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介

赤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赤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赤峰高新区”)规划面积129平方公里,包括东山工业园区红山园区元宝山园区松山园区。总规划面积78.04平方公里,园区已开发面积48.07平方公里,2024年末入园企业435家,2024年产值1187.76亿元。

01 赤峰高新区东山工业园区

赤峰高新区东山工业园区是赤峰市委、市政府于2016年全新规划建设的市直属工业园区,是赤峰高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面积22平方公里。截止2024年底东山产业园入驻企业30家,其中中国五百强企业投资的子公司4家,上市公司投资的子公司8家。企业累计固定资产投资189.45亿元。2024年,东山产业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614.5亿元,增长15.26%。

一、产业定位

东山工业园区主要发展冶金、化工医药、装备制造等产业。2018年11月,东山工业园区与元宝山园区合并规划为赤峰市次临港产业区,同步发展次临港海运资源相关产业。

二、基础配套

东山产业园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目前园区基础配套网格已基本形成。物料产品运输条件便利,10公里半径内有2条高速口出入;园区内建有铁路专用线,距锦州港220公里,是内蒙古距离出海口最近的产业园;园区内已建成“五横四纵”总长度30公里的水电路网,具备220千伏和66千伏双回路供电能力,日供水能力10万吨,日污水处理能力26万吨,2个固废处理场可满足园区内企业10年排渣需求,同步配套建设了燃气、蒸汽和硫酸管道。

三、入驻项目

东山工业园区已经入驻项目14个,其中飞地项目7个,计划总投资约810余亿元,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工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实现税收超过60亿元,实现就业约35000人以上。目前,已经建成项目4个,在建项目6个,正在办理前期手续项目4个。另外,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正在积极接洽中

四、招商引资方向

冶金类

1.依托东山产业园已建成66万吨、在建30万吨阴极铜冶炼产能基础引进铜产业延链补链项目;

2.依托东山产业园增量配电网提供的能源优势引进高载能火法、湿法和粉末冶金项目;

3.依托赤峰市有色金属资源优势引进钨钼等特种金属新材料深加工项目;

4.依托冶金尾渣引入资源循环化再利用项目。

化工类

1.依托东山产业园280万吨硫酸产能优势引进硫酸消纳深加工项目;

2.依托东山产业园12万吨氟化氢产能、4万吨PVDF产能等氟化工基础引进氟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项目;

3.依托锂氟资源引进新能源锂电池全产业链项目;

铝产业类

1.依托赤峰市新能源资源带来的低成本高比例绿电以及具备上游氧化铝项目优势引进高载能电解铝项目;

2.依托电解铝产能引入铝精深加工项目。

锂产业类

依托赤峰市维拉斯脱特大级锂矿资源,致力于构建磷酸铁锂(三元锂)-锂电池-动力及储能电池及应用的全链条产业集群。

服务保障类

1.依托园区管理引入科研孵化、产品认证、检验检测、循环化改造、数字赋能、能源综合管理、国内外贸易等工业服务项目;

2.依托园区服务引入金融机构、交通物流、能源岛、医疗卫生、会议餐饮、文化娱乐、工业旅游等生活服务项目。

五、要素价格

1.东山产业园工业用中水3.8元/吨(含税),达标排放的工业污水处理费3.8元/吨(含税);

2.企业用电实行峰谷电价,园区内国网供电平均价格0.45元/度,园区正在推进园区绿色供电和增量配电网试点项目,建成后可进一步降低企业用电价格;

3.园区内热源较多,供暖蒸汽110-190元/吨;工业用天然气2.5-3.5元/立方米;

4.固定资产投资额5亿元以上项目土地挂牌价格9.6万元/亩;

5.劳动用工:一般工人3500元/月,一般技工及一般管理人员4500元/月。

投资政策

1.项目准入:投资项目应符合国家、自治区、赤峰市的产业政策和产业导向、高新区国土空间规划、高新区“一区四园”产业发展规划、高新区“十四五”规划等,不得引入工信部产业指导产业目录中限制类、禁止和淘汰类项目。

2.投入产出:项目用地单位面积投入产出须符合规定要求,亩均固定资产投资额原则上不低于人民币200万元/亩,亩均产值原则上不低于300万元/亩,亩均工业增加值原则上不低于15万元/亩,亩均税收不低于5万元/亩。原则上产业项目应同时符合亩均效益各项指标要求,如某项亩均效益指标有突出贡献或符合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可采取一事一议方式准入。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王伟 13848890608

02 赤峰高新区红山园区

赤峰红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赤峰市探索工业集聚发展的先行实验区,始建于2002年,总规划面积28.7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3.7平方公里(红庙子片区规划面积23.9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0.88平方公里,主要集聚冶金、医药、纺织、装备制造等业态;文钟片区(原红山绿色食品产业园区)规划面积4.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82平方公里,主要集聚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等业态),实现“七通一平”,先后荣获“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环渤海省级园区竞争力百强(第24位)园区”“国家级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等荣誉,是自治区首家“国家循环化改造试点示范园区”和“自治区节水示范园区”。2024年7月获批“自治区级绿色制造示范园区”。2023年2月,被自治区工信厅评估认定为化工集中区,同年8月,经自治区应急厅化工园区安全风险评估为一般安全风险等级D级。目前,园区累计入驻企业26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9家),安置就业3.5万人,2024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577.4亿元,同比增长8.4%,上缴税金5.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67.8亿元。依托我市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及区位优势,按照赤峰市、红山区《建设国家承接产业转移合作示范区行动方案》要求,确定了五大主导产业和项目引进主攻方向。

一、产业定位

园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建设,现已形成冶金、医药、纺织、装备制造、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五大主导产业。同时,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在蓬勃发展。医药产业园入驻赤峰制药、蒙欣药业、天奇蒙药等30余家企业,与上海医药集团、承德颈复康等知名医药集团合作紧密;纺织产业园已入驻东黎羊绒、北京雪莲(原内蒙古仁立雪莲)、昭乌达羊绒等企业,形成了以羊绒纺织、绒毛贸易、毛纺、精纺、皮毛加工为特色的全产业链集群;冶金产业园入驻中色锌业、远联钢铁和金通铜业,形成钢铁、铜、锌冶炼三大产业板块;装备制造产业园入驻企业包括深圳拓佳电子、恩沃电子、通泰机械、北方恒利、虹源风能等;绿色农畜产品加工园入驻瓜子张、佟明阡禾、食乐康、喜利来和独伊佳等。完善赤峰东部工业走廊商业、教育、医疗等城市功能的中央商务区建设正加快推进。

(一)冶金产业。现有中色锌业、远联钢铁、金通铜业3家规模以上企业,围绕锌、铜、钢铁等金属冶炼、加工和资源综合循环利用,已形成年产值百亿级产业板块,是红山产业园支柱产业,也是市、区打造千亿级冶金产业的重要载体。当前正大力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实施节能降耗工程,构建绿色高效生产体系。强化品牌建设,依托远联钢铁、金通铜业、中色锌业上游产品资源优势,承接引进发展特种型材、精深加工等链条延伸和产品结构优化项目,持续扩大优质产能,延伸中下游产业链条,做好巩固存量、做优增量、做大总量三篇文章。2024年,冶金产业实现产值506.6亿元,同比增长11.7%,占园区规上总产值的89.2%。计划利用3-5年时间,力促冶金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

(二)医药产业。红山区是自治区医药工业起步最早地区,是自治区主要医药产业发展集群之一,也是承接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红山产业园现入驻医药企业3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10余家,已形成了涵盖化学制药、中蒙药、生物医药、医疗器械、药品流通等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按照“做优原料药、做强化药制剂、做精蒙中药、做大生物医药”发展思路,加快推动新药MAH持有人平台建设,实现研发和生产要素精准对接,助力原料制剂一体化发展。加快释放既有优势医药品种产能,持续优化中蒙药、化学药、兽药等产业链生态圈;同步重点对接上海创诺、中国医药、国药集团、上药集团等龙头企业,承接发展化学原料药、制剂类仿制药、专利创新药、蒙中药、医疗器械等产业,以打造现代医药产业基地为目标,积极承接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产业转移。2024年,医药产业累计实现产值16.7亿元,同比下降11.7%,占园区规上总产值的3.0%。计划利用3-5年时间,实现医药产业产值突破百亿元。

(三)纺织产业。目前入驻东黎绒毛、仁立雪莲等10家企业,已形成羊绒纺织、毛纺精纺、剪绒制品三大板块,构建了集梳绒、纺纱、织造、染整、制衣及产品设计、研发、展示、设备研发、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产品远销英美日韩等19个国家和地区,是红山区重要的出口创汇产业。目前正加快实施东黎、昭乌达等企业高端面料、智能化改造项目,推动生产加工技术革新;强化国际国内战略合作,逐步构建完整产业链条,切实增强产业发展的话语权和主导权。2024年,纺织产业累计实现产值12.4亿元,同比下降3.4%,占园区规上总产值的2.0%。计划利用3-5年时间,实现绒毛产业产值突破百亿元。

(四)装备制造业。现已入驻拓佳电子等60余家企业,通过特色“园中园”建设,产业档次升级显著,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产品种类持续丰富,从环保锅炉、风机塔筒、农业机械、矿山设备向电子信息、高端医药、3D打印、新材料、绿色采暖等新兴产业发展,进一步夯实了红山区融入京津冀、东北协同制造体系的基础。深度挖掘承接富勒烯、石墨烯、碳化硼等新材料应用推广产品,加快推进产品落地转化。持续推动电子装备、新能源装备、增材制造、农业机械等制造业提档升级、培育壮大,努力向高端制造业迈进。2024年,装备制造产业累计实现产值2.3亿元,同比下降21%。计划利用3-5年时间,实现装备制造业产值突破百亿元。

(五)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业。已入驻绿色高质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70余家,产业覆盖肉蛋奶、粮油、果蔬、中草药、休闲保健食品、高科技饲料、生物农药、中央厨房、农产品生产性物流产业等,是我市重要的农畜产品产业平台。代表企业有独伊佳、喜利来、食乐康、瓜子张、宏牧士饲料等。围绕打造蒙东绿色食品加工基地,积极对接中粮、首农、中食、西贝等央企国企,培育发展中央厨房、生鲜产品冷链物流,重点承接引进肉蛋奶、粮油、果蔬、生物农药、休闲保健食品、中央厨房等延链、补链、强链项目。2024年,农畜产品加工产业累计实现产值8.7亿元,同比下降25.3%。

二、基础配套

目前,园区水、电、路、暖、汽、通讯等“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完备,建有日处理5万吨污水处理厂、园区固体废渣处理厂一座,公安、城管、税务等职能部门相继入驻,配套功能日臻完善。

三、招商引资方向

冶金产业以钢铁、铜、锌、铝四大产业链条为基础,重点引进产品精深加工、特种型材锻造、节能技改等链条延伸和产品结构优化项目,拓展铜基、锌基合金材料、铝合金、铝型材等生产空间,持续扩大优质产能,延伸中下游产业链条。

绒毛纺织方面重点引进绒毛梳、纺、织及成衣加工、服装设计等方面项目,强化加工制造环节产业链条。谋划搭建绒毛产品收储交易平台,强化国际国内战略合作,逐步构建完整产业链条,切实增强产业发展的话语权和主导权。

医药方面重点引进化学药、蒙中药、生物医药、兽药、农药、保健食品和药用辅材等方面项目,持续优化中蒙药、化学药、兽药等产业链生态圈,目标打造蒙东地区重要的医药生产基地。

装备制造业方面重点引进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项目、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3D打印等)。

绿色农畜产品加工方面,聚焦乡村振兴和近郊型农业发展,全面承接农畜产品优势资源,重点引进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工、仓储、销售和规模化休闲农业等方面融合类项目。

四、要素价格

1. 水价:

(1)工业用水价格:9.9元/t(自来水,含污水处理费)、2.8元/t(中水)、6.79元/t(地表水);

(2)居民生活用水价格:3.68元/t—5元/t,按使用量(10吨、12吨)实行阶梯水价。

2. 电价:

峰段、平段、谷段、尖峰、深谷五个价格,峰电价格为0.7026元/度;平段价格为0.4493元/度;谷段电价为:0.2556元/度;尖峰段电价:0.8279元/度;深谷段电价:0.2198元/度。

3. 蒸汽:155元/蒸吨起,按使用量、距离等收取管损费。

4. 天然气:非居民用气4.4元/m³。

5. 污水处理费1.4元/吨(不单独收取,与水价共同计算)。

6. 工业用地:

(1)工矿用地:Ⅲ级26.47万元/亩,Ⅳ级13.73/亩;

(2)商业服务用地:Ⅴ级33.33万元/亩。

(本处所指土地价格地块价格为赤峰市中心城区基准地价,实际挂牌出让价格以自然资源部门委托第三方评估公司对地块进行实地评估为准。)

7.人工:熟练工人2700-3500元/月,技术工人3500-4300元/月,工程师4000-5500元/月,一般管理者3500-5000元/月,高级管理者6500-13000元/月。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公衍斌

移动电话:15694768123

03 赤峰高新区元宝山产业园

赤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元宝山产业园(以下简称园区),是赤峰高新区“一区四园”之一,经自治区认定的专业化工园区(安全风险等级D,蒙东第一家)。园区于2006年7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现城镇开发边界面积15.76平方公里(化工集中区面积13.01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8.55平方公里,产业定位为化工,总体规划分为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三个产业功能区。园区现为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自治区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自治区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自治区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国家级众创空间试点基地,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园区工作委员会会员单位。

一、产业定位

根据产业定位及规划要求,建成区目前分为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区,产业园建成区内已形成了七横六纵的主干路网,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各类基础设施。产业园是经内蒙古自治区认定的专业化工集中区,赤峰高新区“一区四园”之一,是赤峰市打造东部工业走廊、推动经济转型的重要载体。

二、基础配套

1.建成道路70公里,形成七横六纵的主干路网,产业园内实现路网全覆盖。

2.园区范围内有220KV变电站3座、66KV变电站2座(容量5.15万KVA、8万KVA),可实现双回路供电。目前供电平均价格0.48元/度,电容电费19元/千伏安/月。

3.园区现有给水管线50公里,建有日供水6.8万立方米水厂1座(水价5元/吨)其中2万方生活用水、4.8万方生产用水(另有5万立方米/日供水管线建成未使用)。5万立方米/日中水回用工程已建成投入使用(供应价格4元/吨,2.5万供元电、2.5万园区自用)。。

4.集中供热供汽,建成智慧能源泛能网,建有供热管网28公里、供汽管网20公里。蒸汽价格218元/吨,供暖价格4元/月/平方米。

5.雨污分流,排水管线60公里,建成日处理能力5万立方米污水处理厂1座。污水处理价格1.3元/立方米。

6.危废处理中心、固废贮存处置中心已建成,具备处理处置条件,处置价格依照国家、自治区标准执行。

7.工业用地。产业园内现有集中连片土地10000余亩,适宜建设大型工业项目,现土地出让价格9.6万元/亩。

三、入驻企业

截至2024年12月,园区入驻工业企业已达76家,其中主导链群企业55家,现有规上工业企业26家,服务业企业1家,发展并形成医药化工、生物化工、精细化工新材料、硫磷钛铁锂循环、新能源(电池材料、风光氢氨醇)等主导产业链群,世界知名企业荷兰皇家帝斯曼、美国建明集团,国内领先企业云天化集团、远景能源,行业龙头企业伊品生物、瑞阳化工、利安隆新材料、康普药业等纷纷落户。2024年实现产值131亿元,税收2.85亿元。

四、产业发展

1.生物化工产业。依托丰富的玉米等生物资源,以生物发酵为主导工艺,打造形成生物化工产业集群,代表企业有伊品生物、帝斯曼润邦、科为博生物等,现有氨基酸系列(饲料、食品添加剂)、微生物多糖系列(结冷胶、黄原胶)、生物酶制剂系列(饲料、食品添加剂)、生物饲料、生物有机肥等各类产品30余种。

2.医药化工产业。依托本地能源、区位、政策、服务等优势,以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培育形成医药化工产业集群,代表企业有康普药业、普因药业、华天制药、博恩药业等,现有人用医药原料、中间体、原料药,兽用原料、中间体、原料药、制剂等各类产品60余种。

3.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依托本地丰富的基础化工产品和化学原料集散地优势,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高端化、精细化延伸打造形成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代表企业有瑞阳化工、利安隆新材料、福来特化工、普力泰材料等,现有醇酸树脂材料、阻燃剂、抗氧剂、稳定剂、反恐控爆材料、医药中间体等各类产品50余种。

4.硫磷钛铁锂循环化工产业。依托本地及周边丰富的含磷钒钛磁铁矿伴生资源和副产硫酸资源,以提高资源利用率、推动可持续循环发展为主要方向,培育形成硫磷钛铁锂循环化工产业,代表企业有大地云天、远通化工、三方化工、九联煤化等,现有磷肥、氮肥、钾肥、复合肥、焦炭以及焦炉煤气、煤焦油、盐酸等主副产品20余种。

5.新能源产业。依托本地丰富的风光绿电、基础化学原料优势,充分响应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双碳战略,以风光制氢一体化、新能源电池材料和电池组装为主要方向,着力培育发展新能源产业集群,现有代表企业远景能源、中电建。

“十四五”期间,产业园将坚持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持续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产业集聚、企业集群、产品关联、循环共生效应,通过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链条延伸、新兴产业培育、科技创新引领,构建资源共享、物能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新型化学工业体系,保障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推进产业转型提档升级,努力打造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生物发酵产业基地、中国重要的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中国最大的硫磷钛铁锂一体化循环产业示范基地、国内领先的新能源产业示范基地、蒙东高端医药化工产业基地,成为赤峰市高质量发展引领示范区,进入全国化工园区百强行列。

五、要素价格

1. 工业用电:0.475元/千瓦时;变压器容量:19元/千伏安/月。

2. 工业用水:5元/吨(中水4元/吨)。

3. 工业蒸汽:218元/吨。

4. 工业用地:9.6万元/亩。

5. 人工:化工类,普工3600元/月,技术5000元/月;医药类:普工4000元/月,技术5500元/月。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电话:赵立强15124940675 0476-358583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元宝山镇三纬路西段东侧

04 赤峰高新区松山产业园

内蒙古赤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松山产业园位于松山区安庆镇,距市区18公里,是赤峰高新区重要组成部分,规划面积23.58平方公里。园区始终坚持绿色、生态的发展理念,将松山园区打造成宜业、宜居、生态、绿色、智慧的综合性园 区。2017年被授予“自治区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2019年度被授予“自治区级示范性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2022年度被授予“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园区主要发展装备制造、新材料、农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截至2024年底园区总投资16.5亿元,建设完成高标准市政道路25公里,完成道路绿化55万平方米,形成了核心区路网及绿化全覆盖;铺设供水管线20公里,日供水能力达到2万吨;日处理1.5万吨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4000立方米/小时雨水泵站、总库容6.1万立方米固废渣场、66千伏3.15万千伏安变电站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园区实现了集中供热;宽带网络已覆盖整个园区;大广高速在园区穿行而过;3.7公里铁路专用线年底建成投用;双创服务中心建设面积3000平方米,已投入使用。

标准化厂房建设方面,自2015年开始,松山区投资4.8亿元,分五期建设标准化厂房计容面积40万平方米,占地614亩,现已全部满足投用条件。

四、要素价格

1.土地出让:按基准地价9.6万元/亩,公开挂牌出让。

2.标准化厂房租金:年租金100元/平方米(暂定)。

3.用电:0.45元左右/度(峰谷电价)

4.供暖:层高3.3米以下4.8元/平方米/月,3.3-4米加收0.25倍;4-5米加收0.5倍;5米以上加收1倍。

5.联系人及联系方式:郑晓亮 18004763733

高新区松山产业园信息数创科技产业园

赤峰高新区松山产业园信息科技园区位于赤峰中心城区,园区南至友谊大街,东至京通铁路,西至半支箭河,北至外环北路,总规划面积17.76平方公里。园区坚持“以产促城、以城兴产”的“产城融合”战略,突出科技创新主题,在园区内建设以电子信息科技产业为主的产城融合先导区,占地面积7476亩,其中园区信息科技产业基地占地面积90.7亩,建有产业楼11栋,总建筑面积89737.42平方米。

一、产业定位

园区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但不限于:大数据、智算中心、人工智能、软件开发)、智能制造(包括但不限于:智能装备、机器人、工业互联网、3D打印)、现代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数字创意、总部经济、科技服务、成果转化、培训服务)等产业。

二、基础配套

园区基础配套齐全,已累计投入16.9亿元,学校、医院等公益设施布局已完成,消防站、热电厂、高压水厂、燃气站已正式投入使用,市政道路、园林绿化及公交枢纽等基础设施配套到位。

三、入驻企业

截至目前共入驻企业74家,2024年产值13.3亿元、纳税0.7亿元。

四、要素价格

1.用水:商业用水9.9元/吨;

2.用电:一般工商业用电:0.7元/千瓦时;

3.人工:3000-4000元/月;

4.用地:工业用地50万元/亩挂牌,商业用地100万元/亩挂牌。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郑晓亮

电话:18004763733

赤峰市投资促进局

期待有志之士前来投资洽谈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5

标签:赤峰   赤峰市   东山   农畜   高新区   产业园   开发区   产业   简介   项目   财经   产品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