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vivo高层:vivo X300系列如何重塑移动影像新标杆?

2025年10月13日,vivo X300系列在上海体育馆正式发布。发布会后,vivo产品副总裁黄韬与X系列产品总经理韩伯啸,接受了多家媒体的专访,共同探讨了vivo在移动影像、产品策略、用户需求等方面的最新思考与未来布局。本刊特整理此次专访要点,带您深入了解vivo X300系列背后的创新逻辑与战略远见。

问题一: 以前秋季安卓旗舰是vivo在领跑,但是今年你们的节奏是比友商晚了两周, 对整个操盘和渠道有什么影响?

答:我们在10月中旬发布,但是预热的时间挺早的,网上有很多的网友一直在喊话,刚好是十一黄金周,而且是八天,大部分的人都要出去玩要拍照,我们又是拍照的手机,所以确实错过的黄金周还是非常可惜的,所以我们未来肯定是希望往前提,我们的目标也是将开售时间提前到黄金周之前。

问题二: iPhone 17系列尤其是标准版的产品力是公认的强,销售情况也非常好,对此你们是怎么看,对你们有什么样的压力?

答:这次确实苹果17产品特别好,特别是标准版,整体我看了一下标准版的销量相比上一代有2-3倍的增长,Pro、ProMax有1.2倍差不多,所以标准版特别好。

之前看在安卓市场有大量的存量在换机的时候都流向苹果,过去几年流向苹果的整个比例是减少了很多,但是这次iPhone 17回来之后流向苹果的又变多了。

但是我们还是很有信心的,今天发布的这两款产品都是Pro产品,我们叫“X300 Pro Mini”,我觉得对标iPhone17 Pro不能说全面领先,但是应该是各有优势,很多方面我们也不比他们差,价格可能只有他的一半,我们的X300 Pro对标 iPhone17 Pro Max也是一样的,我觉得很多方面可能不比他差,价格只有他的一半,我觉得产品力还是绝对的信心。

但是品牌的接受度我觉得这个东西确实急不来,需要我们一点一点的积累。

问题三: 现在中国高端手机市场形成了“华小v”三足鼎立的格局,各家在构建自己的护城河,比如说华为的鸿蒙生态、华为的人车家交互还有生态,您怎么看待目前的商业竞争情况,vivo核心的竞争优势在哪些方面?

答:“华小v”这个词刚刚出来的,内心与其说是激动,不如说是有些忐忑。因为在中国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每往上走一点点都非常艰难,但是想往下掉是很容易的,所以我们还是战战兢兢。

我们对整个高端突破的思考还是觉得要聚焦,一定要形成vivo非常独特的鲜明的产品价值。为什么高端市场需要vivo,肯定是我们的vivo在高端市场能提供别人提供不了的价值,我相信最突出的价值是影像,我们会坚定不移把影像做到最好。

大家看到无论是自研的v芯片还是自研的核心算法,包括和蔡司的独家合作,包括和行业龙头,无论是三星、索尼我们都是非常深度的技术合作。

我们也一起共研首发很多的器件,今天大家看到整个发布会也是X300 Pro在录制直播,我相信只要我们足够坚定,一定能在高端市场提供我们独一无二的价值,我相信这个高端市场一定会有我们的立足之地。

问题四: 目前X300系列在天玑平台独家实现了LHDC的无损,这是双方互相合作的结果,还是蓝厂单方面技术攻关的结果,如果合作后续有什么惊喜吗?

答:我们拥抱无线的时代,说实话延迟了一年。我们之前做了比较理想化的方案,希望能够把无线的高规格的输出能够跨平台支持,但是一直没有实现。我们现在比较脚踏实地基于实际的情况,借助自己的平台和自己的能力做了天玑平台的高规格的无线传输。

天玑平台去年开始考虑提供这个能力,但是它在推动的情况也没有太多的终端厂商呼应,我们作为可能全球的天玑阵营的带头者,每年是最核心的合作以及首发的,我们主动回应平台的需求,在这一代把这个产品做落地和实现。我们采用了基于传统方案进行优化的新方案,实现了非常好的质量,甚至优于过去的方案。

也算是实现了真正的蓝厂的音乐基因和X系列主打的天玑平台的融合,这次终于解决这个遗憾。

问题五: X300 Pro为什么主摄没有用和X200 Ultra一样的35毫米焦段,是为了和Ultra做一定的区隔吗,还是做一些技术上的战略调整。

答:今天在发布会上讲过,我们的产品定位Ultra叫 V单,是能打电话的相机,所以在Ultra整个影像配置上,我们非常大胆。做35毫米焦段,整个镜头需要的空间非常非常大。因为我们的Pro要做影像最好的手机,意味着要平衡手感、重量这方面,所以我们的Pro在影像配置上考虑会更综合一些,要考虑效果也要考虑日常的便携使用,最核心的原因是产品定位的差异。

问题六: 为什么给相对入门的标准版配专业的增距镜,从定位上来说会不会不搭?

答:标准版的产品定义,跟过去X90、 X100那时候不一样。

我们这次叫蔡司2亿影像大小王,这两款产品影像都很强,可能最大的差异是尺寸的差异,所以有很多的用户想要小尺寸,也在乎特别好的影像,也有看演唱会的需求,所以基于用户定位来做的规划。

问题七: vivo咱们是否会推出iPhone Air这样的超薄产品。

答:Air类似形态的产品,一年之前我们团队做了很多沟通、探讨,也做了很多的手板,最开始准备做的,还纠结过放在X系列还是S系列,但是最终取消了。因为我们觉得类似Air的产品形态,可能很难让用户有一个非常好的完整体验,特别是影像,所以我们还是坚定把它舍弃掉了

问题八: 目前咱们的官方配件相比竞品丰富度差一点,是否在这方面加大更大的投入?

答:周边的产品,我们公司一定会更加重视,也成立了独立的事业部,专门负责周边的产品,前段时间在公司讨论过,也做了比较长期比较大幅的提升规划,大家后面可以拭目以待。

问题九: 看到这两年有蔡司的增倍镜和拍摄专业手柄这些附件,也有vivo Vision这样的体验3D摄影作品全新的设备,我想知道蓝厂在摄影方面未来有什么新的方向和新的设备,特别是有没有可能独立于手机之外的拍摄装备?

答:一定会有,当前我们是想做移动影像最好的产品,移动影像不仅仅是限于手机,我们做产品的核心还是围绕用户的场景,我们会看在哪个场景需要解决什么任务,在这个场景需要解决和移动影像相关的任务。

当然我们也看一下这个需求是不是非常强,非常广,我们会做类似的评估,如果评估这个需求是长期存在,大家也很痛,我们可能会在这个地方投资源做我们可能新的形态产品。

像眼镜、Vlog相机等等这些,我们确实都在筹划中,所以我们希望在用户需要移动影像的地方,只要它有没有很好解决的需求,是一个很广泛的需求,是很长期的需求,我们都有可能进入这个领域。

问题十: 我们注意近年来vivo一方面在推进自研 ISP芯片,另一方面也在和联发科合作,将相关的能力注入到天玑SOC,我们想知道vivo与联发科在 ISP方面的合作,是否有反向影响自己的自研ISP,未来vivo是否也会有更强大更独立,难以或者无法被集成的独立ISP方案?

答:我刚刚参加了最新一版的未来自研芯片的会议,我们未来的方案已经大概准备了两年,干掉了两版,这一版应该快要落下去了。我们在平台、算力、功耗等等的方面做有独立的独家的价值,以及领先平台的部分,还要有比较合适的综合功耗,这个东西确实比较困难,但是中间的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发现一些新的问题,发现新的能力,如果中间有能赋能平台的我们会做这个事情。

第一、我们跟联发科之间的关系大家看到了,非常深入合作,我们也不会有为了保持自己的自研的东西竞争力,就不去推动他做一些他可以做到的事情。

第二、我们的目标是为了满足用户各种场景的需求,各个用户实际在影像上的需求,而不是做一个科技上的宣传噱头,或者你看起来很有实力。我相信,最终的影像实力和芯片实力要靠用户的满意度来认可,而不是靠部分宣传上的形象。这是我们一直以来大家感觉到蓝厂在影像宣传上采用效果优先、场景优先的,很少选择为了听起来比较技术上非常非常厉害,但是实际的效果大家比较失望的,蓝厂很少有这样的做法。

我们在影像芯片或者平台ISP的自研和共研是和联发科两条路一起发力的,中间大家有能够给平台赋能的一定不会吝啬,我们平台满足不了的会做。

刚才韬哥在发布会上讲了自研、共研的关系讲的非常好,如果我们自己做用户独有的差异化功能的需求,比较精准的这样的功能,我们也是一直在推进自己做独立的芯片。

问题十一: 与ARM的合作,是否因为联发科用的是公版,所以在各方面的协调和软硬件的配合上会更有优势一些?

答:过去可能传统的上游供应以及像芯片非常有前瞻性非常长久的设计,有很多是出于技术的判断,不来自实际的用户,特别是越往上游的供应商。我们是To c的厂商,我们有上亿的用户给我们提供各种各样的建议和用户的数据,用户的反馈给我们。

我们去跟上游的供应商做合作,不但要从直接做芯片的厂商,以及做芯片设计最上游最原始的都要做合作,把用户的场景需求、用户实际的体验提升,一直赋能最上游,他们也帮我们实现用户真正的第一手需求是什么样的,而不是来自技术前瞻,这形成比较好的技术和用户体验变化的过程。

问题十二: 一个是这次我们不管是标准版还是Pro版,在影像方面的能力,我们觉得或者我身边的人觉得已经非常顶了,如果是现在距离下一个Ultra版的发布距离挺长,能不能透露一点我们在这个基础上下次会有哪些研发的方向,比如说在影像方面还是视频方面,还是在哪一个点上。

答:关于下一代的Ultra确实我们已经有了相对比较充分的想法,不管视频还是影像,我们的Ultra和行业的Ultra和我们Pro目前显示出比较大的定位差距,我们说的叫能打电话的相机或者V单。

这个定位明确之后思路大家看到比以前的产品更加大胆,慢慢脱离了手机的范畴,不管是造型、外观还是一些焦段设置,具体的不能透露,请大家期待,一定是一代比一代强,而且强的越来越厉害。

问题十三: 马上要到双11了,不知道咱们对于可能最近整个新机的发布特别多,毫无疑问竞争是非常激烈的,我们除了今天刚刚宣布的一些优惠,在整个双11正式发售之后,或者双11的重要节点的时候,还有可能有一些什么样的补贴之类的?

答:大家关注我们的官网,关注线下预定各个地方的线下,还有我们的各个销售网站,肯定给大家尽量提供最好最实惠的各种优惠。

问题十四: 增距镜已经推出第二款产品了,是不是考虑后面增加一些其他的镜头配件。另外替网友问的小问题,现在新的模式增加了很多支持增距镜的,是不是考虑日常携带的小配件包给大家用用,因为实在很难收纳这些小配件。

答:对于影像的相关外设,拓展影像功能适应用户更多的场景需要这个工作我们肯定会做下去。而且我们在增距镜上多说两句,可能刚开始大家觉得挺震撼的,觉得这个产品的思路倒没有特别超出预期,很简单,就是没有特别在意有特别比较特殊的,特别先进的功能。最后大家打动的是效果非常好非常棒,而不是我能拿出什么奇怪的,或者说很少见的,大家没有听说过的技术。这是我们一直以来坚持的,我只是关注用户的实际需求,不是说我们在营销上有一些可以讲的东西。

用户有需求,我们一定会有更多的功能,还有更强的效果,比现在更强的效果满足大家的需求。而不是为了做而做,做一些看起来宣传很好实际大家不用拿出来吃灰的东西,我们是不会做的。

刚刚看到了最后的合影套装里,已经做了一个影像的包给大家专门收纳设备的,感谢大家给我们提的意见。

问题十五: vivo从X100开始正式在影像这部分有了很大的口碑提升,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两年X系列的用户结构发生一些变化。这些变化会不会影响后面定义不同档位的产品。我跟运营商的朋友聊,他们说你们的产品其实现在涌入了许多来自其他品牌的用户,那他们的需求可能跟我们之前的用户需求不太一样,想知道你们在未来产品规划方面会不会考虑新加入的用户群体,和对整个产品定义的影响,尤其是在影像的审美以及影像的功能需求这方面。

答:从X80开始我们正式开始做比较多的高端的真旗舰产品,在过去三四年间,一步一步稳步走也改变了大家目前对于我们国产特别是蓝厂高端旗舰的看法。

我们一些传统的用户包括一二线的高质量白领,还有最近一年很多年轻人、比较年轻的大学生,还有刚入职的年轻人,也是最时尚最潮的那批人。一些过去对品牌接受门槛较高的年轻人也在涌入我们的产品,毕竟我们提供的不管是游戏、性能、影像,是符合我们现在真正的我们的旗舰用户核心需求。

刚刚提到的问题关于影像的审美,我们一直认为审美是一个多元化的,无论是某一个阶段,可能某一些声音会占据一个阶段的潮流,话语权。但是它是其中的一种,它不能代表所有。

我们这里有两个方向,第一要默认一定是保证在最广泛的人群里,不管是事前的测试(我们有大量的测试,在最广泛的人群盲测达到最好的分数),也包括各类媒体帮我们做盲测,在大众群体一定是最高的选择,大家应该也知道,我们每次盲测基本上是这样的结果。

第二是个性化需求上,不断提升自己的个性化需求变化,比如说这一代的自然人像和过去的一些风格还是有很大的变化,在算法上做的比较克制,过去叫“都漂亮”的方式变得比较克制,我们想更真实、自然。

还有一点这个地方比如说哪里流行,或者大家呼吁很高我很快把这个东西做起来。不是这样的,我们要寻找下一个潮流人群或者未来的新的符合我们社会符合国家这些人审美发展的变化的潮流趋势,这样踩准下一个布点。

大家看很多非常流行的风格,某一个相机现在非常火,但是在十几年前这个相机是卖到二手市场上非常低的价格,那时候一点不火,难道说他那时候比现在差吗?不是的,那个时候不流行那种风格,现在流行这种风格。

2020年之前流行的风格和两三年之后的流行的风格,这个引领者都是在变化的。如果大家说这样好我们做这样的,其实可能到下次你又会落后,我们在个性化风格不断精进,第二在做更深入的用户研究,不断发现下一个未来大家在审美上的变化,当前它的前提还是,我们在主流人群,在大众人群里面一定要是保持我们的领先。

问题十六: X300有很多基于软件做的影像创新,比如说变焦的Live,还有AI定制美颜,包括很多AI类的功能我想了解这些功能对于硬件的消耗的程度是怎么样的,有没有可能把这些功能下放到旧机型上?

答:我们很快会公布第一批的旧机型的推送,确实Live相当于是视频,视频类的是最吃能耗的,对于平台的要求和摄像头这些速度要求还是比较高,我们很快会公布,但是只是第一批,还有一些不是这次公布而是下次公布,包括前面聊的Live都会向前推送,包括今天看到的增距镜新的功能。

X200 Ultra是在完全不同的增距镜架构上,也会同步,只是会稍微等一点时间,我们后面会公布出来。

问题十七: 我想替我们公司的几位忠实vivo中高端的用户问韬哥一个问题,我们看到X300系列的提升非常大,您刚刚提到是踩牙膏的升级不是挤牙膏。这个问题可能也代表了一部分中高端机的用户,每一代vivo新的X系列出来之后,网上的声音他们觉得被“背刺”了,因为新的标准版就大幅超越之前的Pro、Ultra,我们很多的同事在群里讨论非常激烈,你刚刚提到保值率的问题,说苹果用户为什么保值率高,它可以流畅很多年,还有保值率高的原因是他老挤牙膏,他可能三年四年的残值完了之后才会出一个比较大的更新,我想问一下vivo在考虑每年踩爆牙膏与迭代保值率上,是怎么做平衡的?

答:这个问题挺好的,这是我们内部讨论很多次很纠结的选择,一个选择是我们每一代新品全力以赴把所有能做上去的好东西、新东西都放上去,还是说我们很多的东西留着慢慢升级。但是起码我们目前的做法是没有任何的保留,每一代新品都全力以赴,我们在高端市场还是追赶者,我们和领导品牌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我们肯定是要全力以赴,每一代产品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

但是我们的老用户这个问题我觉得对我们来说也非常重要,老用户对我们来说肯定是一定要维护好,所以我们现在在做任何新功能的时候,都考虑可能往前倒两代以上,看做这个新功能前两代的产品能不能升级也有类似的体验,先把这个做更好的规划。

投更多的资源,就是新品上新功能,老品后面会陆续迭代这个功能,只是时间有可能很难让大家特别满意,但是我们只能是全力以赴,起码对蓝厂来讲在新产品上能做新功能我们肯定都做上去,不会留着。

问题十八: 我用了X300 Pro大概有一阵子,发现,我是X200 Ultra切换过来的,我注意到你们和友商不一样,没有把相机的功能键直接迁移到Pro上,这是基于你们对用户调研做出的结论,还是降成本的策略。

答:相机键的使用率还是比较低的,但是对于Ultra的定义强调很多次的是,在我们眼里它就是一个相机,我们叫V单。所以它是按相机的设计做的。对于拍照最好的手机来讲,我认为它的使用体验不是必备的,我看到哪怕在我们设计的相机产品上,也会有很多人抨击。我觉得相机是该有相机的东西,手机是该有手机的东西。

问题十九: 关于今年iPhone 17系列,很多的友商直接切换到iPhone 17的ID设计,你们还是坚持天圆地方的架构化设计,是不是vivo想在X旗舰系列坚持家族化设计的策略?

答:赵典他在介绍X300的时候他也比较多的介绍,圆形,是对于中国人审美比较协调的方向,我们不管做任何一个非圆的造型,或者非对称圆的造型都有一些不协调的地方。

第二比较利于影像光路的设计,大家知道我们在旗舰产品上有利于各个摄像头之间的协作和光路顺行的方案。

您说是不是为了跟iPhone做出区隔,做出不一样的,但是我觉得这个也有,但是刚刚提了,不是苹果是橘子,不想做的很果,大家一看知道今年出了一个像苹果的产品,是有这样的想法,我们还是出于自己一直以来在东方美学的想法,以及对于影像设计比较有利的思路做的,大家不管怎么做,大部分的影像旗舰行业里各家最顶的影像旗舰还是用圆的,这确实对影像有一些帮助。

问题二十: 我对于X系列没有太多的问题,因为vivo已经连续四年蝉联中国市场销量第一了,包括S系列和Y系列都有很好的销量。今年X Fold5系列没开线下发布会,相对的升级不多,用的是去年的处理器,变得更轻薄一些,很多包括超声波指纹什么的都没有了,我觉得我现在用Fold 3 Pro可以再坚持一年。然后小折两年没有更新了,不知道vivo对于折叠屏后面怎么规划的?

答:折叠屏最核心的思路是怎么样不断提升用户的基础使用体验,这肯定是最重要的之一。之二是影像,可能大家不太清楚,因为折叠屏这个品类总体来说还是相对新一点的品类,所以像过往更早一些的折叠屏,整个行业基础的使用体验,包括厚重的问题,包括发热的问题、续航的问题,也包括很多耐用性的问题,其实相对普通的直板机严重很多。

所以我们从第一代Fold到现在的Fold 5我们在花很大的力气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是轻薄问题、续航问题、基础可靠性问题,我相信我们现在的基础可靠性相对最开始有巨大的提升。

我们核心是解决基础的体验包括可靠性的问题,所以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在这个机器上做很多很新的功能创新其实挺难的,包括超声波指纹的问题,这个会加厚加重,也会影响电池的空间,所以我们会在这方面做一些舍弃。

我们把这些基础的问题解决之后,到下一代的Fold 6我们可能会在影像上,在一些性能上会做比较大的提升。

问题二十一: vivo一直是2亿像素的开拓者,随着这一两年其他的手机品牌纷纷加入了2亿像素的过程中,想问一下咱们的2亿像素有没有一些护城河来区隔其他新进的这些品牌,无论是技术上还是合作上。

答:第一个问题大家可以想象三年以前大家对于亿级高像素是什么看法,特别是作为行业里的人很看这个东西,早期有一波无论是四合一还是九合一的亿级像素评价很差的。

到X100 Ultra用这个方案的时候,宣传上是很猛,大家看营销很好,但是我相信大家在心里也是挺打鼓的。然后在这个开发里面我们承认自己能够做出来,我们自己内部达成一致这个东西做出来不是噱头,确实有这个东西,也是花了好几年时间。

把关于单体非常小的小像素,以及在十六合一的情况下4X4,这些技术问题解决,拿到自己有信心给大家做出东西来,这个花了很长的时间,这个东西是很难做的。我们高像素的核心算法,我们基本不用通用算法,通用算法损失还是很大。

第二在这种高像素的设计里,本身容易出现的问题。我们也是早期踩过很多的坑,有很多的想法,是反馈都跟供应商的合作中,所以我们一直是用自己叫共研或者定制的方案。

未来可能我们的方案会用到公版里,向大家慢慢开放了。因为我们认为,一项优秀的技术不应被长期独占,理应向行业开放共享。这确实是我们比较早的有这些看法经验保证2亿像素,单个小,自己用透镜透过率高,在算法延伸上的问题,如果说防抖不好,大家可能觉得防抖跟像素的解析有什么问题,我们如果拿三脚架拍是稳定的。

但是可以想象2亿像素在长焦上实现两次的变焦像什么?就像拿着两节杆子够一个东西,稍微一抖它前面抖的是非常厉害的,你如果防抖等级很低,实现长焦做高像素的两次变焦之后,感觉是成倍的放大,所以稍微的一动,里面很小的像素信息点会有巨大的变化。

第三,刚刚我提的长期积累的对于4X4,还有对于色彩,就是小像素色彩问题解决的长期经验,这是我们认为的护城河。

问题二十二: X300电池容量确实是这一波新品里最小的,发布会上拿出相关的数据证明我们的续航不差,但这个是一个怎么样的考虑取舍掉了一个比较显性的参数指标呢?

第二个问题我认为现在的竞争非常非常激烈,每个公司都是非常厉害的,每个行业里剩下的人都是非常厉害的,作为一个产品经理非常了解自己用户实际的需求,实际上在哪里不满意,产品哪里有短板,大家也是非常了解说你的用户他真实在哪里有需求,真实在哪里有不满意,哪些只是用来看数据的功能,大家非常了解的,我觉得这个事情上我们没有特别纠结或者特别这样那样的心态,我们很了解的。

答:目前的续航成绩和过去两三千毫安、四千毫安时的的满意度是不能同日而语的时代。我们内部有一个ADBR指标,一个用户一天一充,或者对用户续航时间满意度大概是什么程度,85%以上是比较优秀的,对于非重度游戏手机类型的产品,大概满意度在93-95%满意度是非常高的。

我举一个简单的说法,就像过去如果在饥荒年代米饭是非常珍贵的东西,现在大家谁会特别在意大米或者面粉给你的供应,大家需要的是肉、菜、蛋、奶,更加丰富更加符合我们现代健康生活的需求。

所以像我们这些影像、性能、散热这些东西是高营养,对于旗舰来讲是高价值的东西,但是有一些我们已经吃饱的,它不是你说给我去吃自助餐,给我好几杯饮料我觉得这个自助餐是很划算,不是这样的。

旗舰手机里寸土尺金,我们要在非常有限的空间尽量提供最高价值的东西,以及我们非常了解用户哪里有欠缺,大家说你们蓝厂的影像非常非常厉害,我们的长焦是长焦之王,很满意。其实我跟大家讲不是这样的,大家对于影像对于长焦这些东西满意度对大家想的没有那么高,可能几年前大家甚至说手机不需要有长焦,没有用,实际上大家没有用过,现在看演唱会场景为什么有增距镜这么厉害的东西,实际上满足不了,大家对于真正拍一场演唱会,满意度还是远远和续航的满意度没有办法比的,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我们要在有限的空间里给大家真正有需要的地方猛加料这样的想法,没有很纠结。

答:我稍微补充一下,我觉得像续航高端用户无论是200、200S满意度非常非常高,按照我们内部看的数据,一天一充基本上可以做到95%以上。

但是那些5%人可能你做到8000也不够,就可能是重度游戏玩家,怎么都不够。所以我们可能还是会把更多的资源放在用户目前还不是那么满意,或者和完美的体验差距比较大的地方,一个是影像一个是手感,大家用一下我们的无论是300、300Pro这个手感确实非常好。

还有一个因为蓝厂每次发布会经常会调侃,我们是大湾区第一大品质部门,所以我们公司对品质要求极高,我们在品质这块可能也比很多友商要求更高,所以电池容量这块也会有一些影响,但是我们认为品质更重要。

问题二十三: 黄总您好、韩总您好,我是九派新闻的记者,今天我们在现场是看到了有大量的海外媒体和博主来到现场,包括今天一整个下午是海外媒体和博主的体验时间,我想了解一下vivo的海外发展的规划,以及期望,以及刚刚有媒体提到咱们现在国内已经是华、小、V三足鼎立的格局,在全球市场的话,vivo现在是一个保四争三的局面,我想了解vivo对未来全球的定位。

答:总体来说蓝厂一向相对稳健一些,所以为什么说在国内第一,在海外是保四争三,因为海外很多的市场我们可能开拓进去的比较晚一些。

但是现在我们整体的海外大策略,一方面是我们目前固有的一些优势市场,比如说南亚、印度我们应该是第一,包括东南亚我们做的也不错,这些继续稳固,稳中有升。

另外欧洲这样的发达市场我们肯定也会全力以赴,也会加大海外市场的X系列整个推广和销售。过去我们可能很多的国家刚刚进去刚刚起步,所以像X这种高价机基本上也卖的不多,但是我们现在一个非常重要的海外策略,就是要全力以赴的在发达市场去推我们的X,因为X最好代表vivo的整个品牌精神,包括我们的技术实力。

相信在发达市场如果让那个人真的体验到我们的X系列产品,无论是基础的体验还是影像功能,我相信肯定他们会对我们的品牌认可度快速大幅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5

标签:数码   专访   高层   影像   系列   用户   产品   需求   东西   三星   标准版   功能   旗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