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曼与杨阳洋香港重聚,满嘴黄牙头秃油腻,举止怪异被曝有自闭症

地铁车厢晃到第三次时,费曼把云吞面汤一口喝光,顺手把一次性碗压扁塞进书包侧袋。杨阳洋低头刷手机,屏幕里是两人刚拍的合影,配文只有两个字:老友。对面乘客没人抬头,没人发现这对“星二代”正挤在观塘线的普通座位,像任何两个放学晚归的香港中学生。

照片流出后,微博热搜的标签很刺眼:#费曼胖#、#杨阳洋178#。点进去,一半是“认不出”,一半是“岁月杀猪刀”。没人提他们怎么倒两趟地铁、再步行十五分钟找那家老店——老板记得他们小时候来过,吴镇宇把费曼扛在肩上,杨威让杨阳洋立定跳远换鱼丸。如今老板换了小儿子看铺,汤底配方没变,只是涨价到四十二块半。费曼多给了两枚硬币,说“不用找”,像急着把童年那点零钱花掉。

港岛和九龙隔着海,也隔着价码。杨阳洋的国际学校在山顶,校服领带是深蓝,费曼的本地学校在长沙湾,领口磨得发白。二十万港币的学费可以买四千碗云吞面,也能让两个朋友见面路上耗掉五小时。地铁广播报站声机械而温柔,提醒他们“请紧握扶手”,像替谁补一句“别掉队”。费曼把耳机分给杨阳洋一边,歌是十几年前的动画片片尾曲,旋律一响,两个人同时笑出鼻音,又同时把音量调小——怕播放器的古老音质惊扰旁人,也怕惊扰自己。

胖瘦高矮被镜头量成尺子,可尺子量不到他们并肩站在闸机口研究二维码换乘优惠时的默契。费曼的YouTube频道只有三千订阅,最新视频是《放学路上的一局王者》,弹幕十条有八条喊“加油”,剩下两条问“怎么不回爸爸去哪儿官微”。他没回,只在简介写了一行:不营业,只存档。杨阳洋的IG story里偶尔出现网球拍,更多时候是课堂笔记,字迹密密麻麻,像要把新环境的所有规则誊一遍。两人都不晒定位,不晒品牌,反而晒地铁路线图、晒便利店五块钱的酸奶,晒夜色里并肩的影子——像素不高,路灯把轮廓晕成毛边,像故意给看客留一点留白。

看客最擅长把留白补成刀。有人说费曼“长残”,顺带翻出他以前自曝的抑郁帖子,像找到成绩单;有人夸杨阳洋“逆袭”,顺手把其他小伙伴拉出来排队:英国的王诗龄、美国的天天、加拿大的康康,一个个被贴成“别人家的孩子”。没人问费曼要不要去英国,也没人问杨阳洋有没有半夜想回武汉吃热干面。成长被剪成六秒短视频,观众在评论区完成审判,只剩他们自己知道:青春痘长在谁的脸上,谁的胃先因为考试周绞痛,谁在凌晨三点给谁发了一句“撑住,明早一起打球”。

打球那天赶上暴雨。球场在荔枝角,露天,积水反光像碎镜。两人没带毛巾,用校服擦干球拍,打了半小时,全身湿透。雨把身形轮廓糊成一片,看不出腰围,也看不出身高。费曼连输三局,咧嘴笑出一声“靠”,杨阳洋回一句“再来”,声音被雨砸碎,混着远处霓虹灯的红蓝。那天没有照片,没有路人偷拍,没有热搜。回地铁口的路上他们买两杯热豆浆,纸杯烫手,费曼把吸管咬扁,突然说:“下次我赢。”杨阳洋没回头,只抬手比了个OK,雨幕里手势像给未来的自己签名。

未来什么样,谁也拍不到。也许费曼的频道会一直停在三千粉,也许杨阳洋的网球会打进校队,也许他们下次约在深圳湾,也许再隔五年。港铁依旧五分钟一班,云吞面依旧四十二块半,老板小儿子依旧记不住他们真名。能记住的,是两个人在车厢里分一只耳机,旋律旧得像掉漆,却刚好盖住轨道接缝的哐当声——那声音像心跳,一站又一站,把“星二代”的标签震松,露出最普通的少年轮廓:会胖会瘦,会输会赢,会淋雨会喝豆浆,会在某个无人辨认的黄昏,把压扁的塑料碗悄悄塞进回收桶,然后并肩走进人潮,像走进下一局未完的游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7

标签:育儿   自闭症   香港   油腻   举止   怪异   杨阳洋   地铁   轮廓   尺子   小儿子   英国   观塘   路上   老板   看客   港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