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2025年10月刚过去没几天,特朗普那边还美滋滋地跟媒体放风,说他拿到了莫迪的“亲口承诺”,保证印度以后不买俄罗斯石油了。
这话听着多铁,美印关系“牢不可破”啊。结果,特朗普的话音刚落了不到三天,莫迪转头就用行动给怼了回去。这“打脸”速度,快得让人有点反应不过来。
咱们先说说石油这事。
特朗普的“承诺”刚说完,全球的航运数据就出来了。最新的数据是什么?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量,非但没停,直接冲到了历史新高,每天直逼180万桶。
180万桶是什么概念?这几乎是俄罗斯现在能拿出来卖的油里,相当大的一块蛋糕了。美国人费尽心思搞的“石油限价”,在印度这儿,基本等于一张废纸。

有人可能就纳闷了,莫迪这不是公开得罪美国吗?他图啥?
图啥?图的是真金白银,是国家实打实的利益。
这笔账,莫迪心里门儿清。现在全球油价啥样?涨疯了。可俄罗斯卖给印度的油呢?打折啊!而且是“骨折价”。就算加上运费和保险,也比从别的地方买便宜一大截。
有机构算了笔账,就按这个进口量,印度一年光买俄油,就能省下超过50亿美元的财政支出。50亿,还是美元!这对一个十几亿人口、工业化嗷嗷待哺、通胀压力山大的国家来说,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能稳住国内的油价,能让工厂的机器转得更欢,能让老百姓少掏点腰包。
所以你看,美国那边气得跳脚,威胁要加高额关税。特朗普之前不就干过这事吗?对印度产品加征关税,想逼着印度开放农产品市场,还想让印度在贸易上让步。

结果呢?莫迪压根不吃这套。你加税,我就去WTO告你,我反手也给你的苹果、杏仁加税。你想让我为你的“战略”买单,让我的人民挨饿受冻?门儿都没有。
特朗普估计是真没想到,自己软硬兼施,又是生日打电话祝贺,又是“宣布承诺”,最后换来的是印度更坚决的“买买买”。
这就叫“战略自主”。说白了,就是谁也别想指挥我,我只按我自己的利益来。
如果说,在石油问题上“硬刚”美国,是莫迪为了“省钱保命”。那么紧接着的第二个大动作,就更值得玩味了。
这就是稀土。
就在石油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印度那边又干了件大事。印度政府明确通告全球:从中国进口的稀土,绝不转卖给美国。
这话可不是口头说说。印度企业被要求,以后从中国进口稀土相关产品,必须提交“终端用户证明”。这玩意儿就等于立了个“军令状”,你买来干啥用,用到哪个产品上,都得写得明明白白。一旦被发现你“倒手”卖给了美国,那对不起,这家印度企业立马就会被拉进黑名单。

这下,美国人想从印度这儿“曲线救国”搞中国稀土的念想,彻底断了。
这就有意思了。一边是“背刺”美国的石油承诺,一边是“听话”地落实中国的稀土管控。莫迪这是在玩什么“平衡术”?
其实啊,这背后的逻辑,跟买石油一模一样,还是两个字:利益。
印度为啥在稀土问题上这么“听话”?答案很简单:他自己造不出来,离不开中国。
稀土是啥?现代工业的“味精”。你搞高科技、搞军工、搞新能源车、搞风力发电,哪个都离不开它。印度这几年天天喊“印度制造”,雄心勃勃。

可现实很骨感。印度本土虽然也有点稀土,但开采难、技术差,尤其是加工提纯技术,跟中国比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最新的数据,印度企业现在高达90%的稀土永磁体,都得从中国进口。一年光这块,就得进口个七八百吨。
这要是跟中国闹翻了,中国稀土卡你脖子,别说卖给美国了,印度自己的“印度制造”计划,当场就得趴窝。那些刚画出来的新能源车蓝图,立马就得变废纸。
所以你看,莫迪政府心里太清楚了。石油是“血液”,稀土是“维生素”,一个是活命钱,一个是发展钱,哪个都不能丢。
为了活命钱,他可以得罪美国。为了发展钱,他必须尊重中国的规矩。
这就是现在印度的处境。美国想把它拉进“印太战略”的战车里,当对抗中国和俄罗斯的“桥头堡”。美国希望印度能“选边站”。
但莫迪用行动告诉所有人: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全都要。

他要美国的防务合作,也要俄罗斯的便宜石油,更要中国的完整供应链。他不想当任何人的“小弟”,他想当的是“独立玩家”。
咱们回想一下,就在前不久的天津上合组织高级峰会上,莫迪跟中俄的互动就非常热络。大家谈的都是啥?扩大本币结算,绕开美元;搞“北南运输走廊”,加强互联互通。
这些,都是在为摆脱单一依赖做准备。
美国一直犯一个错误,就是总想用“盟友”的框架去套印度。可印度从骨子里,就不是一个甘当“盟友”的国家。它自认为是“有声有色的大国”,它玩的是“多向结盟”。
今天我跟你美国搞军演,明天我就跟俄罗斯买石油,后天我再跟中国谈稀土合作。这在印度看来,一点都不矛盾。

特朗普这次的“尴尬”,本质上就是美国的“霸权思维”和印度的“利益至上”思维,撞了个满怀。
当然了,莫迪这套“左右逢源”的玩法,看着很风光,但实际上也是在“高空走钢丝”。
风险非常大。
因为他的“自主”,是建立在三方(美、中、俄)都还需要他,并且三方矛盾还没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印度自己的短板太明显了。能源要靠进口(现在靠俄油),产业链要靠进口(现在靠中国),高端技术和军工,还得看美国和俄罗斯的脸色。
他现在能两头拿好处,是因为他还有“被利用”的价值。

一旦哪天,中美俄的博弈到了“摊牌”的时刻,美国失去耐心了,或者中国觉得没必要再“喂食”了,那印度的处境,马上就会变得非常尴尬。
想在三只老虎中间“骑墙”,这可不是个轻松活儿。
但不管怎么说,至少在2025年的这个10月,莫迪用这两记“回马枪”,清清楚楚地给全世界亮明了印度的态度:
别跟我谈感情,也别跟我谈“承诺”。
国家利益优先,其余的,都好说。
这,大概就是当下这个复杂世界里,最真实、也最残酷的政治游戏规则。
更新时间:2025-10-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