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烧时突然抽搐,家长记住三要三不要!赶紧收藏

孩子生病,是家长们最揪心的事儿,而发烧,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又极为常见。相信不少家长都曾经历过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孩子正发着烧呢,突然毫无征兆地抽搐起来,眼睛不受控制地往上翻白,手脚也开始剧烈抖动,嘴唇甚至都泛起了青紫色。这般场景,宛如一记重锤,狠狠砸在家长的心坎上,让人瞬间慌了神,大脑一片空白,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其实,这种现象在医学上有个专属名词,叫做 “热性惊厥”。别看它来势汹汹,模样吓人,实际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不过,要是处理方式不对,那可就真可能给孩子带来危险了。所以,为了能在关键时刻保护好孩子,家长们必须得牢牢掌握正确的应对办法。接下来,就给大家详细讲讲孩子发烧抽搐时,至关重要的 “三要三不要” 黄金原则,助家长们在慌乱中保持冷静,科学、有效地处理危机。

一、热性惊厥:别被表象唬住

热性惊厥,说白了,就是孩子在发烧的过程中突然出现抽搐症状,通常是在体温迅速攀升到 38℃及以上的时候发作,在 6 个月到 5 岁的孩子群体里尤为常见。这里得给家长们吃颗定心丸,热性惊厥可不是癫痫,也和脑炎、脑膜炎扯不上关系,它更像是孩子发育中的神经系统,面对高温刺激时,不小心 “闹了点小脾气”,出现的一种 “过度反应”。打个比方,就好像孩子的大脑突然 “短路” 了一下,但很快就能恢复正常。

虽说热性惊厥发作起来看着挺吓人,可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会对孩子的智力、记忆力,以及后续的成长发育产生直接的不良影响。一般来说,抽搐的时间也就短短几秒到 2 分钟,有些孩子甚至抽完后,自己就跟没事儿人一样,又恢复了往日的活力。不过,家长们可千万别因此就掉以轻心,要是处理不当,孩子很可能会面临窒息、摔伤等风险,惊厥时间一旦延长,危险系数也会跟着蹭蹭往上涨。

二、热性惊厥缘何而起

热性惊厥的 “罪魁祸首”,其实就是发烧,特别是在发烧初期,体温从正常状态迅速蹿升到 38℃或更高的时候,孩子就特别容易中招。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诱发因素:

感染因素:孩子抵抗力弱,呼吸道感染,像常见的感冒、流感,还有手足口病、中耳炎等疾病,都可能引发发烧,进而导致热性惊厥。比如,孩子在幼儿园和小伙伴们玩耍时,不小心被传染了感冒病毒,很快就发起烧来,这时候,热性惊厥的风险也就增加了。

家族遗传因素:要是孩子的父母或者兄弟姐妹,小时候也有过热性惊厥的经历,那孩子出现热性惊厥的概率就会比其他孩子高一些。家族里的这种遗传倾向,就像是给孩子埋下了一颗 “小炸弹”,一旦满足发烧等条件,就有可能被触发。

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学龄前儿童的大脑还处于快速发育阶段,尚未发育成熟,对高温刺激格外敏感。就好比一台还在调试阶段的精密仪器,面对高温这个 “不稳定因素”,很容易就出现 “故障”,引发惊厥。

所以说,热性惊厥的发生,并不是因为孩子身体 “虚弱” 或者 “体质差”,纯粹是他们的大脑还没学会怎么妥善应对 “发烧” 这个常见状况罢了。

三、热性惊厥的危险信号与就医时机

大部分热性惊厥都是良性的,不会给孩子留下什么后遗症。但家长们也不能掉以轻心,一旦孩子出现以下这些情况,就得立马提高警惕,赶紧送孩子去医院:

惊厥时间过长:要是孩子的抽搐持续超过 5 分钟,还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这时候就必须引起重视了,长时间的惊厥可能会对孩子的大脑造成损伤。

意识不清:抽搐结束后,孩子依旧意识模糊,甚至陷入完全昏迷的状态,这可不是正常现象,需要医生赶紧进行专业诊断和处理。

伴随其他严重症状:孩子在发烧的同时,还伴有呕吐、剧烈头痛,或者颈部僵硬的症状,这很可能是脑炎的危险信号,必须尽快就医排查。

呼吸困难:要是孩子的嘴唇、脸色变得发青,呼吸也变得急促、困难,那就说明孩子的呼吸功能受到了影响,情况十分危急,得立刻送医救治。

到了医院,医生通常会给孩子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还可能会安排血液化验,必要的时候,甚至会做脑电图或者腰椎穿刺,通过这些手段,来仔细排查其他可能引发惊厥的病因,确保孩子的健康安全。

四、“三要三不要”,守护孩子健康

当孩子抽搐发作时,家长们的冷静和正确处理,对孩子的安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这 “三要三不要”,家长们可得一字不差地牢记于心:

要一:确保呼吸道畅通无阻:孩子抽搐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口吐白沫、喉咙痉挛等状况,这时候,保证孩子呼吸道通畅就是头等大事。家长要赶紧把孩子轻轻侧躺,让头部偏向一侧,这么做能有效防止呕吐物或者口水堵住气道,避免孩子窒息。千万要注意,一定不能让孩子平躺,否则呕吐物反流,堵塞气道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要二:精准记录惊厥时间:家长们要第一时间掏出手机,或者看看身边的钟表,精确记录下孩子抽搐持续的时间。这看似简单的一个举动,实则对医生判断病情有着极大的帮助。要是惊厥时间超过了 5 分钟,家长就得毫不迟疑地拨打 120 急救电话,寻求专业救援。

要三:及时降低发烧温度:等孩子抽搐结束后,家长可以用温水浸湿毛巾,轻轻擦拭孩子的额头、手心、腋下这些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帮助孩子降温。要是有需要,也可以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给孩子服用退烧药,像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都是常用的退烧药。

不要一:切勿强行掰开孩子嘴巴:很多家长看到孩子抽搐,担心他们咬到舌头,就忍不住想用手指或者其他硬物,强行撬开孩子的嘴巴。但这么做不仅完全没必要,还可能会弄伤孩子的口腔,要是不小心让异物滑进气管,那就更危险了。实际上,孩子在惊厥时,舌头被咬伤的风险极低,就算真的不小心有点小伤口,也不会造成太严重的后果。

不要二:不可摇晃或强行按住孩子:孩子抽搐的时候,手脚会不受控制地抖动,这时候,家长要是强行按住孩子,很可能会导致孩子肌肉拉伤,甚至关节受伤。而摇晃孩子,更是一点用都没有,还会进一步增加危险,所以千万不能这么做。

不要三:杜绝慌乱喂药或喂水:孩子抽搐时,喉咙和吞咽功能处于暂时 “失灵” 的状态,这时候要是家长慌乱地给孩子喂药或者喂水,孩子很容易被呛到,严重的甚至会引发窒息。正确的做法是,等孩子抽搐完全停止后,再进行退烧等后续处理。

五、日常护理:预防热性惊厥有妙招

虽说热性惊厥大多不会对孩子造成严重伤害,但能预防自然是最好不过了。家长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勤测体温,及时退烧:要是孩子生病了,正在发烧,家长最好每隔 4 小时就给孩子测量一次体温。一旦体温超过 38.5℃,就得在医生的建议下,给孩子使用退烧药,把体温降下来,降低热性惊厥的发生风险。

补充水分,严防脱水:孩子发烧的时候,身体会大量出汗,很容易出现脱水的情况。这时候,家长要多给孩子喝温水,也可以准备一些米汤,或者稀释后的果汁,让孩子小口小口地喝,及时补充身体流失的体液。

合理穿衣,拒绝捂汗:有些家长一看到孩子发烧,就下意识地给孩子裹得严严实实,想着捂出汗就能退烧。可实际上,这么做反而会阻碍身体散热,让体温升得更高。孩子发烧时,穿着轻薄、透气的衣服就好,这样有助于身体散热,让孩子感觉更舒服。

避开高风险环境:在流感高发的季节,家长要尽量减少带孩子去人员密集的地方,降低孩子被传染的风险。平时也要督促孩子注意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从源头上预防疾病。

六、避开热性惊厥常见误区

在对待热性惊厥这件事上,有些家长存在一些误解,这里得给大家纠正一下:

误区一:惊厥即癫痫:热性惊厥和癫痫,完全是两码事。癫痫是一种慢性脑部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而热性惊厥主要和发烧有关,孩子抽搐停止后,很快就能恢复正常状态,两者不可混为一谈。

误区二:退烧药可防惊厥:退烧药确实能缓解孩子发烧的症状,但它并不能百分百预防热性惊厥的发生。因为惊厥的关键因素,是体温上升的速度,而不是单纯的体温高低。所以,即便给孩子吃了退烧药,家长也不能掉以轻心,还是得密切关注孩子的体温变化和身体状况。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2

标签:家长   孩子   癫痫   体温   大脑   这时候   身体   常见   风险   时间   收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