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勤:无人驾驶最大障碍是人,2030年无人驾驶将迎DeepSeek时代

2025年6月22日,特斯拉的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奥斯汀市迎来首秀,初期共10辆车投入运营。马斯克表示,Robotaxi运营成本约为每公里12美分(约0.86元)乘客的费用预估约为每公里30美分(约1.34元)。


而在中国,萝卜快跑无人驾驶出租车已经在武汉实现7x24小时全无人运营。2024年11月底,萝卜快跑获批香港首个自动驾驶车辆先导牌照,以香港为起点开启面向全球的业务拓展;2025年3月,萝卜快跑扩展到迪拜和阿布扎比,5月在迪拜开始了开放道路验证测试。截至2025年5月,萝卜快跑在全球累计提供超1100万次出行服务,安全行驶里程超过1.7亿公里。

目前无人驾驶发展到哪个阶段?何时能够落地普及?无人驾驶如何做到比人类司机更安全?具身智能进家庭还要多久?人类未来一周只需要工作两天是真的吗?《问答神州》专访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张亚勤,凤凰卫视中文台7月14日晚20:30首播;凤凰卫视资讯台7月19日20:30首播。



1

张亚勤:无人驾驶可以

减少人为事故 挽救生命


2017年4月,百度正式发布“Apollo(阿波罗)”自动驾驶平台,时任百度总裁的张亚勤是这一战略的重要执行者之一;2019年张亚勤从百度退休;2020年张亚勤创立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将无人驾驶作为研究院重点研究方向之一。


吴小莉:你为什么选择无人驾驶这个方向?是因为你看好它的发展,还是因为喜欢汽车?


张亚勤:对我来讲无人驾驶是我的一个梦想。当时选这个领域有三个原因:第一,它是人工智能集大成者,需要感知,各种传感规划需要有决策、执行,需要把信息与物理世界很好地连接在一起。无人驾驶集成了许多新的技术,体现在这个应用上;第二,它是很大的产业,到2030年,我们计算将是3万亿美元的新产业,所以是商业机会;第三,更重要的是它确实可以挽救生命——现在95%的车祸死亡事故是人为错误造成的,那么人工智能出来之后,人为的事故可以减到最少,可以挽救生命。



2

目前无人驾驶发展到哪个阶段?

吴小莉:目前有这么多无人驾驶的汽车公司,你自己觉得,关于无人驾驶,我们现在到底在哪个阶段?


张亚勤:智能驾驶分成6级,最高是L4和L5,最低是L0和L1,L4级就完全不需要司机了,可以没有方向盘,是真正的无人驾驶。现在最重要的技术难关已经突破了,比如说Waymo在旧金山、洛杉矶等几个城市已经实现了无人驾驶出租车的规模化运营,百度的萝卜快跑在武汉也实现了相对非常成功的商业化。


吴小莉:你在今年3月份就已经提到了,2025年无人驾驶已经迎来了ChatGPT时刻,如何理解?


张亚勤:对。我把ChatGPT时刻定义为我们在技术方面已经可用了。可以用两个指标:第一个是“好司机”,安全度要比人类司机高10倍;第二个是“老司机”,不仅仅要遵守交通规则,而且开的像老司机一样顺畅。比如说高峰时刻,我从a点到b点,人类司机开半个小时,无人驾驶开的平均时间也得是差不多的。


我认为到今年年底,Waymo在旧金山、百度在武汉,基本上是可以证明L4无人驾驶汽车可以达到“老司机”和“好司机”的程度。这两个城市路况都十分复杂,可以标志技术真正可用。


吴小莉:现在用量多吗?大家愿意接受了吗?


张亚勤:现在武汉是全球最大的无人出租车城市(超旧金山)!有1000多辆车,1700万人可用,覆盖3000平方公里区域,在这么一个复杂的大城市里,还是相当了不起的,这也变成武汉的一个重要名片了。


3

张亚勤:无人驾驶最大的障碍是人

未来中美无人驾驶领域竞争

中国会超过美国


吴小莉:今年3月份你还说了一句话:到2030年无人驾驶汽车会进入DeepSeek时代,怎么理解?


张亚勤:DeepSeek时代是指有一些规模化了,那么我觉得到2030年10%的新车会有无人驾驶功能了。


吴小莉:新车占10%就算规模化了吗?


张亚勤:对。你看DeepSeek到现在也没有10%的普及率,我觉得新车10%就说明大家已经习以为常了。另外汽车产业的周期很长,它不像手机或者电脑,用户两三年就换一下,汽车可以开很多年,所以每次只有出新车的时候,会把一些新的功能加上去。到时候可能有一些是面向企业的像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有些是面向用户的,像特斯拉目前就是,马斯克的一个理想就是,你买个车有无人驾驶功能,然后你不用车的时候,它做无人驾驶出租车帮你赚钱。


吴小莉:你曾经提到过,在无人驾驶汽车方面,中美的竞争,可能中国最后会领先,为什么?

张亚勤:我们体量比较大,再加上无人驾驶是一种出行的方式,我们要把它放到整个智能交通的大环境里面。因为真正要实现完全的无人驾驶需要很多年的时间,我都不知道要多少年,大部分时间还是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混合。如果以后都是无人驾驶的话反而更简单了,无人驾驶最大的障碍是人。


所以这个时候的话,智能交通、车路协同、车路云一体化的方案就很重要,
因为我们要把整个交通的效率提到最高,要打通V2X(车对外界的信息交换),这个就是中国的优势。因为政府顶层设计可以做这件事,在美国挺难做的,美国可能每个车就自己开自己的,在中国可以做智能网联汽车,这是我们的优势。



4

具身智能发展:为什么机器人

叠衣服比开车还难?

2024年12月2日,张亚勤所在的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DISCOVER实验室,推出DISCOVERSE具身仿真平台。



张亚勤:目前关于具身智能,我们在后台的模型,不管是语言模型还是视觉模型,其实已经做得不错了,但是它在整个机器人方面有几个问题:第一它的数据很少,因为我们现在大模型需要很多数据,它数据场景比较细分,所以数据很少;


第二点就是尽管机器人的大脑很发达,但是机器的四肢并没有像人那么灵活,机器还需要很多学科的交叉发展,像电子机械的各个方面等等,这个的发展速度远远低于整个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


为什么我说无人驾驶会发展得更快一点,因为无人驾驶尽管要求很高,但真正驾驶的时候自由度只有4,前后左右。但是煮饭、做家务等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这个时候机器怎样去学习这些动作?而且这些动作不能事先规定好,它必须是自我学习。我觉得再过5、6,可能就会进入家庭,可以做很多事了。


吴小莉:你说再过5年6年才能进入家庭的原因,是因为我们要不断训练它、输入数据,还是我们需要其他的一些突破才能够完成?


张亚勤:这里面当然数据本身很重要,另外就是我们一直认为我们需要有一个所谓物理世界的模型叫做世界模型,我们现在整个人工智能最重要的发展还是在信息领域,有很多很多的数据它可以学习,但是物理世界的数据,特别针对于具体场景还是比较稀少的。


所以我们要建立一个真正的世界模型,它又要有记忆,同时还可以做这些很灵巧的事,所以难度比较大,但是我想一定会实现的。我一直讲10年之后我们的机器人比人都会多,但是具身智能进入家庭是比较难的,因为它是一个通用的、相对比较开放的,而且不能犯太多错,因为在家里面是和人在交互。


吴小莉:照顾老人、婴儿就更不能犯错了。


张亚勤:是的。



5

随着人工智能发展

未来人类一周只需要工作1-2天?


吴小莉:我其实也听你说过,以后我们每周工作5天半或6天的人可以变成只工作1天2天,那收入还会一样吗?能够维持生计吗?


张亚勤:所以这就需要我们的顶层设计了,需要有一些新的社会政策。我觉得有两种方式,第一点就是人工智能会让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社会的智商大幅度提高;另一个就是我们需要生产更多的产品,所以产能会增加。


另外当不需要增加产能的时候,保持产能成熟的情况下,我过去需要工作5天,到时候可能只需要1天、2天,这样还是同样的收入。人工智能来了之后,确实对于我们很多传统观念会有一些冲击,所以我也特别同意尤瓦尔·赫拉利书里所讲的,我们人类未来很大的挑战是我们的幸福感。


吴小莉:我们的意义感在哪里?如果我们会做的事情人工智能都会做了,我们能够为这个社会贡献什么?

张亚勤:我是个乐观主义者,我认为我们人的认知、人的智慧也在不断地进化,人工智能是帮助我们进化的一个工具。以后我们的智能是HI+AI(人类智能+人工智能),它是我们人的一部分,想想看现在人类的智商,比如120,加上AI之后,我们的平均智商可能到1200了。


我们人类几十万年都是自然进化的,直到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出现之后,人类体力的整体进化是指数性的,而这次的人工智能第四次工业革命,我其实叫它第二次工业革命,从对人类影响来讲,第一次是体力革命,这次人工智能,是我们脑力的一次大革命。我相信人有这样的智慧,能发明这样的技术和工具,同样也可以驾驭和适应它。




制作人:韩烟

编导:梅苑

编辑:金芃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9

标签:科技   无人驾驶   障碍   时代   张亚勤   人工智能   人类   智能   司机   武汉   数据   模型   出租车   旧金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