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消息引发了全球通信领域的广泛关注: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宣布将于8月7日投票通过新规,禁止使用包含中国技术或设备的海底通信电缆连接美国。这一举措无疑是美国对中国通信领域的又一次“卡脖子”行为,试图掐断关键通讯连接。
FCC主席布兰登·卡尔声称,近年来自中国等“外国对手”的威胁促使FCC采取行动,以防范外国对手对海底电缆的所有权、访问权以及网络和物理安全威胁。然而,这一理由不过是美国为其霸权行径寻找的借口。多年来,美国始终对中国在网络流量处理方面所扮演的角色及其所谓的“潜在间谍活动”表示忧虑,不断以“国家安全”为由,对中国科技企业和技术进行无端打压。
从实际影响来看,美国此举将给全球通信网络带来巨大冲击。海底电缆是全球通信的“无名英雄”,承载了99%的国际互联网流量,全球每天有10万亿美元金融数据通过海底光缆传输。全球574条在役海缆总长140万公里,中国公司参与建设的占四分之一。美国禁止中国海底光缆接入,相当于将原本完整的全球通信网络硬生生地撕裂。
对于美国自身而言,这一决策也并非明智之举。海底并不太平,渔船锚链、地震滑坡、鲨鱼啃咬等因素,导致每年全球平均有200次海缆故障。以往在抢修队伍中,中国船只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海缆维修船队,其甲板宽、吃水浅,能在48小时内赶到大部分故障点。美国将中国维修力量排除在外,一旦海底光缆出现故障,其维修效率和成本都将受到极大影响,就如同自己把急救电话拉黑。
从经济层面看,一条跨太平洋新线造价至少3亿美元,使用寿命25年。美国逼着各国选边站,将原本一张全球大网拆成两张小网,这不仅会增加各国通信建设的成本,也会破坏全球通信产业的供应链和市场格局。对于依赖海底光缆进行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的企业来说,通信的不稳定和成本的增加将直接影响其经济效益。
美国的这一行为是其“美国优先”政策的又一体现,试图通过技术封锁和贸易保护主义来维护其在全球通信领域的主导地位。但历史已经证明,这种逆全球化的行为最终只会损害自身利益,同时也阻碍了全球科技的进步和发展。
面对美国的无理打压,中国企业不会坐以待毙。多年来,在面对美国各种制裁和限制的情况下,中国通信企业已经学会了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在海底光缆领域,中国企业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建设经验,完全有能力在其他市场拓展业务,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构建更加稳定和多元化的通信网络。
美国FCC的新规看似是对中国通信技术的一次封堵,但实际上是对全球通信秩序的一次破坏。在全球化的今天,合作共赢才是发展的主流,美国的单边主义和霸权行径注定不得人心,也无法阻挡中国通信产业前进的步伐。
更新时间:2025-08-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