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盟那达慕藏着“舌尖密码”,这些“农特产”凭什么征服吃货?

8月8日,兴安盟科右前旗乌兰毛都苏木传统体育综合训练基地彩旗如林,马头琴声随风飘荡。赛马场上,身着彩衣的骑手正策马扬鞭,马蹄踏起阵阵烟尘;摔跤场上,搏克手身着皮甲,在欢呼声中展开力量的角逐——这正是2025兴安盟那达慕的火热现场。而观礼台旁的农畜产销大集与这场草原盛会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动静相宜的生动画卷。


琳琅满目的阿尔山野山珍特产


集市入口处,商贩的吆喝声、消费者的谈笑声与远处那达慕会场的欢呼声交织在一起。展位前各类奶制品琳琅满目,浓郁的奶香弥漫在空气中;码放整齐的沙果干,在阳光下泛着琥珀色的光泽,引得孩童拉着家长的衣角驻足不前。身着蒙古族盛装的姑娘端着银碗穿梭其间,向宾客敬献马奶酒,银饰碰撞的清脆声响,为这场集市增添了别样的风情。


游客购买特色奶制品


在科右前旗金口味食品有限公司展位前,负责人邓琦正将沙果汁倒入杯中,递向围拢的人群。“我们的沙果汁用的是科右前旗大石寨的果子,安全无添加,酸酸甜甜特别好喝。”品尝过后的长春游客赵英文赞不绝口:“我还是第一次喝沙果汁,很好喝。我打算定50箱给员工做福利。”不远处,内蒙古特润牧场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金花正忙着打包奶片,她的手机不断收到订单提示音:“今天刚开集就卖了五千块,比在镇上摆摊一个月还多。”


游客品尝兴安农垦黏玉米


兴安盟地处大兴安岭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优质的农畜产品。正是这样的生态优势,让兴安盟的农畜产品自带“绿色基因”,成为享誉区内外的“金字招牌”。2025年农畜产销大集以“‘跟着电影赶大集’草原行暨内蒙古草原休闲体育大会2025兴安盟那达慕”为平台,聚焦全产业链展示与交易,集中呈现兴安盟各类优良农畜产品、特色养殖成果,通过展示展销实现优质农畜产品从产地到市场的高效对接,既为参展方提供集中展示品牌实力的窗口,也为采购商和消费者打造一站式选购优质农畜产品的便捷渠道,推动产销两端精准对接、互利共赢。


兴安盟特色农产品


兴安盟蒙群专业养殖合作社牛肉干摊位前排起了小长队,负责人包常亮一边称重一边笑着说:“我们的牛肉干用的是牛后腿肉,传统工艺腌制2小时后烤制而成,游客尝过都成了回头客。”她身后的吊炉里闪着阵阵火光,牛肉的香气扑鼻而来,让人食欲大开。“现在下单,明天就能送到长春、哈尔滨,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包常亮说。


品种多样的农特产品


此次大集上,既有本地牧民带来的传统手工制作产品,也有现代化农业企业推出的深加工产品。科右前旗双赢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李丽波带来的黏豆包,用的是自家种植的黄米和红豆,蒸好的黏豆包裹上白糖,咬一口软糯香甜。而内蒙古科尔沁王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则带来了新款低度白酒。该公司员工王春风介绍说:“新款白酒用的是归流河的水和本地高粱,专门针对年轻消费者改良了低度口感。”


兴安盟本地酒业展销


近年来,兴安盟依托资源禀赋,大力推进农畜产品品牌化建设,通过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完善冷链物流体系、拓展电商销售渠道,农畜产品销售额连续五年保持15%以上的速度增长。2024年,全盟农畜产品线上销售额突破20亿元,“兴安盟大米”“兴安盟牛肉” 等地理标志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甚至通过跨境电商进入东南亚市场。与此同时,部分中小农户和合作社仍面临销路单一、品牌影响力不足等问题,此次产销大集正是破解这些难题的重要尝试。


牧民在产销大会上了解兴安盟大米优质品种


临近傍晚,那达慕的各项赛事渐渐落幕,集市上的人流却丝毫未减。这个农畜产销大集,不仅是一次产品的展销,更是一次文化的交融,它让兴安盟的优质农畜产品乘着草原的风,走向了更广阔的市场,也让更多人感受到了这片土地的生机与活力。



记者:李健萍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1

标签:美食   兴安盟   那达慕   舌尖   特产   密码   农畜   产品   沙果   产销   前旗   内蒙古   草原   游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