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柚柚
编辑| 文静
初审|小满
1950年代初的台湾,一场震惊国民党高层的间谍案正在发酵。
当参谋次长吴石的真实身份曝光后,一个人的命运也跟着急转直下。
这个人就是国防部二厅厅长侯腾,"段退之"原型是侯腾,他在案发前目睹了关键情报却选择按兵不动。

有人说他讲义气想保护同窗,有人说他想独吞功劳,真相到底是什么?
这个曾经手握情报大权的中将,为何会在华盛顿的医院里离奇死去?

侯腾这个人在国民党情报系统里算是有头有脸的角色。
他从保定军校第五期毕业,比吴石晚两期,按照军校的规矩,吴石算是他的师兄。
1949年败退台湾后,侯腾坐上了国防部二厅厅长的位子,手下管着一帮搞情报的人。
二厅在国民党的情报体系里地位挺特殊,专门负责军事情报工作,跟保密局是两条线。

那个年代的台湾,各个情报机构之间的关系说不上和睦。
保密局局长毛人凤跟侯腾的二厅一直暗中较劲,谁都想在蒋介石面前立功。
侯腾心里清楚,只要能破获一起大案,不仅能压过保密局一头,自己的仕途也能更进一步。
这种心思在当时的情报圈子里很普遍,谁不想往上爬呢?
1950年春天,侯腾手下的人盯上了参谋次长吴石。

吴石在国民党军队里资历深厚,保定军校第三期的学历让他在军中很有威望。
情报人员发现吴石的行踪有些异常,经常在一些不该出现的地方活动。
侯腾接到报告后没有声张,他想等时机成熟再动手,这样功劳就能完全归二厅所有。

1950年的某个晚上,侯腾接到紧急情报,说吴石正在跟一个叫朱枫的女人见面。
这个朱枫从香港过来,身份很可疑。
侯腾心里明白,这很可能就是抓吴石的关键证据。
他亲自带人去监视,在暗处看着吴石跟朱枫交接东西。
当时跟着侯腾的下属都急了,这种场面不抓人还等什么?

可侯腾硬是摆手让大家等着。
他盘算着,如果现在就动手,只能抓到朱枫一个人,吴石完全可以推说不知情。
他想要的是更大的战果,最好能顺藤摸瓜,把整个情报网都挖出来。
这样的功劳才够分量,才能让蒋介石刮目相看。
下属们不理解,情报工作讲究的是时效性,机会稍纵即逝。
可侯腾是厅长,他说了算。
就这样,吴石和朱枫在他眼皮子底下完成了接头,然后各自离开。

侯腾让人继续跟踪,想看看还能挖出什么料。
这个决定后来成了侯腾一生中最大的败笔。
他没想到,保密局那边也在盯着这个案子。
毛人凤的人动作更快,很快就把朱枫抓了。
消息传到保密局,毛人凤立刻意识到这是个大案。
他派人彻查,发现吴石果然有问题,立刻向蒋介石汇报。

1951年3月,侯腾被叫到了蒋介石面前。
毛人凤在旁边添油加醋,说侯腾早就发现了吴石的问题,却故意不报,有包庇嫌疑。
蒋介石当时正为吴石案震怒,听说二厅厅长知情不报,脸色铁青。
侯腾想解释,说自己是想把案子查清楚再报告,可在蒋介石看来,这就是借口。
侯腾被关进了台北监狱。

从国防部二厅厅长到阶下囚,这个落差让他一下子懵了。
监狱里的日子不好过,牢房潮湿阴暗,伙食也差。
侯腾每天想的都是怎么出去,他托人给上面递话,说自己真的没有包庇吴石的意思,只是工作方法有问题。
在监狱里关了一年多,侯腾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差。
他是个要强的人,从来没想过自己会落到这个地步。
1952年初,上面终于松口,说可以放他出来,但得离开二厅。

侯腾当时已经不在乎什么职位了,只要能出去就行。
出狱后的侯腾被安排到国防大学当副校长。
这个位置听起来不错,实际上就是个养老的地方。
国防大学的副校长多了去了,谁会在意多一个侯腾?
他手里没有实权,每天就是开开会,看看文件,跟退休没什么区别。

侯腾在国防大学待了两年,越待越觉得憋屈。
他才五十岁出头,正是干事业的年纪,却被当成废人一样摆着。
周围的人对他客客气气,但那种客气里透着疏远,谁都知道他是个倒了霉的人,没人愿意跟他走得太近。
1954年,侯腾终于受不了了,递交了退役申请。
上面很痛快地批了,还给他保留了中将军衔。

这个军衔对侯腾来说没什么意义,他要的是东山再起的机会,可这个机会永远不会有了。
退役后的侯腾生活陷入了困境。
他没有什么积蓄,在台湾又没什么产业,每个月就靠那点退役金过日子。
以前那些叫他侯厅长的人,现在见了面都装作没看见。
侯腾明白,自己在台湾已经没有立足之地了。
他开始琢磨着离开台湾。
美国有他以前的一些老关系,或许能帮他安排个工作。

侯腾多次申请出国,但每次都被卡住。
台湾当局对他不放心,担心他到了国外会乱说话。
吴石案是国民党的一块心病,谁也不希望当事人在外面乱讲。

1960年代初,侯腾终于拿到了去美国的签证。
这时候他已经六十多岁了,身体也大不如前。
到了华盛顿后,他住在一个华人区的小公寓里,生活很清苦。
那些以前说好会帮忙的人,到了美国后都联系不上了。
侯腾在美国的日子过得很孤单。

他不太会说英语,也融入不了当地的生活。
每天就是在公寓附近转转,偶尔去中餐馆吃顿饭。
有时候碰到从台湾来的人,他会上去搭话,问问台湾的消息,但大家都躲着他。
1963年7月,侯腾突然身体不适,被送进了华盛顿的一家医院。
医生检查后发现他的症状很奇怪,像是药物中毒,但又说不清楚是什么药。
侯腾在医院里住了几天,情况越来越差,最后在7月16日去世了。

死因鉴定的时候出了问题。
医生在侯腾体内发现了一种药物成分,这种药在美国很常见,但台湾当时还没有引进。
侯腾从台湾来美国才几年,他怎么会接触到这种药?
负责调查的人员想调取侯腾的完整病历,结果发现关键的那几页不见了。

侯腾的死在华人圈子里引起了一些议论。
有人说他是自杀,因为在美国过得太惨;有人说他是被灭口,因为知道的东西太多。
台湾方面对这件事保持沉默,既不调查,也不回应。
侯腾的遗体火化后,骨灰被一个远房亲戚领走了。
回头看侯腾这一生,他输就输在当初那个晚上的决定上。

如果他当时果断抓捕吴石和朱枫,或许就是另一个结局。
可他偏偏选择了等待,想要更大的功劳,结果把自己搭进去了。
说到底,他不是为了保护吴石,而是为了自己的前程。
毛人凤在这场权力斗争中赢得彻底。
他利用吴石案扳倒了二厅,让保密局的地位更加稳固。

侯腾只是这场斗争的牺牲品,他的悲剧反映出那个时代情报系统内部的混乱和黑暗。
大家表面上都说为党国效力,实际上都在算计着自己的利益。
侯腾死后多年,吴石案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吴石确实是为另一方工作的情报人员,他传递出去的情报价值很高。
侯腾当年如果真的想保护吴石,以他二厅厅长的身份,完全可以做得更隐蔽。
但他没有,他只是想利用这个案子为自己谋利,结果赔上了后半生。
侯腾的故事说起来让人唏嘘。
一个手握情报大权的中将,因为一念之差落得如此下场。
他既不是英雄,也不是叛徒,只是一个在权力游戏中失败的普通人。

那个时代的台湾,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只是大多数都被掩盖在历史的尘埃里。
侯腾的悲剧提醒我们,权力场上的每一步都要小心,一个错误的决定可能就会改变整个人生。
信息来源:
《国民党军统保密局档案》,台北国史馆藏
《吴石案件调查报告》,国防部二厅1950-1951年档案
《台湾情报史料汇编(1949-1965)》,中华民国国防部史政编译局,1998年
《保密局与二厅的权力之争》,刊于《近代史研究》2003年第4期
美国国家档案馆解密文件:Case No.1963-DC-0716,华盛顿特区死亡调查档案
更新时间:2025-11-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