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日军暴行相册血泪交织的守护历程

电影《南京照相馆》中守护日军暴行相册的两位主角,原型是罗瑾与吴旋。他们以生命为代价接力守护的16张照片,最终成为南京大屠杀“京字第一号证据”。这段血泪交织的守护历程,堪称民族良心的史诗:

1938年1月,15岁的华东照相馆学徒罗瑾为日军冲洗胶卷时,发现其中记录着砍头、活埋、强奸等暴行照片。他强忍愤怒,冒险加印30余张,并精选16张装订成册。

并且自制“血耻”封面:他在相册封面绘制两颗滴血的心脏与一把刺入的匕首,右上角书“耻”字,象征同胞之痛。辗转藏匿两年:相册先藏于暗房案盘底,后转移至家中房梁。1940年他进入毗卢寺集训队后,又将相册塞入宿舍床板下,每日提心吊胆。


1941年伪宪兵突袭搜查,罗瑾将相册藏入寺庙厕所墙洞并用泥浆糊住。数日后相册离奇消失,他被迫逃离南京,流落福建隐姓埋名。幸好后来该相册被同期学员吴旋在寺内草丛捡到,没有落入日军之手,吴璇翻相册看后,顿时震惊不已。他此刻深知这是日军罪证,当即誓言:“绝不能落到日本人里!”。


为躲避清查,吴旋将相册藏入大殿佛像底座裂缝中。每夜站岗时他都暗中触摸确认,持续两年之久。


在寺庙的集训结束后,吴旋将相册锁进随身携带的皮箱最底层,辗转南京多地。期间日军多次突击搜身,吴旋感觉命悬一线,但他始终以自己的智慧和决心躲过了敌人的搜身,未交出相册。后来他坦言“好几次与死亡擦肩而过”,真是上苍保佑啊!

吴璇忍辱负重,等待日本人被赶出中国的那一天:期间尽管生活困顿,他始终将相册贴身携带。1945年日本战败,抗战胜利了,但他仍不敢大意,依然秘藏相册,直至1946年他看到南京街头征集罪证的布告,他悬着的心才终于有了安放之地。


同年10月,吴旋将相册交至南京市临时参议会,并附文写道:“经无数困苦,始终未忍遗弃,以便将来供与敌人清算之资料。”字字泣血,该血证成为审判和击溃日本战犯的铁证。随后相册被定为南京大屠杀案“京字第一号证据”。1947年法庭审判主犯谷寿夫时,拿出了这些由日军自拍的照片,瞬间令其“面色大变,慌乱不能自持”,最终认罪伏法,于雨花台被执行枪决。


半个世纪过去了,直到1995年,罗瑾与吴旋在南京重逢,讲述了他们守护相册过往,我们才得以完整知晓相册流转始末。两位老人抚今追昔,泪洒当年藏匿地毗卢寺。

2015年,该相册作为“南京大屠杀档案”核心组成部分,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成为人类共同的历史警钟,也成为世界记忆的永恒。


这段由两位青年以生命接力的守护史,不仅揭露了南京大屠杀的真相,更彰显了平凡人在至暗时刻的勇气与良知。相册每张照片背后,是罗瑾冲洗时的颤抖双手、吴旋暗夜里的屏息触摸,以及一个民族永不磨灭的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5

标签:历史   暴行   血泪   日军   历程   相册   南京   照片   罪证   照相馆   日本人   日本   记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