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峡都市报】
N海都全媒体记者 梁展豪 文/图
17名学生、6个月、52.9万
……
当青春与热爱相遇,当游戏与记忆交融
福州屏东中学的学生用虚拟方块
在《Minecraft》(我的世界)游戏中
搭建起一座“永不褪色”的母校
在数字世界中封存属于他们的校园记忆
也为母校留下一份特别的“毕业礼物”
缘起
想把母校“搬进”游戏里
“作为一名毕业生,我不想让它只留在照片里。”2024届毕业生郭晨阳说,2025年1月,他与同学魏子豪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用《Minecraft》游戏复刻整个校园。这一计划迅速吸引了同校其他“我的世界”玩家加入,团队成员共17人,涵盖初中毕业生、刚升入高一的新生。
郭晨阳在游戏中制作模型
“初中毕业生熟悉旧楼布局,高一新生带来新视角。”团队成员罗梓祺是2024级高一新生,得知未来高中部将迁往五四北新校区后,他毫不犹豫地加入项目。“我也很希望用模型纪念校园。”为了统一目标、凝聚团队,成员们给项目取了一个代号“114514”,谐音“逸一时,误一世”,寓意提醒大家珍惜时光、坚持到底。
游戏中屏东中学的操场
建造
从航拍取景到材质还原
细节藏满彩蛋
把现实中的三维空间转换成方块世界,并非易事。建模之初,团队成员开始在网上搜集学校的平面图,郭晨阳则用航拍机对校园进行全方位拍摄,力求还原每一个细节。
游戏中的屏东中学
“因为设备和工具的限制,我们没办法实际测量,只能通过估算得出游戏世界里的一块砖大约代表现实中的一米。”郭晨阳介绍,“但大楼的外墙有很多直角拐角,每个拐角的宽度和深度在透视的作用下,容易出现尺度偏差。我们只能不断找同学在放学时间,用相机记录下每个角落。连女厕所的细节,都找女同学帮忙记录。”
在建筑材质的选择上,学生们也动足了脑筋。“我们学校操场是红色塑胶的,但游戏里没有完全匹配的材料。一开始我们尝试用红色混凝土粉末,效果不理想。后来在几百种材质中不断尝试,最终找到‘陶瓦’,铺上去后效果非常到位。”郭晨阳笑着说,“这种替代方案让我们觉得特别巧妙,也让我们找到了材料活用的窍门,后续教室里的桌椅等都用上了替代材料。”
17名高中生分工明确,有人负责园林绿化,有人负责场景规划,还有人专注于优化建筑细节。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轮流上线建造,确保进度稳步推进。
在郭晨阳的记忆中,建造过程充满了欢声笑语。“有一次我们六个人坐在一起,用半个小时还原出了学校那棵标志性的大榕树,看到效果真的非常高兴。”罗梓祺补充道,“还有同学在自己曾经的教室里精心装饰,甚至在模型中藏了互动彩蛋,比如声控灯、暗门、发射炮等,非常有趣。”
7月21日,这座虚拟校园终于基本完工。17人同时登录游戏,在自己搭建的校园中“飞行”游览,主角张开翅膀滑翔而过时,大家异口同声:“太爽了!”
收获
不只是模型
更是情感的载体
通过一砖一瓦地在虚拟世界重建校园,学生们对屏东中学的物理空间、一草一木有了全新的情感理解。“以前总觉得校园就是每天上学的地方,现在才发现它承载了太多记忆。”团队成员何宇轩感慨道。
除了观赏,他们还加入了互动元素:“比如有些灯是声控的,教室门可以开关,我们希望校友、新生们在‘游览’时,能感受到校园的温度。”
“团队里许多人都得到了很充分的锻炼,一些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升。”郭晨阳表示,自己主要负责统筹工作,项目管理能力显著增强。“我也更加明白,游戏里不一定要追求某些目的,可以慢下来,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不用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
罗梓祺则表示,通过这半年的游戏建模,他提升了空间思维能力,也更理解了建筑的复杂性。“以前觉得建一栋楼很简单,现在才知道,连一扇门的位置都要反复斟酌。”
对于未来,团队计划在暑假期间继续打磨模型中的更多细节,同时增加校园周边街景的还原。“我们希望用方块世界复刻青春记忆的每一个角落。”郭晨阳说,他们希望,这座虚拟校园能够成为校友们的“数字纪念馆”,也成为新生了解学校的“第一站”。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更新时间:2025-07-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