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灿荣提醒,中国经济虽远超俄罗斯,但相比之下却有一个重大弱势

俄经自足,抗压有道

说起俄乌那事,到已经三年多了。俄罗斯这经济体,挨了西方那么多轮制裁,愣是没趴下。想想看,2022年刚开打那会儿,西方冻了他们3000多亿美元海外资产,技术出口卡脖子,银行结算都受阻。

可俄罗斯呢,2024年GDP硬是冲到2.17万亿美元,增长4.1%。今年上半年,经济还稳着呢,IMF预测全年增长1.5%,虽说2026年可能缓到0.9%,但总的来说,韧性摆在那儿。为什么?关键就卡在他们那资源型经济上。

能源和粮食,自给自足不说,还能大把出口。粮食自给率2023年就185.4%,今年估计还差不多,出口占全球两成。能源更不用提,石油天然气管道四通八达,即便欧美禁运,他们转头卖给印度,签了1.2亿吨供油合同。

财政上,赤字控制得住,2023年预算赤字才2.3%,靠能源收入顶着。工业侧重一二产业,服务业没那么重,战时扛冲击就容易些。进口替代也搞得风生水起,本土汽车产量上去了,军工订单拉动制造业。

卢布虽波动,但街头超市货架没空,能源供应稳当。俄罗斯这模式,简单粗暴,但管用。金灿荣教授在2025年7月社交平台上提这事儿,就说俄罗斯经济抵抗外部压力的能力强,社会基本生活没乱套。

当然,俄罗斯也不是铁板一块。制裁咬得狠,2025年一季度GDP环比缩1.1%,工业增速掉80%,油价跌到49美元,财政缺口拉大。军事消费占大头,通胀压力在。但他们底子厚,债务低,资源流稳,能撑。

高等经济学院那研究员弗拉基米尔·奥列先科也说,要是冲突拖下去,2025年经济可能失望,但短期内崩不了。俄罗斯转向东方市场,中俄合作加深,能源管道东线满负荷。粮食方面,黑土平原产量稳,1.28亿吨不是吹的。总的,俄罗斯这抗压道儿,走得实打实,靠的就是自足那张王牌。金灿荣点出这点,不是空谈,而是提醒大家看清大国博弈的底牌。

中体庞大,依外需防

中国经济这体量,在全世界排第二,2024年GDP134.9万亿元,约18.9万亿美元,俄罗斯才九分之一。制造业占全球三成,出口拉动内需双轮,稳得一批。

可金灿荣教授直戳痛点,说中国比起俄罗斯,有个大弱势:粮食和能源对外依赖太重。俄罗斯自给有余,中国呢?进口量大得吓人。拿粮食说,2024年进口1.58亿吨,大豆独占1.05亿吨,占六成多。

全口径粮食对外依存度18.9%,大豆自给率虽从2020年涨4个百分点,到2065万吨,但整体还得靠巴西、美国那些地方补。油料作物3978.7万吨,食用植物油自给率升近5%,但进口大豆9941万吨不是白来的。

海关数据明摆着,2023年粮食进口1.6亿吨,今年估计差不多。能源更明显,2024年原油进口5.53亿吨,下降1.9%,但占消费七成。

天然气进口量2024年涨7.3%,LNG7665万吨,管道气5504万吨,总进口902亿立方米,同比增14.8%。中东、俄罗斯、拉美轮着来,但海运通道,马六甲那窄口子,总是个隐患。能源消费里,煤炭稳,原油降1.2%,但进口金额23107亿元,不是小数。

这依赖不是天生的,中国人口14亿,需求大,土地有限,耕地红线18亿亩守着,谷物产量超7亿吨,人均500公斤够吃。但大豆油料这些,进口占比高,外部一卡,就得掂量。

金灿荣在帖子里对比得清楚,俄罗斯能源出口占GDP超40%,中国进口依赖让经济在特殊期易受影响。制造业强,服务业占比高,战时缓冲没那么厚实。

2025年天然气消费预计增2-3%,产量连增九年超百亿立方米,中俄东线达产,但进口仍是主力。教授这话说出口,评论区炸锅,但数据在那儿摆着,没法否认。俄罗斯粮食能源不愁,中国得防这隐忧。体量大是优势,依赖是短板,得早想辙。

策谋多元,固本安邦

中国早不是坐等挨打的,应对招儿一早就摆开。双循环格局从2020年推,2025年加速,内需拉动GDP贡献51.7%,零售总额47万亿元。消费升级,设备更新,以旧换新,绿色低碳设备进家进厂。

粮食安全上,“十四五”规划里,粮油作物单产提升行动启动,良田良种并举,大豆油料产能提。2024年大豆2065万吨,油料3978.7万吨,自给率稳步升。

严守耕地红线,高标准农田建起来,水利设施跟上。扶持畜牧渔业,开发多元化食物资源,农林牧渔一锅端。中央一号文件2025年强调,稳定播种面积,主攻单产品质。种子自主,农作物品种覆盖率高,端牢饭碗不是空话。

能源侧,供应体系多元,抑制不合理消费,体制改革技术创新齐上。2025年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比39%,风电太阳能上马。国际合作深,中亚管道、拉美LNG、中东原油,多渠道来。俄罗斯份额升20%,非洲中东合计超50%。

煤炭进口5.4亿吨,但本土产量增,矿井稳产。2025年7月,原煤产量27.8亿吨,增3.8%;原油加工36161万吨,增1.6%;天然气221亿立方米,增9.1%。能源法落实,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安全并重,科技创新释放动能,绿色转型走在前。

这些措施,不是纸上谈兵。亚非拉合作拓市场,粮食金融化避风险,中俄联合声明里,远东农业示范园建起,缓解粮食关注。2025年世界粮食日主题“手拉手共倡多样美食”,中国响应,宣传周活动全国铺开。

政府工作报告里,现代设施农业推,占补平衡严管。两会精神落实,稳产保供是底线。双碳工作,设备更新消费换新,融入生产生活。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现代农业建设夯基,压实菜篮子责任。

金灿荣这提醒,值当深思。中国路径,平衡创新,制造业基础全球网络织密,供应链优化。俄罗斯经验借来,中国布局更细更广。前景稳,担忧有,但底气足。能源进口波动,天然气增产超百亿,进口结构调。粮食进口大,但国产升,自给率提。总的,中国经济这艘大船,航向稳,风浪来时,自有舵手掌好方向。

这事儿说到底,就是大国都得掂量自家斤两。俄罗斯扛住了,中国也在路上走得实。金灿荣教授那话,不是唱衰,而是敲钟提醒,早备早安。2025年这半年,数据亮眼,措施落地,信心满满。未来咋样,继续看一步走一步,但方向对头,路子宽广。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5

标签:财经   俄罗斯   中国经济   相比之下   弱势   粮食   能源   中国   大豆   比高   原油   中东   产量   油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