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酷暑别“上头”!这份救命指南请收好 | 费健主任科普

高温酷暑别“上头”!这份救命指南请收好 | 费健主任科普

文章出处:费健医生工作室(全网同名)
作者:费健 主任医师

推荐理由: 三伏天已至,热浪滚滚!中暑可不是小事,严重起来真要命!作为常年与疾病打交道的外科医生,我深知预防大于治疗的重要性。今天,咱们就放下手术刀,用最接地气的话,聊聊如何在这个“烧烤模式”下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特别是咱们女性朋友(还有关心健康的男士们),毕竟咱们可是家庭的健康守护者!这篇指南,简单、实用、关键时能救命,值得收藏转发给关心的人!


姐妹们,兄弟们,最近这天气是不是热得让人怀疑人生?出门五分钟,流汗两小时,走在路上感觉像移动的“铁板烧”!特别是咱们这些上有老下有小的“中流砥柱”,接送娃、上下班、买菜做饭,哪个环节离得开在太阳底下奔波?费医生我啊,在医院里见多了因为轻视高温而中暑送来的病人,看着真让人揪心!

中暑,远不止是“热晕了”那么简单! 它是我们身体在高温环境下“散热小风扇”彻底罢工的严重后果。轻则头晕恶心,重则昏迷抽搐,甚至危及生命!特别是咱们女性朋友,有时为了照顾家人容易忽略自己的不适;还有甲状腺功能异常(比如甲亢)的朋友,新陈代谢快,更容易怕热、出汗多,更要加倍小心!

别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先来认清这个“热魔”的真面目:

高温中暑的“危险信号”,出现一个就要警惕!

  1. 先兆中暑: 感觉像蒸桑拿?这是身体在拉警报!

大量出汗,口渴得要命,嗓子眼冒烟。

头晕、眼前发黑、看东西模糊。

耳朵嗡嗡响,注意力没法集中,感觉特别累。

稍微动一动就心跳加速,像揣了只小兔子。

手脚发麻,肌肉有点酸酸的。

  1. 轻度中暑 (热衰竭): 警报升级!必须立刻处理!

体温开始升高,摸摸额头感觉烫手(常 >38°C)。

面色像煮熟的大虾一样潮红,或者反而苍白得吓人。

皮肤摸上去又湿又冷,大汗淋漓(但严重时可能反而不出汗了!)。

恶心、呕吐,胃里翻江倒海。

心跳更快更强,感觉心要跳出来(脉搏又细又快)。

走路打飘,像踩棉花。

  1. 重度中暑 (热射病): ⚠️ 极度危险!马上打120!

核心体温飙升,像烧开的水壶(常 >40°C),皮肤摸上去滚烫且干燥(关键!可能无汗!)。

神志不清,说胡话,或者直接昏迷不醒。

全身肌肉不受控制地抽搐。

可能发生休克(血压急剧下降)。

这是会死人的!必须争分夺秒送医抢救!

看到这里,是不是有点紧张了?别慌!记住这些关键时刻能救命的“凉”方:

万一中暑了,第一时间的“黄金急救法”

  1. 火速撤离“烤箱”: 立即把病人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树荫下、开着空调或风扇的室内都行。越快越好!
  2. 物理降温是王道:

脱! 解开或脱掉多余、紧身的衣物,帮助散热。

泼!擦! 用冷水(不是冰水!)泼洒身体,或用湿冷的毛巾、冰袋(包层薄布)重点敷在 颈部、腋窝、大腿根(腹股沟) 这些大血管经过的地方。额头、手心脚心也别忘了。不停擦拭,让水带走热量。

扇! 用扇子、书本或电风扇使劲扇风,加速蒸发散热。

  1. (如果清醒)喝! 少量多次地补充含盐分的清凉饮料(淡盐水、运动饮料)。千万别灌!如果昏迷或呕吐,禁止强行喂水,以防呛咳窒息!
  2. 呼叫支援! 对于重度中暑(热射病)患者或情况不明朗时,毫不犹豫立即拨打120! 在等待救护车期间,持续进行物理降温。

当然啦,最好的医生是自己!预防中暑才是最高级的“养生”:

☀️ 费医生教你“清凉一夏”的防暑妙招

  1. 避开高温“尖峰时刻”: 上午10点到下午4点,太阳最毒辣,尽量别出门。非要出门?防晒三件套备齐:宽檐帽 + 太阳镜 + SPF30+防晒霜。选浅色、宽松、透气的棉麻衣服。
  2. “水”是生命之源,更是防暑神器: 别等口渴才喝水! 随身带水杯,定时定量补充水分。推荐喝白开水、淡茶水、绿豆汤、酸梅汤。少喝含糖饮料和酒精(它们会让身体更缺水!)。出汗多时,适量补充点盐分(喝点淡盐水或运动饮料)。
  3. 空调风扇别吝啬,科学使用是关键: 室内温度设在26-28°C左右最舒适,避免直吹。开空调也要定时开窗通风。从外面一身汗回来,别立刻冲进低温空调房,给身体一个缓冲时间。
  4. 饮食清淡有讲究: 多吃新鲜蔬果(西瓜、黄瓜、西红柿等含水量高的),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少吃油腻、辛辣食物,减轻肠胃负担。
  5. 保证睡眠养精神: 充足高质量的睡眠,能让身体的“修复系统”和“耐热能力”都更强。熬夜后抵抗力下降,更容易中招。
  6. 特殊人群要“特护”:
  7. 婴幼儿 & 老年人: 体温调节能力差,是重点保护对象!别总以为“小孩屁股三把火”、“老人怕冷”,高温天一样要防中暑!避免单独留在封闭高温环境(如车内!)。
  8. 慢性病患者(尤其心血管病、甲亢/甲减等甲状腺疾病患者): 高温会增加身体负担,务必遵医嘱管理好基础病,密切关注身体变化。甲亢朋友新陈代谢快,更易怕热出汗,尤其要注意!
  9. 户外工作者 & 运动员: 合理安排工作/训练时间,备足防暑降温物品,加强轮换休息。
  10. “心静自然凉”有道理: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烦躁焦虑,也能帮助身体更好地应对高温。

亲爱的朋友们,健康无小事,高温中暑更是大意不得!尤其是咱们女性,常常是家庭的“健康守门员”,自己懂得多,才能更好地守护全家平安。希望这份“清凉指南”能成为你这个夏天的健康护身符。

记住:预防是最好的治疗! 别嫌麻烦,把这篇科普转发给你关心的家人朋友吧,特别是那些还在烈日下辛勤工作的人。多一份知识,多一份安全!

我是费健,一个既拿手术刀也爱写科普的外科医生。关注我(全网搜索“费健医生”),一起学习更多靠谱、实用的健康知识,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咱们下期见!


本文核心要点回顾: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4

标签:养生   酷暑   高温   主任   指南   费健   身体   健康   甲亢   体温   空调   医生   感觉   风扇   饮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