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周时间,订单金额直接突破1.9万亿美元!
就在特朗普数钱数到手抽筋的时候,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却成了热锅上的蚂蚁,白宫天天催着降息,华尔街盯着不放,连法院都有人告他开会不透明。
7月22日,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宣布,美日双方已就关税措施达成"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协议"。
这笔交易到底有多夸张,日本不仅要掏5500亿美元给美国投资,而利润分配,美国更是拿走90%,日本跟在后面只能喝点汤。
更绝的是,日本还得开放汽车和农产品市场,相当于把自己最保护的两个行业拱手让人。
一旦放开丰田、本田这些日本汽车巨头,以后在市场上面要面临的就不只是特斯拉的竞争,还有15%的关税重压。
有日本网友调侃说:"这哪是谈判,分明是抢劫啊!"但没办法,面对特朗普25%关税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日本政府只能忍痛割肉。
相比于被彻底踢出美国市场,割肉总比断腿强。
日本的投降也让欧盟有点坐立难安,毕竟美欧贸易体量比美日大得多,如果真被征收30%关税,那欧洲经济可就真要"入冬"了。
这次的谈判也是非常有戏剧性,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专程飞到苏格兰的高尔夫球场。这场在绿茵场上的外交谈判,简直比好莱坞大片还精彩。
特朗普就是想将对方拉入自己的谈判节奏当中,冯德莱恩这趟旅程,背后承载的可是27个欧盟成员国的经济命运。
据内部消息透露,欧盟这次准备的"大礼包"包括:购买7500亿美元美国能源,投资6000亿美元,还要采购"数千亿美元"军事装备。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美国躺着就能收1.35万亿美元!
不少欧洲媒体都有点酸溜溜表示:"这哪是平等伙伴关系,分明是向宗主国交贡品。"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经济实力决定话语权。
特朗普这边也算的上是风光无限,华盛顿的另一边却在反复上演大戏,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最近的日子可不好过,简直是"四面楚歌"。
特朗普隔三差五就要"提醒"一下兄弟,该降息了!
白宫各种官员轮番施压,恨不得直接冲进美联储把利率调到1%。更夸张的是,竟然还有人把美联储告上了法庭,要求公开开会过程,理由却是"缺乏透明度"。
鲍威尔现在却处于一个死局,毕竟降息,会被骂"屈服政治压力";不降息,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可能推高通胀,到时候经济出问题还是得背锅。
更要命的是,现在距离议息会议只有几天了,全世界都在盯着。这场"猜心游戏",比赌场还刺激。
有知情人士透露,鲍威尔最近压力大到失眠,每天要喝好几杯咖啡提神。这个平时温文尔雅的经济学家,现在被逼成了"钢丝上的舞者"。
时间一天天逼近,8月1日这个日子在全球贸易界已经成了"魔咒"。
美国商务部长倒是话说斩钉截铁:"到期就是到期,没有商量余地!"
这种"最后通牒"的威力有多大?看看各国的反应就知道了。日本秒怂,欧盟求和,连一向强硬的巴西都开始考虑妥协的可能性。
但也不是谁都会屈服的,巴西总统卢拉放话要奉陪到底!这话听起来豪气,但背后的算盘也很现实,巴西是美国牛肉的重要供应商,真要打起来,美国人的汉堡价格可要翻倍了。
印度更是玩起了"太极拳",既不明确拒绝,也不积极配合,就是拖着。而莫迪政府的算盘是:看看其他国家的结果再说,反正印度市场够大,美国也不敢轻易动手。
这种"剩者为王"的游戏,考验的不只是经济实力,更是政治智慧和战略定力。
特朗普这轮操作的含金量确实惊人,日本5500亿投资,欧盟1.35万亿订单,再加上其他小国的"孝敬",1.9万亿只是起步价。
有华尔街分析师直言:"这是用关税大棒重新划分世界经济势力范围,比军事手段更高明。"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赢家和输家已经逐渐清晰。美国毫无疑问是最大赢家,不仅收获了天量订单,还重新确立了贸易规则制定者的地位。
日本和欧盟虽然付出了沉重代价,但至少保住了进入美国市场的"门票"。对它们来说,这是"花钱买平安"。
最难受的可能是那些既没有足够实力抗衡,又不愿意轻易妥协的中等国家。
它们面临的选择只有两个:要么咬牙接受,要么准备承受关税重压。
而中国作为这场博弈中的关键变量,虽然暂时被排除在谈判桌外,但其最终的应对策略必将影响整个游戏的走向。
在政治与经济的博弈中,独立性往往是最奢侈的品质,而8月1日这个即将到来的"审判日",注定会成为国际贸易史上的重要节点。
无论如何,这场大戏还远未落幕,在变局中抓住机遇,在博弈中寻找平衡,这或许是所有参与者都需要学会的生存法则。
大家觉得呢?
文|麒
信息来源:“观察者”——(特朗普“步步紧逼”:对所有欧盟商品加征15%-20%的最低关税)
更新时间:2025-07-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