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南海诸国中一员。北隔巴士海峡与中国台湾省遥遥相对,南和西南隔苏拉威西海、巴拉巴克海峡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相望,西濒南海,东临太平洋。共有大小岛屿7000多个,其中吕宋岛、棉兰老岛、萨马岛等11个主要岛屿构成菲律宾主体国土。海岸线长约18533千米,总面积约29.97万平方千米。
菲律宾距离中国很近,两国自古以来就有文化、商贸来往,菲律宾有很多华人定居,按理讲,菲律宾应该亲华,与中国交好;但现实恰恰相反,菲律宾是南海诸国中最反华,在美国的支持下,一直在黄岩岛周边招惹是非,以扰乱南海为目的。
自古以来经贸文化来往密切
中国最早与菲律宾接触是在公元230 年,东吴官员卫温、诸葛直率“甲士万人”抵达今菲律宾的“夷洲”。此后,菲律宾与中国的经贸联系日趋紧密。
唐代已有中国商人赴菲律宾进行海上贸易,宋《史记》亦记载中国与菲律宾北吕宋地区的往来。这些交流主要以丝绸、瓷器换取当地的珍珠、玳瑁等特产。宋元明时期称呼其为“吕宋”;菲律宾南部的苏禄群岛历史上曾建立苏禄苏丹国,明清时期,时常将“苏禄”作为菲律宾地区的代表名称。
元明时期,元朝的海上贸易网络进一步覆盖菲律宾群岛,商船往返于中国南部与吕宋、苏禄等地。伴随经贸联系日益紧密,大量的中国人也移居菲律宾,到1603年,马尼拉华人数量已达2.5万人,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力量。现在菲律宾的华裔社区依旧保留闽南语、客家话,而中式美食已深植菲律宾日常饮食。
短暂藩属关系的终止
1405 年,郑和七下西洋时,苏禄苏丹国向明朝进贡,东王巴都葛叭哈喇率使团访华,受到明永乐皇帝的隆重接待。此后苏禄国多次遣使朝贡,明朝也给予册封与回赐,双方建立了象征性的藩属关系。清朝乾隆年间,苏禄国面临西班牙殖民侵略,国王曾上书清廷,请求将苏禄纳入中国版图,希望借助清朝力量抵御西方殖民者。乾隆帝以“闭关锁国”为由婉拒其请求,未提供实质保护。1851年,西班牙攻占苏禄首都和乐,苏禄被迫断绝与中国的朝贡关系,象征性藩属关系终结。中国失去历史上唯一一次将菲律宾纳入版图的机会。
近四百年的殖民史导致民族记忆流失
1521年,麦哲伦率领西班牙远征队到达菲律宾群岛。1565年,宿雾岛为来自墨西哥的西班牙人所占领,此即西班牙开启长达300年的殖民统治。菲律宾之名,乃自当时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而来。西班牙殖民者的到来标志着菲律宾进入欧洲殖民体系,逐步脱离东亚传统的中华文化圈影响。
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西班牙战败,签署“巴黎和约”,美国接收菲律宾,改由美国统治,菲律宾成为美国属地。1935年3月24日,建立菲律宾自治邦。在二战后,经过菲律宾人民艰苦抗争,直到1946年7月4日,美国才不情愿的承认菲律宾独立,菲律宾成为主权共和国。
美国殖民统治对菲律宾的影响是全方位、深层次且延续至今的,涵盖政治制度、经济结构、语言文化、社会阶层等多个方面。政治上,美方掌控殖民政府,本地精英被吸纳为“合作者”,形成“中央-地方寡头”共治结构,为今日菲律宾的家族政治、腐败网络埋下根源。经济上,建立自由贸易体系,使菲律宾深度依赖美国市场,本土工业被压制。文化上,教育内容以美国历史、价值观为核心,削弱本土文化认同,培养亲美精英阶层,形成“文化断裂”。华人经济地位受挤压,美国资本与菲化政策双重夹击,华侨从商业主导者被边缘化,引发后续“菲化运动”与排华立法。美国殖民统治对菲律宾而言是一场深度制度移植与文化再造工程。其结果就是——菲律宾在形式上独立,却在制度、语言、经济与文化上长期依附美国,形成“殖民现代性”的特点。
亲华到反华的转变
1975年6月9日,中国与菲律宾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发表《中菲建交公报》,菲律宾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随后两国经贸快速发展,1980年两国贸易额仅1.7亿美元,1990年增至8.2亿美元,2010年双边贸易额达277亿美元。但随后的总统阿基诺三世政府在美国军事援助、政治鼓动及国内民粹主义支持下,快速转向“亲美抗华”,在南海问题上不断挑起事端。2012年挑起“黄岩岛事件”,试图通过武力改变黄岩岛的管控现状;2013年单方面提起“南海仲裁案”(由美国幕后操纵)。至今,菲律宾依旧在南海迎风作浪,不断挑起事端。
菲律宾没有意识到它距离中国很近,而距离美国很远。也没有意识到历史上与中国的和平相处带来的经贸、文化上繁荣。菲律宾依旧没有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只能成为美国的马前卒。
更新时间:2025-10-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