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没有变成销量,酷派的出路在哪里?

8月21日,前反诈民警“反诈老陈”的一条视频把酷派推上了风口浪尖。

他在“嘎子哥”谢孟伟直播间买的699元酷派手机,在官网查不到型号,直接质疑“卖假货”。

这事儿乍一听像个直播带货的普通纠纷,可深挖下去,却牵出了一个曾叱咤风云的老牌手机厂商,酷派,原来它还在手机市场的边缘挣扎。

一、热搜背后的销量尴尬:流量没换来真买单

酷派的回应来得很快,却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

8月24日,官网和京东自营店都查不到“GZcoolpad酷派X60”这款机型,客服也明确说没货。

可第二天客服又改口,说这是正品,只是还没上架。

这种前后不一的说法,反而让“反诈老陈”更较真了,他连着发了七条视频,追问酷派手机的3C认证问题,甚至喊话官方:

“到底有没有这款产品?别让老百姓被坑!”

这波热搜确实让酷派刷了波存在感,8月25日相关话题冲到微博热搜第二,“酷派”关键词阅读量2.1亿,百度搜索指数暴涨3倍多。

但流量没变成销量,去酷派淘宝旗舰店看看,卖得最好的机型才500多台,多数产品销量是两位数,有的甚至挂零。

有网友嘀咕:这种直播间特供机型,看着便宜,说不定是“低配高价”,靠主播话术忽悠人呢。

酷派2025年中期财报也挺扎心:

上半年收入1.75亿港元,亏损8029.8万港元。

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激烈是官方给出的理由,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靠“黑红”路线博关注,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当消费者发现所谓“特供机”只是营销套路,谁还愿意为情怀买单?

二、从“中华酷联”到无人问津:十年跌落的转折点

要是把时间倒回十年前,酷派可不是现在这模样。

2012年,“中华酷联”(中兴、华为、酷派、联想)靠着合约机火遍全国,那时候充话费就能换酷派手机,大街小巷都是它的影子。

2014年更厉害,酷派市占率做到了国内第一,把三星、苹果都甩在后面。

可4G时代一到,合约机模式玩不转了,华为、小米、OV靠着互联网营销迅速崛起,酷派却没跟上节奏。

2016年它全年亏损42亿港元,创始人郭德英想拉乐视入局,结果2018年乐视资金链断裂,酷派跟着栽了大跟头。

后来被京基系接手,基本就淡出了主流视野。

2021年酷派喊着“三年重返第一梯队”回归,发布会海报还喊话贾跃亭“回来看看新盖的酷派大厦”。

但现实很骨感:当年卖了12.63万部手机,连主流品牌单款机型销量的零头都不够。

人家都在推5G+90Hz屏了,酷派还在卖4G+60Hz;2022年竞品普及128GB存储,它还在清64GB的库存。

对比一下,红米2021年一款400-699元的机型,光京东就卖了308.6万台,是酷派全年销量的24倍。

这差距,可不是靠情怀能追上的。

三、卖房挖矿求生存:多元化转型能走通吗?

手机业务撑不住,酷派这几年开始折腾多元化。

首先是出租房产,深圳南山酷派信息港和东莞松山湖科技园,一共约40万平方米。

但房地产行情不好,2024年深圳甲级写字楼空置率约24%,租金回到2013年水平,东莞那边租金每年跌5%-8%,这门生意前景堪忧。

另一头,酷派盯上了数字货币。

2023年下半年开始布局,2024年加密货币业务收入9700万港元,占公司收入近两成,还计划在2025年新增50%算力。

但这事儿风险不小,美国、加拿大对挖矿征税和碳排放政策越来越严,电费和合规成本能吃掉20%以上的利润。

更让人看不懂的是,酷派最近把地产和数字货币结合起来,宣布进军“真实世界资产代币化(RWA)”赛道,想把房地产做成代币。

消息一出,股价单日暴涨39.66%,但明眼人都知道,资本市场这是在炒概念,到底能不能落地还是个未知数。

看看当年的“中华酷联”,联想靠PC和AI终端站稳了脚跟,中兴在5G新基建里找到了位置。

可酷派既没技术积累,又没资金优势,转型之路走得磕磕绊绊。

有分析师说,中兴还有2B业务和海外定制机撑着,酷派的选择面太窄了。

酷派的下一站在哪,恐怕得先想明白:到底是继续在低端市场挣扎,还是真的能在新领域找到破局点。

毕竟,消费者要看的,从来都是产品本身的硬实力。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6

标签:数码   销量   出路   流量   三星   港元   机型   中华   手机   华为   代币   客服   货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