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
凭借这句简单的标语,东鹏特饮迅速吸引了无数消费者,并在2011年成功上市,成为了我国上市功能饮料中的一员猛将,更是连续4年在功能饮料市场位居第一。
然而近期,却突然间传出来了,股东套现40多亿的消息,甚至高达110亿被用来理财,不少的网友都感到无比奇怪。
东鹏特饮这是怎么了?千亿市值之下的他,如今又有什么新动作?
2021年东鹏特饮登陆A股,成为“功能饮料第一股”。
市值突破千亿股价一路飙升,成功吸引了资本市场的目光。
然而这一切的背后,却暗藏着许多令人咋舌的资本操作。
上市初期,东鹏饮料的股东们便开始了“疯狂减持”模式。
尤其是天津君正,这个在东鹏饮料上市前的战略投资者,作为持股9%的重要股东,在公司上市后不久便开始减持。
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天津君正通过多轮减持,套现超过4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公司2024年全年净利润的两倍还多。
更令人意外的是,东鹏饮料的高管们也并未能“守住阵地”。
从2023年开始,公司内部高管的离职和减持情况逐渐增多,其中不乏公司早期的“元老级”人物。
这一系列动作,无疑让投资者产生了疑问。
连公司内部人员都不看好未来,资本市场又该如何相信其长期发展潜力?
东鹏饮料的股东减持只是这场资本运作中的一部分,更令人侧目的是公司资金管理上的另一项重要操作理财。
公司手中有着巨额的闲置资金,每年都在进行大规模的理财投资。
东鹏饮料的理财规模逐年上升,2023年和2024年,其委托理财金额分别达到63.2亿元和139.07亿元。
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2024年,公司依然宣布将拿出不超过110亿元的闲置资金进行理财。
看似“稳妥”的理财操作,却给人带来极大的疑虑。
东鹏饮料为何不将这些资金用于扩大生产、研发或市场扩张,而是选择将其投入金融产品中?
这种以理财为主要资金运作手段的做法,是否意味着公司在资金使用上的“短视”?
更严重的是,尽管东鹏饮料依靠理财获得了不少收益,但也加剧了其短期借款的压力。
2024年东鹏饮料的短期借款已达到65.51亿元,同比增长119%,这无疑对公司财务健康构成了挑战。
此外,东鹏饮料还在继续扩展其分红策略。
自公司上市以来,东鹏饮料累计派息已达到53亿元,仅2024年就分红23亿元,而公司实际控制人林木勤家族收获了近11亿元的分红。
这一系列的操作,虽然让投资者获得了回报,但也让外界对公司未来的资金使用和发展战略产生了疑虑。
面临国内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东鹏饮料将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
2025年东鹏饮料决定赴港上市,宣称将通过此次融资扩大国际市场,尤其是东南亚市场的业务。
然而东南亚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红牛、魔爪等国际品牌早已深耕多年,占据了大量市场份额。
东鹏特饮要在这样一个环境下突围,难度可想而知。
除了品牌认知度较低外,东鹏饮料的高糖饮品也让其在健康日益受到关注的市场中面临着很大的适应压力。
尤其是在香港市场,东鹏特饮的糖分含量超标。
被定义为“高糖饮料”,这无疑让其产品的本土化适应难度倍增。
虽然东鹏饮料计划用部分募资用于海外拓展,但目前其海外营收不到5000万元,远未达到其全球化战略的预期目标。
面对越来越强的国际竞争,东鹏饮料能否复制国内成功的“低价渗透”策略,依然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数。
尽管东鹏饮料旗下有多个品牌,如“东鹏补水啦”、“VIVI鸡尾酒”等。
但截至2024年,其核心产品东鹏特饮依然占据了公司营收的绝大部分,超过80%的营收来源于这一单品。
这样的结构性问题,使得东鹏饮料在面对市场竞争和消费者口味变化时,显得格外脆弱。
公司曾试图通过推出新产品来减轻对东鹏特饮的依赖,尤其是在电解质水和无糖茶等新品类上进行尝试。
但市场反馈平平,尚未形成突破。
加之公司在新品研发上的投入有限,2024年其研发费用仅占总营收的0.4%。
这表明,东鹏饮料在创新方面的步伐依然缓慢。
此外东鹏饮料的新品种在面对强敌时,也并不占优势。
元气森林旗下的“外星人”电解质水在两年内便迅速占据了市场,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相比之下,东鹏饮料在这一市场的竞争力显得十分薄弱。
在资本市场的光环下,东鹏饮料的股东、管理层、甚至整个企业,似乎都在经历着某种深刻的转型与动荡。
从股东的频繁减持、到理财的过度依赖,再到单一产品的风险,东鹏饮料的资本结构和业务模式中充斥着矛盾。
而这场赴港上市,或许正是东鹏饮料试图通过资本市场注入新动力,突破当前困境,走向全球化的一步棋。
然而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东鹏饮料能否通过此次上市解决自身的创新短板、市场困境。
并真正实现全球化战略,还远未可知。
资本市场,终究只是一个短期的游戏,真正考验东鹏饮料的,还是它能否找到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东鹏饮料这匹曾经的黑马,能否继续在市场中驰骋,时间将给出答案。
信息来源:
【1】凤凰网财经2025-04-23《股东套现40多亿、拿110亿理财,潮汕大佬又要IPO了》
【2】新浪财经2025-04-09《东鹏特饮赴港二次上市:千亿市值下的资本阳谋与增长困局 “A+H”能否破解大单品依赖与国际化难题?》
【3】证券时报2025-04-07《东鹏饮料递表港交所 功能饮料市场连续4年排名第一》
更新时间:2025-04-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