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月22日)上午,美籍华人鲁照宁文物史料捐赠仪式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举行,这是鲁照宁先生第七次向抗馆捐赠抗战文物史料,进一步丰富抗馆馆藏史料,有助于加强抗日航空史领域的研究。
此次捐赠的37件(套)文物史料,这些史料详细记载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时期日军残害中国平民、1937年淞沪会战、苏联飞行员来华助战等重要历史事件。
捐赠史料当中,有几份英文报纸和杂志记载了淞沪会战期间,日军对南京等中国大城市的空袭以及中国空军奋勇反击的事迹。一份1937年10月24日发售的《纽约时报》详细报道了中日双方在上海闸北等地区的激烈战况,另一份1937年9月26日发售的《纽约时报》封面则报道了日军飞机对南京进行的轰炸。鲁照宁介绍:“上面写的是80架日军飞机对南京进行长达7个小时的轰炸,造成200人死亡和严重破坏,一座价值100万美元的发电厂被炸毁。所以,当时南京的水利设施跟食品都受到严重影响。”
此次捐赠的实物史料中,还有一条美国制造的丝巾较为特别,上面印着1945年9月3日前后发售的《星条旗报》头版版面,头条标题为“日本无条件投降仪式在20分钟内完成”,记录了日本无条件投降签字仪式这一重要历史事件。鲁照宁介绍,将报纸首页内容制成丝巾,是一种纪念,也是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
部分史料反映了中、苏、美等国并肩抗击日本法西斯的历史,还有一批来自不同国家的反映日军暴行的外国杂志。一本1937年10月16日发售的法国L’ILLUSTRATION(画报)杂志刊登了日军飞机空袭南京的照片。一本1938年1月10日发售的Life(《生活》)杂志报道:“日本侵略者给中国政府的首都南京带来了‘一周的地狱般的日子’。”这些通过海外视角记录下来的文字和照片再一次证明,日军侵华暴行不容抵赖和篡改。
截至今年,鲁照宁先生在海外义务从事抗战文物史料征集研究工作已有21个年头,他多年的坚守和多次无偿捐赠,不仅是对抗战历史的守护,更彰显了责任与担当。自2017年起,鲁照宁先后多次向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捐赠文物史料,共计330余件(套)。
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工作人员窦若琪表示:“这些文物史料填补了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的馆藏,有助于深化抗日航空历史的研究,更好地讲好中国抗战故事,传播和平声音。此外,纪念馆在进行展览更新和改造的过程中,也对鲁照宁先生所捐赠的文物史料进行整理和研究,用于展示和宣教。”
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记者| 顾倩颖
编辑| 汪泽
更新时间:2025-05-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