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舒娅疆
4月18日,中科院成都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信息”)在成都召开2024年度股东大会。作为中国科学院人工智能产业集群重点企业,中科信息数十年来坚持深耕人工智能领域,伴随着ChatGPT、DeepSeek、人形机器人等在近年来持续点燃人工智能市场热度,公司的业务拓展状况和未来前景备受市场关注。
图为中科信息2024年度股东大会现场,拍摄:舒娅疆
在股东大会现场,中科信息董事长、总经理史志明表示:“公司充分运用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优势,积极拓展智慧政务、智慧医疗相关业务的应用落地和推广实施,在自动驾驶等具体应用场景中也已经有了产品和成果。我们相信公司未来在人工智能应用领域还将迎来更多的发展空间。”
公开信息显示,中科信息的核心技术是高速机器视觉与智能分析。机器视觉本质上是为机器植入“眼睛”和“大脑”,其中“眼睛”指图像采集硬件(相机、镜头、光源等),“大脑”指图像处理算法和软件。中科信息在高速机器视觉、智能识别与分析领域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目前,公司已将该技术主要应用到印钞、烟草、新能源电池、汽车玻璃、电子玻璃、半导体生产等高端制造业的产品质量检测场景,并拓展应用到大型集中式现场会议选举场景,以及油气生产等高危生产场景中。
2024年,中科信息着手推进多个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项目,其中,“工程机械自动驾驶”已经进入样车路测阶段。该项目涉及的“雷视融合技术及基建领域施工作业路径规划决策技术”将为自动驾驶、智能交通、基建领域的智能制造产品研发打下坚实基础,也将为公司拓展自动驾驶、智能交通、智能制造、智能安防等行业的业务领域提供支撑。
中科信息副总经理钟勇在股东大会上介绍,公司对自动驾驶领域的研发进行了较长时间,相关项目融合了多项先进技术,目前已经成功开发了产品,产品能够在特定场景中实现装备车辆的自动驾驶。未来,公司在自动驾驶相关技术转换和应用落地方面的表现“值得期待”。
从主营业务来看,2024年,受客户招标延期等市场环境变化因素影响,中科信息的业绩承压,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约5.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57.77万元。展望2025年,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持续赋能千行百业,叠加外部经营环境改善、公司经营措施成效显现等因素影响,中科信息的业绩被认为将迎来向好趋势。
有市场观点认为,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正将全球经济推向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浪潮之巅。根据麦肯锡的最新研究,到2030年,中国关键产业将通过AI创造逾6000亿美元经济价值。另一方面,东莞证券发布的研报显示,近期国际贸易摩擦再起波澜,外部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进一步凸显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紧迫性,将加速推进我国国产替代进程,信创产业或迎来发展新机遇。
谈及未来的增长点,中科信息董秘刘小兵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充分发挥自身在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加快了机器视觉大模型及行业垂直大模型的研发,为业务的持续拓展储备产品支撑。同时,各行业智改数转进程的加快,为公司智慧工厂业务带来更多机会。此外,在国家对信创产业的政策推动下,央国企将在2027年底前完成信息化系统的信创国产化改造,全面构建国产自主的信创标准与服务生态,中科信息作为四川省信创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已完成自身产品的国产化,同时深入布局本地信创市场,将为公司各业务板块带来新的市场机遇。
“我们在去年提出了‘小产品、大市场、可复制、高毛利’的产品发展策略,目前主推3个产品:数字会议领域的‘中科国声’音频产品和2款工程机器人产品。公司将争取在今年实现工程机器人的应用落地,智慧医疗业务板块的智能麻醉机器人也将争取在2026年实现三期临床落地。”刘小兵说道。
(编辑 才山丹)
更新时间:2025-04-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