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核迎Swap Table!性能暴涨50% 反而内存砍半?

据Phoronix 8月23日报道,腾讯工程师Kairui Song今日发布Linux内核Swap Table第一阶段补丁,这场酝酿已久的内存管理革新终于落地。对普通用户来说可能只是一行代码更新,但在行业里,这被不少开发者称为“内存管理的iPhone时刻”,正悄悄改写操作系统底层逻辑。

传统Linux内核的Swap机制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物理内存不足时,数据往磁盘Swap分区读写的过程,不仅会因I/O延迟让系统卡顿,分散的内存碎片还会进一步拖慢性能。某云计算公司之前实测过,高并发场景下传统Swap能让数据库响应时间增加300%,这也是Kairui Song当初在LSF/MM/BPF讨论中提出优化想法的核心原因。

这次Swap Table补丁的关键,是把交换缓存、映射和分配器三个功能整合起来,建了个统一的Swap Table数据结构,让原本分散的内存管理模块协同工作。目前测试数据很亮眼,4K页面场景下内存访问速度提了27%,大页场景更是涨了31%,内存占用还降了42%——对服务器集群来说,这意味着每年能省数百万硬件成本。

Swap Table的技术突破藏在细节里,首先是智能调度算法用了动态优先级队列,优先处理高频数据,某电商平台测完发现数据库Swap I/O次数少了65%,响应时间从350ms压到260ms;其次集成zstd压缩算法,内存里直接压缩数据,1GB能当2.8GB用;还针对NVMe硬盘调了读写流程,让Swap分区随机读写快了3倍。

现在行业已经有了连锁反应,阿里云最新ECS实例已经预装这个补丁,测出来服务器稳定性提了60%,OpenHarmony的ESWAP方案也借鉴了类似思路,连微软Windows内核团队最近都暗示要跟进类似优化。

当Swap Table最终合并进Linux主线,不只是性能数字的变化,更是操作系统底层架构的转向。中国工程师主导的这次升级,能让Linux彻底压过Windows吗?内存管理不再拖后腿后,未来操作系统又会多出哪些新功能?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本文内容来源:Phoronix 2025年8月23日报道;数据来源:腾讯内核实验室、阿里云性能测试报告、OpenHarmony官方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5

标签:科技   内核   内存   性能   数据   腾讯   补丁   阿里   场景   操作系统   底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