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兰妈谈育儿
情绪稳定的父母就相当于是孩子的定海神针,父母先给了孩子好情绪,孩子才能后拥有好天气
特别是孩子每次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父母都能以平和温柔情绪带来安慰性的鼓励气氛,往往会让孩子感受到满满当当的幸福与安全感
兰妈就遇到过一个情绪特别稳定的妈妈,她和她女儿相处得如姐妹一样亲密,两个人走在街上手拉手
孩子回家后,还会在妈妈耳边窃窃私语地分享小秘密,遇到需要保守秘密的地方,她们还会像小孩子一样拉钩,然后用手指盖印章
讲真的,这种活泼又轻松的相处方式,别说孩子了,就连我们这些旁观者见了都觉得有趣,也会情不自禁地想要靠近
所以,好的相处质量一定是建立在轻松而让人感到舒适的环境下,你希望孩子对你坦诚相待、没有距离感,那我们首先需要做到这一点,和孩子拥有共同感受,接下来才会收获一段顺理成章的双向感情奔赴
而结合身边的一些经历,兰妈发现那些情绪容易不稳定的父母,平时开口闭口都是一些打击或伤人的口头禅
01
“我不管”
前不久,有一位妈妈私信我说:“青春期的孩子太难管了,一次次失望,有时候真的想放弃他了”
听完这句话,我连忙给她打预防针说:“这种思想也就是焦虑难熬的时候在心里面想想,最好是想都不能想,更不能把不管、放弃的话挂在嘴边,否则很容易伤了孩子还不自知”
认识的一个朋友就是如此,今年36岁了,依然没有自由决定的个人权利
特别是结婚之后,生活中很小的一件事,为了不和父母发生争吵矛盾都会事先征求老人的意见
可老人每次都是嘴上说:“我不管,你们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
但等到小夫妻做了决定时,老两口又不行了,不是反对、就是各种唠叨和泼凉水
直到,过春节那次,朋友提前就给父母打电话解释:“过年公司要加班,等孩子放假了,一起到我这儿过年”时,父母想都没想地拒绝说:“几天年好过,你们回不回来都行”
可真到了除夕那天没有回家,父亲又借着酒劲儿打电话各种吐槽,就差说一句“不孝子了”
如果再说些什么,又是另一番话地说:“儿大分家,树大分叉,你们愿意怎样就怎样,我们不管”
于是,在“我不管”口头禅经常挂嘴边的情况下,朋友那颗叛逆不服的心也达到了顶峰,回家的欲望在逐渐降低,对父母的思念和关怀也成了受过伤的心留阴影
所以说,一个情绪稳定的父母,是绝对不能把“我不管”这句话时常挂嘴边,你的一句“不管”对孩子来说,是放弃、也是失望过后的心灵打击
即便是孩子内心再强大,也招架不住一次又一次的恶言相向
02
“随便你”
父母的好情绪是孩子的好天气,如果父母整天板着一张脸,对孩子也没有什么积极能力的语言影响,那这种充满刻板和冷落的气氛下,就很容易成为一把割掉孩子幸福的利刀,也会破坏孩子成长的信心与能量
女儿班里新转来的一个女孩就是如此,每次走在路上碰见她和她的妈妈时,总能看着她们相隔两米远的距离
我问她为什么每次都离妈妈那么远,女孩告诉我:“反正她也不爱我,离得远,又或者离得近,有什么关系呢”
再面对女孩空洞般的表情,我安慰她:“妈妈怎么会不爱你呢,只不过是她爱你的方式,你不能理解,她说话的话,你也许也接受不了罢了”
果然,女孩直接满眼通红地又告诉我:“每次只要我一说什么,妈妈就说随便你,这句话我根本就不爱听”
而妈妈呢,听到这样的话,却直接带着小孩子般的脾气回答说:“反正我说什么她都不听,那我不说随便,说什么呢”
看吧,不管是什么关系,遇到问题最忌讳的就是赌气、和说违心的伤人话,父母对孩子发三分脾气,那就会无形中对孩子造成七分的伤害
我们家长要做的,也应该是戒掉所有的恶言恶语,并改掉说“随便你”的不管口头禅,只要让孩子明白“爸爸妈妈是在乎我,相信我,也支持我的”
在足够被重视的情况下,他们才会带着更多阳光和能量踩踏出更出色的人生经历
03
“滚一边去”
一瞬间的脾气,一瞬间的情绪,可一瞬间的发泄也只是得到了一瞬间的情绪缓解,带给别人的却很有可能是一辈子的伤害
上周末,路过邻居家时,刚好听到房间里传出“滚一边去”的暴跳如雷声音
随后,就是邻居那小儿子低着头站在门外闭门思过了
这一幕,若是换做以前,兰妈会觉得习以为常,孩子不听话了就丢到门外自己反省去
可自从这个方法在女儿身上“失灵”之后,我才意识到:“比起让孩子反省自己,更需要的是维护好孩子的自尊心,养护好他们的自信心”
印象比较深刻的一次,由于女儿暑假作业迟迟不动,再想想开学在即,我生气地把女儿赶到门外,并警告她:“什么时候把作业写完,什么时候才能回家”
没想到,女儿瞬间如一头发了疯的犟牛一样,作业一个字不写不说,还使出吃奶的劲儿地闯进家里
自此,你说什么她都不理,你做什么她也直接无视
直到某一次,我直接受不了了,大声质问她:“你要干什么就说出来,整天甩个脸给谁看”
为了逼女儿说出心里话,我甚至一再强调说:“如果你不说话,那就当个哑巴,永远不要跟我说话了”
可女儿依然无动于衷
也是经历了很多之后,我才恍然意识到“和孩子硬碰硬,只会让孩子越来越讨厌你、远离你”的事实
不想重蹈覆辙,不想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糟糕,兰妈认为:经营好亲子关系,才是我们父母应该放在首位的观念之最
比如,孩子不想写作业时,不要说“滚一边去”,而是对孩子说:“那你打算什么时候完成作业?我们应该对自己有个时间规划吧,今天的作业必须要在今天之内完成”
又或者,孩子因为某件事和你顶嘴时,也不要说“滚一边去”,尝试理解并支持孩子的想法说:“那你是怎么想的呢?说出来,我们可以按照你的观点尝试一下”
04
“闯祸精”
经常听到很多家长抱怨说:“一不小心萌娃就静悄悄地干坏事,我这血压又要飙升到爆了,昨天还是小可爱,今天就恨不得暴揍一顿”
当然了,还有一些家长会宽慰自己说:“小孩子能有什么坏心思,每天也不过是拆拆家、搞搞破坏而已,小事小事,忍住!”
事实上,孩子爱闯祸,像个精力旺盛的小马达一样天天在家里上演“大闹天宫”的戏码,只不过是他们幼时成长的阶段所需
若我们注意观察,就会发现孩子到了初中之后,他们就会更偏向于成熟、冷漠一些
曾经见到爸爸妈妈就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如今只会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言不语,曾经调皮捣蛋之后谎话连篇,现在连回趟家都是催了又催...
仔细一想,孩子能调皮,家长能说孩子调皮的阶段,也就是那么几年
记得小姨的两个儿子,在读小学阶段的时候,打架曾把房东家的房门给打了一个大窟窿,小姨望着打烂的房门,当时就骂他们闯祸精
最后,赔了房东的新房门,为了防止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还特意把他们拖到院子里暴揍一顿
也就是那次过后,虽然两个儿子没有再打架了,可他们对小姨这个母亲却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反感和厌恶
等到多年之后,再次谈起曾经打架事件,他们也自责地低下头,然后说:“我们当时可害怕极了,也知道错了,甚至还想过捡瓶子去攒钱赔一个新门,可妈妈却毫不留情面地把我们的尊严踩在脚下,多少年了,我还依然记得那个被围观挨打的夏天,简直是丢死人了”
讲真的,谁都会闯祸,男孩如此,女孩更不例外
而作为父母,我们可以骂孩子闯祸精,也可以指责他们身上的问题和错误,但一定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不顾及孩子的颜面
出了问题,就陪着孩子一起去解决问题,遇到了困难,也陪着孩子一起解决困难
05
“白眼狼”
之前,就听过一个说法:“中国父母,绝大多数都坏在一张嘴上,明明很爱自己的孩子,却偏偏要说最狠的话,总觉得话要反着说,孩子才能长记性、才能受到挫折历练”
可事实上,孩子最喜欢、最渴望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没关系”、“不要怕”
兰妈身边的一个朋友,她就是在经常被爸爸妈妈骂“白眼狼”环境下长大的
小时候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只当是自己做得不够好,让父母失望生气了,可长大后再听到这些话,心里面只剩下无尽的委屈还有不服
比较典型的一次,中考那年没考上高中,她泄气地想要出去打工,以此证明她并没有父母口中说的那么不堪
父母一听,直接贬低她“就你那点能力,谁要你呀,还不得饿死了”
这番话当时让朋友抑郁了很久,又因为回家和爷爷抱怨几句,表示爸爸妈妈总是看贬她,让她受到了很大的心灵创伤
没想到,这些话被爷爷转达给她的父母后,又是一连串的“白眼狼”谩骂
几番语言打击下,她才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离开父母,一定要找到一个工作,一定要熬出头,一定要让父母看看自己并没有他们口中说的那么不堪
也许,朋友后来真的如期待那样,混得不错了,凭自己的努力也买房买车了,可每当一见到父母,曾经被贬低的心灵伤害却需要一辈子去治愈
如果子女一见到自己的父母就忍不住想要逃离,一回忆起曾经的童年就满是伤疤和痛苦,那即便这个人后来混得有多好,内心始终是自卑、无法像有些家庭一样,和家人促膝长谈地说说笑笑
原生家庭的氛围感,直接决定孩子的成长质量,也会直接影响后来的幸福高度
那么,关于情绪不稳定父母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更新时间:2025-09-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