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些视频看得人目瞪口呆。画面中,婴儿胖乎乎的小脚,被塞进高跟鞋中。天真无邪的孩子,无意识地晃动着小脚丫,在某些家长看来,颇为有趣可爱。可在更多人眼中,这酷似“三寸金莲”的造型,总有种说不出来的诡异。
究竟是裹小脚的封建意识“借脚还魂”,还是网友想多了?探寻真相,还需复原事件全貌。
据媒体报道,网传婴儿高跟鞋的画面,多来自电商宣传。在商品展示页,“婴儿高跟鞋”被描述为“1岁宝宝人生第一双高跟鞋”。尽管商家将分类标为学步鞋,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真给幼儿穿这种鞋,这一跤得摔多狠。
其实,无论是卖鞋的,还是买鞋的,都心知肚明,这种鞋只能用来看,不能用来穿。类似商品,也有商家标注“宝宝高跟鞋搞笑摆设拍照恶搞”。可问题是,仅用于妆饰,就能毫无底线?不危害身体健康,影响心理健康就不管了?
酷似“三寸金莲”的婴儿高跟鞋,不免让人想起此前的“奶辣风”:三四岁的孩子,穿黑丝、吊带、紧身裙……奶里奶气的孩子,却被打扮得性感成熟,一股违和感让人尴尬不已。
这背后藏着什么样的家长,什么样的心态?往深里挖,可能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培养“擦边”审美,在性化幼童的道路上哗众取宠、博眼球,为了一己私欲,全然无视孩子可能面临的风险和伤害。
诚然,在审美标准日益多元化的当下,女性无论高矮胖瘦,穿衣风格的主动权,都掌握在自己手里,无须外人品头论足。可未成年人不同,三观尚未建立的她们,美的定义更多来自家长的引导。
正如心理学专家徐云所言,一味地将家长的想法强加于儿童,可能不利于其成长过程中价值观的发展和判断。有些孩子会误以为,只有打扮成这样,才会赢得父母的赞赏和肯定。与年龄严重不符的成人化装扮,可能影响孩子价值观的塑造。
“一想到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太可怕了。”这句话,曾在网上流行一时。与之对比的,是“爸爸也不是生下来就是爸爸,爸爸也是第一次当爸爸”。为人父母,从懵懵懂懂到摸着石头过河,漫漫育儿路总有曲折,但面对八十一难式的考验,父母更要坚定三观端正的初心不变,那就是为长远计,让孩子健康成才,更要人格健全。
父母不用考试,却也并非无所约束。民法典明确要求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应当根据被监护人的年龄和智力状况,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不得损害被监护人的身心健康。若家长为博流量,强迫儿童穿戴成人化服饰,可能构成监护权滥用。
当然,守护童年的纯真,除了管住父母的手,还要管住无底线营销的商家;加强行业自律和他律,禁止在婴幼儿商品中使用成人性感元素;网络视频平台也要加强甄别和管理,对性化幼童的畸形流量,给予下架和相应处理。
我们常说,给孩子留下什么样的世界,取决于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孩子。就此来看,把婴儿鞋做成“三寸金莲”,这种辣眼睛的擦边营销,还是少些为好,把纯净的童年还给孩子,才有更为健康美好的世界。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林静
编辑 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更新时间:2025-05-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