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馒头别上锅蒸了!教你一招焦香松软的新吃法,出锅抢光不够分
哎哟,你可不知道,前阵子我去楼下王婶家串门,正赶上她端出一锅金灿灿的馒头,底面焦脆脆的,面上白嫩嫩冒着热气,咬一口外酥里软还带着麦香!我当时就惊了——这哪儿是蒸馒头啊,分明比肉包子还香!王婶得意地拍大腿:“这叫锅贴馒头!老祖宗那会儿没蒸笼,都是铁锅贴出来的!”
说真的,现在家家都用蒸锅,馒头倒是蓬松了,可总缺了那股子焦香气。我这人轴,回家试了七八回,总算摸到门道:发面得留三分“活气”,煎的时候讲究“水火相济”,出锅那馒头底子金黄酥脆,掰开里头蜂窝眼儿均匀得像蜂巢,比面包房卖的还漂亮!今儿就把这独门方子掰碎了说给您听,保准您家灶台也能飘出这勾人香味儿!
第二章:手把手教你做锅贴馒头,厨房小白也能零失败
第一步:和面是个“手感活”
咱先备料:中筋面粉500克(别用高筋!那玩意儿做面条行,蒸馒头死硬)、35℃温水250克(手感比体温略烫)、老面引子80克(超市买的干酵母也行,但老面更香!)、白糖10克(给酵母“喂饭”的,别省)。
重点来了!水温定生死!太烫把酵母烫死,太凉发不起来。您把手指头伸水里默数三秒,觉着“哎,有点暖和”就对了。老面掰碎了泡温水里,加白糖搅和出沫子,这沫子就是酵母在“打嗝”呢!
倒面粉别急着下手,先拿筷子搅成絮状。这时候手心抹丁点猪油(植物油也行,但猪油能让馒头更白!),揉面时“拳打掌压”:先攥拳头怼面团,再用手掌根往前推,反复十来分钟,面团光溜得能照镜子才算成。记住口诀:“三光政策”——手光、盆光、面光!
第二步:发酵要看“天时地利”
揉好的面团盖湿布,放暖和地儿。冬天塞被窝里塞个热水袋,夏天直接搁阳台。发面别盯着钟表看,得看状态!手指头沾干粉戳个洞,洞不回缩不塌陷就是正好。要是洞缩回去了,说明没发透;塌了就是发过头,得赶紧加勺碱面救场(碱面用量看下文独家秘籍!)。
独家窍门:发好的面团扒开看,蜂窝眼得有绿豆大小,闻着酸里带甜。这时候得赶紧揉面排气!使劲揉!揉不够馒头蒸出来坑坑洼洼,揉到位了切面跟绸缎似的滑溜。
第三步:煎制讲究“水火交融”
揪剂子别用刀!手拧出来的断面不规则,更容易蓬松。剂子搓成矮胖子,别整太高,不然煎的时候容易倒。
重点戏来了!铁锅烧热,倒一层香油混豆油(纯香油容易糊,掺着用更香),把馒头胚子摆进去,留点缝儿别挤着。开中火煎到底面泛黄,这时候赶紧!沿锅边滋半碗热水(带冰碴儿的冷水更脆!),立马盖锅盖!
您会听见锅里“滋啦滋啦”响,这是水汽在给馒头“蒸桑拿”呢!等水汽快干时转小火,撒把黑芝麻葱花(增香神器!),再淋几滴油,晃两下锅让馒头底均匀上色。揭盖时机最关键!早了馒头塌,晚了底糊了。教您个绝招:闻到淡淡焦香时,用锅铲轻推馒头,要是能滑动还不粘锅,赶紧起锅!
第三章:老师傅压箱底的成败关键
1. 发面别迷信时间:夏天40分钟,冬天得俩钟头,但最终要看蜂窝状态,发过头的面加一撮碱面揉匀能救回来
2. 煎锅必须够厚实:薄铁锅容易糊底,铸铁锅或麦饭石锅最合适,淋水时温度不会骤降
3. 加水要“快准狠”:水温影响脆度,冷水出脆壳,温水更松软,水量没过馒头三分之一就行
4. 火候口诀记牢:大火热锅、中火煎黄、小火收干,全程别掀盖!蒸汽跑了馒头成死面疙瘩
第四章:结语
您瞅,这锅贴馒头说难不难,关键得顺着面团的脾气来。昨儿隔壁李叔照着方子做,非说比胡同口早餐摊还香,他家小孙子连吃三个不带停!要是您做的时候遇上啥难题,尽管在评论区吆喝,咱这手艺啊,就是街坊们一个个试出来的!对了,吃不完的馒头切片晒干,油炸撒椒盐,保准又是道下酒好菜!
更新时间:2025-05-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