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首富李黑记:坐拥千亿元级的东岭集团,最后却还不起12亿欠款

他是“西部第一村”的东岭村书记,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户均资产超过300万。

他凭借45亿身价问鼎陕西首富,坐拥千亿元级的东岭集团,在全国企业500强榜上有名。

他叫李黑记,2024年的一纸破产申请让他迅速塌房,卷入欠款12亿的舆论风波。

年收入超1200亿的东岭集团,何以至此?或许只有李黑记才能给出真正的答案……

带动全村脱贫的陕西首富

李黑记出生于1958年,陕西宝鸡人,因为脚底有黑痣被取名“黑记”。17岁高中毕业后,他在朋友介绍下去陈仓镇联盟村当保管员,但生性活跃的李黑记从不愿安于现状。

1980年,东岭村以生产小组名义成立“金台区联盟综合服务部”,此时兴办社队企业在全国形成流行热潮。李黑记的家乡也有了铁皮加工厂,这让渴望改变命运的他看到了希望。

李黑记

李黑记不愿当那种背朝黄土面朝天的农民,如果有机会能离外面的世界更近一点,工人就是他认为的正确选择。在工厂流水线上班,总好过顶着严寒去卖白菜,有钱且足够体面。

于是,李黑记去了铁皮加工厂,他的商业头脑在这里得到了开发。通过将收益投资饭店和维修站,这个小作坊很快突破了1万元的年收入大关,同时还为李黑记带来了逆袭的机会。

1988年,加工厂由于小高炉爆炸损失惨重,一夜间背上十几万的巨债。为了避免殃及自身,许多工人宁肯不要钱也要撂挑子不干,陆续抛弃了这个曾为村民们创造财富的地方。

然而李黑记却反其道而行之,别人不敢要的“烫手山芋”,他却用每年6500元的承包费将工厂盘了下来。虽然,李黑记在背后动用了父亲的公社关系,但工厂能挺过难关主要还是靠他。

许下“自负盈亏”的承诺后,李黑记第一时间做了市场调研,通过租赁国企的钢材经营资质。等工厂趋于稳定后,他又陆续并购了几家快倒闭的国企,为进军钢铁行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李黑记的打拼下,加工厂只用8年便积攒了6800万元,同时改名为“东岭集团”。看到李黑记如愿赚到第一桶金,先前不看好他的村民们眼红了,又开始给李黑记造谣添堵。

村民们联合起来“声讨”李黑记,有说他靠父亲上位的,也有要求收回工厂的。那时的村委会具有终止承包合同的权利,这对李黑记而言不是好事,他必须想办法让村民们“妥协”。

于是,李黑记以支持自己当村支书为条件,用利润分红说服了村民们。1990年,李黑记将另一家因亏损倒闭的国企兼并,在获得合法经营钢材资格的同时也在业内立住了脚跟。

成为西北钢材销售第一大户后,李黑记的东岭集团与首钢、兰钢等10余家钢铁公司建立合作,甚至还在宝鸡麟游县建立了“崔木煤矿”。原先的“野鸡”,慢慢被李黑记变成了“凤凰”。

1994年,陕西出台支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东岭集团的营收亦突破亿元大关。1995年,李黑记在新一轮换届选举后当选村委会主任,同时将企业资金都捐给了村民们。

4年后,东岭集团通过重组、兼并、参股等形式完成改造,自此成为集矿产开发、国内国际贸易、房地产等于一体的综合性集团。改革开放的春风,让李黑记快速崛起。

不可否认,国家推行的改革开放对东岭集团影响很大,李黑记能成功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扶持。从1997年开始,东岭集团始终处于稳定的快速发展期,带动李黑记家乡的百姓一起致富。

但李黑记辛苦运作20年,如果让他看着东岭村成为集团的“掌权人”,这个结局他断不能接受。于是在2000年,李黑记以“股份制改革”为由说服市里领导,将公司完全抽离东岭村。

自此后,李黑记凭借超过40%的股权一家独大,成为东岭集团最大股东。在他的带领下,很多亏损企业“起死回生”,甚至好多都成为了当地的纳税大户。

东岭集团办公楼

2003年11月,负债7.1亿的略阳钢铁厂被东岭集团收购,当年年底便获利340万元;凤县锌品厂最初亏损过亿,东岭集团只用了一年,就让它蜕变为国内最好的锌冶炼行业龙头。

在扩展商业版图上,李黑记始终保持惊人的行动力,善于趁着经济发展的浪潮不断进取。从2000-2010年,东岭集团收购了数十家濒临破产的国企,公司规模也在随之不断扩大。

2017年,东岭集团的营收突破千亿,以1080亿为基点持续上涨。东岭集团的钢铁产能销量一度超过1000万吨,是我国西部规模最大的锌冶炼民企,东岭村也是因它而实现翻身的。

东岭集团崛起后,东岭村成了远近闻名的“西部一村”,村民人均收入超过10万元。2010年,东岭村在全国经济百强村名列第四,村民们的上学、养老等几乎全被东岭集团承包了。

一时间,东岭村的村民成为最光鲜的身份,缔造它的李黑记也凭借45亿身价成为陕西首富。将企业发展壮大后,不忘本的李黑记又积极投身慈善事业,为家乡建设做出了许多贡献。

2008年汶川地震,李黑记的东岭集团捐款278万元,次年他又出资8600余万在渭河建立文化廊桥。2011年,李黑记在胡润富豪榜名列第379位,各种荣誉也不断接踵而至。

“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全国劳动模范”、“陕西省优秀民营企业家”……李黑记从普通人逆袭为带领全村脱贫的名人,但东岭集团又是如何跌入谷底的呢?

危机重重 巨头的陨落

2006年,东岭冶炼公司在水库边建立工厂,不曾想因此触发了“血铅事件”。周边村庄有近一半的人血铅超标,群情激愤的人们喊来了市级调查部门,强烈要求东岭关闭这家工厂。

但结果有些戏剧化,环保局没有在东岭冶炼公司的排放物质中发现异常,最后只是让前者交了120万的罚款。不过,比起差点闹出人命的污染问题,东岭集团的业务失衡才是败笔。

2006年东岭集团“血铅事件”

2006年9月,东岭集团进军房地产业,开发出了“宝鸡CBD”和“无锡银辉中心”两个项目。但直至2015年,集团净利润连2亿都不到,可李黑记却花了两百多亿投资房地产。

从2019年开始,东岭集团的净利润更是不断下跌,从去年的15.9亿元降至7.66亿元。除了钢铁物流板块,另外三个板块毛利率相较去年同期都有所减少,营业收入也在持续下滑。

中诚信在对东岭集团的跟踪评级报告中指出,东岭集团的营收主要以铅锌冶炼和有色金属贸易为主,占比九成以上。相比之下,房地产等其他行业存在感较低,占比只有1.4%。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东岭集团的盈利能力继续下降,到2021年已欠下187.87亿元的债务。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流动负债,大部分来自于应付货款、购房款等方面。

李黑记的儿子李磊

这是因为,东岭集团的地产项目多集中于宝鸡和无锡,项目投入高但回本却并不理想。比如,无锡银辉中心的开发成本超过50亿,但到2021年的累计销售回款只有11.1亿元。

很多老员工认为,东岭集团的利润下滑与李黑记的“让贤”关系很大,他的儿子李磊并不是合格的接班人。即便有着海归学历,这位“创二代”仍是毫无成就,也没有让企业走出危机。

据悉,李磊还曾为挽救局势到境外炒了十几个亿的期待,诱发了东岭集团的资金链断裂。2024年7月,涉及145起司法案件的东岭集团进入破产重组程序,曾经的辉煌终成了过去式……

#文章首发挑战赛#

参考资料

【1】凤凰网财经《财经连环话丨硬扶二代没撑住家底,陕西首富破产重整》;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8261949637943292&wfr=spider&for=pc

【2】华夏时报《陕西千亿元级钢企东岭集团破产,被执行达12.7亿元,网友为何称前首富李黑记“宝鸡许家印”?》;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6413653477330789&wfr=spider&for=pc

【3】新浪财经《陕西前首富李黑记,掉进坑里了》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7105083386145436&wfr=spider&for=pc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2

标签:财经   欠款   陕西   首富   集团   宝鸡   工厂   国企   无锡   加工厂   公司   改革开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