日本   短文   节点   事件   中国   司令   日军   中将   上将   代表   人数   战区   关东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