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那个先来,所以我们要珍惜当下。
独立乐队“普通摇滚乐队”主唱解惠钧的生命,在嘉兴536艺术空间停止了,这位被乐迷们亲切称为“阿珍”的年轻音乐人,在工作时被场馆的电动座椅挤压,肋骨断裂,呼吸困难,经过十多个小时的抢救,她还是离开了。

阿珍不只是主唱,还是小提琴手,参与创作过许多作品,她的突然离世,让整个独立音乐圈都陷入了悲痛,乐队在讣告中特别说明,夺走阿珍生命的是“剧院的大型座椅”,而不是网友们最初猜测的汽车座椅。

因为很多人可能从未想过,那些在剧院、体育馆里见过无数次的座椅,竟然会成为致命的危险源,536艺术空间是由老中山电影院改造而成的,多功能厅里安装了一套可以电动伸缩的座椅系统,座椅可以整体向后折叠,直接收到墙上,每个独立座椅也能折叠。
场馆可以在剧场、展厅、走秀、影院等不同模式间快速转换,空间利用率大大提高,但就是这种“方便”,在缺乏严格管理时,会变成看不见的陷阱。

这类电动座椅系统的事故发生概率确实很低,但一旦发生,后果往往非常严重,只要场馆里有观众或工作人员,这些大型机械设备就应该断电,事故通常发生在两种情况:要么是电源没有切断,要么是在设备调试、转换场地模式时,现场还有人没撤离。
这些电动设备本身没问题,问题出在使用环节,很多场馆为了节省人力成本,没有配备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有些工作人员缺乏培训,对设备的危险性认识不足,还有些场馆根本没有制定详细的操作流程,或者有流程也不执行。

这类设备运行时,往往没有明显的警示标识,也缺少物理隔离措施,普通人根本不知道,那些看起来普通的座椅,在运动过程中能产生多大的力量。
阿珍走了留下的不应该只是悲伤和叹息,她的离开,应该让所有公共场馆的管理者警醒,空间的灵活性再重要,也比不上一条鲜活的生命,运营的效率再高,也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

每一个在公共场馆工作的人,每一个负责设备维护的技术员,每一个制定管理流程的负责人,都应该明白,那些冰冷的机械设备,和人的生命之间,只隔着一道名为“规范”的防线。
看到独立摇滚乐队主唱阿珍的意外离世消息,网友们都炸开了锅。
“太突然了,她还那么年轻,这也太意外了。”
“她唱的是生活的痛,没想到自己却被生活伤得这么深。”
“什么电动座椅说出来,也让大家避雷,算是做个好事。”
“我开迎宾模式,主驾下车,座位往后退,后排但凡有人脚伸的长一点,前排座椅就硬往后掩脚……特别危险!”
“绝对的设计缺陷!”
“如果新潮的科技是建立在人类的生命之上,那设计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
你觉得公共场所这类为了便利而设置的电动设备,应该如何更好地平衡效率与安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信源:极目新闻
更新时间:2025-11-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