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星夜
说起来很惭愧,作为一个福建人,直到前几天看了“世界美食欧飞手”世老师的视频我才知道,原来在福建有一道家常菜叫《小 肠 绿 豆 汤》。
(是……是吗?)
不过我搜索了一下,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是有小肠绿豆汤这道菜,也确实是福建家常菜,而且外形其实也并没有视频中那么具有冲击力。而味道根据尝过的人来说,是咸鲜味的,这样来看好像也不是很难接受吧。
(虽然也没好到哪去)
不过我还是十分庆幸自己家里没有做这道菜的习惯,不然在饭桌上我碰都不会碰的一道菜,除了丝瓜那就要再加上它了。
没错,丝瓜,一个叫做蔬菜却完全没有蔬菜应该有的爽脆口感的一种植物,不管是煮汤还是清炒,只要下锅就会立马软不拉几、黏黏糊糊,有时还带着一股土腥味。而我,恰好讨厌一切软乎乎的口感,包括肥肉和茄子。
(某乎名菜:西葫芦炖茄子)
所以你应该懂我现在看到全网声讨丝瓜的爽感了吧,当我看到抖音博主“累子”以丝瓜汤为视频创作灵感的时候,就像伯乐遇到千里马、伯牙遇到了钟子期;终于,终于有人,能懂我们这些被逼着吃丝瓜人的痛苦了。
让我们先来回顾下这个梗的起源,8月5号,“累子”在抖音发布了这样一条视频,来,大家一起来想象一下:
在饭前闲聊的时候,你妈问你:儿子今晚要不要吃丝瓜汤?
你第一次拒绝,你妈:丝瓜汤很补的。
你第二次拒绝,你妈:最近丝瓜很便宜的。
你第三次拒绝:你妈:夏天吃丝瓜很好啊。
你忍无可忍义正言辞的拒绝:我说了不要了!
你妈倒吸一口凉气,回道:你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你以前不是这样的啊,你就是肝火太旺了你知道吗,喝点丝瓜汤补一下降火气吧。
于是今晚的菜桌上就出现了一碗你拒绝了四次的丝瓜汤。
而在现实生活中,丝瓜汤可以是任何一种你不喜欢蔬菜、食材。
和家里千叮万嘱不喜欢吃的葱花,每道菜出锅前都要撒一把。
吃不下姜的刺激味道,就切成姜蓉让你挑不出来。
讨厌香菜的独特味道,吃火锅先在你面前下了一大把。
吃不下鱼感觉有鱼腥味,每顿都要煮一碗鱼汤并让你喝下……
如果你也经历过这样餐桌PUA,那么恭喜你,你可能是一个纯正的“中式原生家庭”小孩。
(我看了,但你还是要喝点丝瓜汤)
在累子的视频里,存在着这样四种角色。
母亲:自言自语之人,致力于挖掘市场上便宜的蔬菜,虽然你可能不爱吃,但无所谓,她喜欢、便宜、对身体好、别挑食,所以她就买来了,就算你已经提前点过菜。
父亲:指点江山指挥家,无意识反驳性人格,虽然一年不会进一次厨房,但这道菜一定要按照他的想法来做才够味,不要反驳他,因为他身上的爹味就是这么来的。
爷爷:抖音谣传播大使,听不进家里人、亲戚劝他的话,只相信外人和抖音上视频传播的谣言,热衷于向他人传播一些低智谣言,关键词常常围绕基因、美国、辐射、变异。
奶奶:业余中医爱好者,每道菜都能在她一大厚本的地摊中医书籍上找到对应,并向你输出这些东西的好处,然后将你的一切病症归结于玩手机、睡懒觉、看电视。
而这些人物特征,可以排列组合、变换角色的出现在你的生活中,而也正是因为几乎所有人都会在人生中见过这些长辈,“丝瓜汤”这个梗才会爆火于网络上。
当然,我觉得还有这个丝瓜老奶的特效真的很抽象的功劳。
于是现在长大后面对各种让自己不爽的事物或人,我们也已经学会使用这一套万能的“丝瓜汤公式”了。
面对和你吵架、骂你的人,直接零帧起手:
手抚胸口,微微一仰,倒吸一口凉气。
嘶——你这么凶干嘛呀!
这么凶是因为你肝火太旺你知道吗?
你喝点丝瓜汤降一下火气吧。
而这一套连招打出,懂梗的人在你吸一口气的时候就笑出声了,不懂梗的人面对你的关心一拳打在棉花上,堪称当代社交万金油。
相比阴阳怪气但别人挑不出任何刺的丝瓜汤老奶,从前围绕对方以妈为圆心,以祖宗十八代为半径的输出方式真是太过于野蛮了。现在人也变得文明了,话语也雅致了,功德都攒了不少。
某种意义上来讲,当代网友真的吃了丝瓜汤降了火气。
但可能真的是中国家庭的刻板素材真的是太多了,所以在看到累子在新视频里的那套连招还是有点拳头攥紧了。
“这丝瓜有点老了”
“你也是都老大不小了”
“30岁了还不去相亲”
“一天到晚就知道玩手机”
“肝火太旺,喝点丝瓜汤降火气”。
在某些家庭的餐桌上,座椅的前后和左右不仅代表着关系的远近,更代表着权利的大小,坐在主位的爹妈总是会挑在本应该安心享受食物的场合来展现他们微薄的人生地位。
或许他们并不关心你到底愿不愿意吃这碗丝瓜汤,也不关心你最近是不是真的火气太旺,他们只是想看你在他们的安排下喝下那碗汤,就像过往他们能对你的人生进行既定的规划一样。
(谁说着这丝瓜老啦?这丝瓜太棒了)
而当你试图反抗这最底层的支配时,在他们心中已经开始进行“现在你不听我喝汤,以后岂不是什么都不听了”的联想。
于是他们开始指责你挑食、不体贴、不听话、不考虑家里经济情况……仿佛拒绝吃某一道菜的你,人生从此就毁了。
(谁懂?)
一碗丝瓜汤的背后,其实是“中式家庭”对孩童尊重、对人格独立、以及对两代情感的失衡。但或许对他们而言,自己就是这么被老一辈人打压过来的,现在只不过是用自己童年遭受到的教育套用到下一代的教育中去。
所以对于get不到“丝瓜汤”梗的孩子,我还是从心底里羡慕的。因为这意味着他们有能够倾听他们需求的父母、能够尊重他们选择的家庭,以及不会打压他们真实想法的环境。
但就像网友说的:我意识到我已经长大了,可以选择不看这场施法,现在自己都能玩丝瓜汤的梗了,这个伤口已经不会再让我感受到痛苦了。
是的,丝瓜汤真正好喝的秘诀,不是多放味精,也不是要放香油。
而是在我想喝的时候,我可以选择喝,在我不想喝的时候,也可以选择不喝。
更新时间:2025-09-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