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大换血!星巴克中国牵手博裕控股60%,本土资本能救场吗?

11月4日,星巴克咖啡公司和博裕投资的战略合作官宣,直接让咖啡圈炸了锅。

简单说就是,星巴克中国的零售业务要成立合资企业,博裕持股最多60%,星巴克自己留40%,还继续当品牌和知识产权的“大东家”给授权。

这事儿听着突然,其实扒一扒细节就知道,每一步都算得明明白白。

交易估值按不含现金和债务的40亿美元算,星巴克中国零售业务总价值直接冲到130亿美元以上。

这笔钱可不是白来的,包括出让股权拿到的钱、自己保留的40%权益,还有未来十年以上的品牌授权费。

新公司还是以上海为总部,现在全国8000家星巴克门店都归它管,目标更狠,要慢慢开到20000家。

我身边不少爱喝星巴克的朋友都问,这股权变了,以后喝的咖啡会不会变味?品牌还是那个星巴克,产品标准应该不会乱改,但运营层面大概率要变天了。

股权变更细节:谁出钱?谁掌权?

可能有人觉得,星巴克这是“卖店”了,其实不然。

星巴克依然握着品牌和知识产权的核心,相当于把“经营权”和部分股权让了出来,换来了博裕的资本和本土资源。

这种操作在商业圈不算新鲜,但放在星巴克身上,还是挺让人意外的。

博裕作为另类资产管理公司,能拿出真金白银拿下控股权,肯定不是单纯看好咖啡。

它看中的,应该是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成熟基础千万级的核心用户、8000家门店的线下网络,还有高端现磨咖啡的品牌认知。

而星巴克需要的,恰恰是博裕能提供的本土资源和资本支持。

搞清楚了交易架构,大家肯定好奇,星巴克放着好好的独资不干,为啥要拉本土资本入伙?这就得说说中国咖啡市场的现状了。

现在的咖啡圈早就不是星巴克一家独大的年代,瑞幸、库迪这些本土品牌跑得飞快,门店数量早就超过星巴克,价格还更亲民。

我家楼下那条街,一年就开了3家瑞幸、2家库迪,星巴克的门店反而显得有点“孤单”。

不光是数量,本土品牌在数字化运营、下沉市场布局上也更灵活,手机点单、外卖配送的体验,不少消费者觉得比星巴克顺手。

星巴克要是再不调整,被赶超的速度只会更快。

合资背后:星巴克为啥要找本土资本帮忙?

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瓶颈其实挺明显的。

之前它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的门店数量一直上不去。

而现在咖啡消费的增长点,恰恰就在下沉市场小镇青年也开始习惯每天一杯咖啡,这部分市场星巴克之前没抓住。

还有供应链和本地化的问题。

本土品牌能快速推出茶咖、果咖这些符合中国人口味的产品,星巴克的新品迭代速度就慢了不少。

我记得去年夏天,瑞幸的生椰拿铁火遍全网的时候,星巴克过了好几个月才推出类似产品,早就错过了最佳时机。

中外合资这事儿早有先例。

麦当劳、肯德基之前也通过引入本土资本,在中国市场做得更顺。

本土资本更懂中国消费者的喜好,能帮外资品牌快速打通本地供应链、搞定渠道下沉,还能规避一些政策和市场风险。

星巴克这波操作,更像是“借船出海”,用控股权换发展动能。

当然,合资也不是没风险。

不同的资本方,管理理念和决策逻辑肯定不一样。

星巴克想保持高端品牌调性,博裕可能更看重市场扩张和盈利速度,这中间的磨合少不了。

而且从8000家门店冲到20000家,规模扩张的同时,产品品质和服务体验能不能跟上,也是个大问题。

我见过不少品牌,一着急扩张就掉链子,门店多了,咖啡味道不稳定,服务员态度也变差。

星巴克要是想避免这种情况,就得在扩张和品控之间找到平衡。

不过话说回来,有博裕的资本支持,星巴克在数字化升级、供应链优化上能有更多投入,这也是个不小的优势。

中国咖啡市场的潜力确实大,现在不管是上班族、学生党,还是退休老人,都有不少咖啡爱好者。

市场规模还在一个劲地涨,大家对咖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光要好喝,还看重消费场景和体验。

星巴克的门店环境一直是优势,要是能借助本土资本的力量,多搞点符合中国消费者习惯的场景创新,比如社区店、办公区快取店,说不定能重新抢占先机。

对于其他外资品牌来说,星巴克这波操作也算是个借鉴。

中国市场变化快、竞争烈,光靠自己的全球经验很难站稳脚跟。

“全球品牌基因+本土资本动能”的组合,既能保留品牌优势,又能快速适配本地市场,说不定会成为未来外资品牌在中国发展的新趋势。

星巴克中国的股权变更,不是无奈之举,更像是主动求变的战略选择。

它放弃了部分控股权,换来了更充足的资本和更接地气的运营支持。

至于能不能实现20000家门店的目标,能不能在和本土品牌的竞争中稳住阵脚,现在还不好下结论。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波“换血”让星巴克在中国市场有了更多可能性。

作为消费者,我还挺期待的,毕竟多一点竞争,我们才能喝到更好的咖啡、享受到更棒的服务。

未来几年,咖啡圈的好戏,估计才刚刚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1

标签:美食   中国   股权   本土   牵手   资本   咖啡   品牌   中国市场   市场   家门   外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