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编辑:法拉
何可欣曾是奥运体操冠军,13岁就拿高低杠全国冠军,
北京奥运会更是双金加身,妥妥的“高低杠小公主”。
可谁能想到,这位赛场上的硬核女孩,32岁当妈时也得面对生产的“大考”。
体操运动员核心力量强,但骨盆灵活性可能不如普通人,生孩子可不简单。
2008年北京奥运会,何可欣是一鸣惊人,
女团和高低杠两块金牌让她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运动员”,
那时候的她,腾空翻转、稳稳落地,每一个动作都透着力量和自信。
体操运动员的训练有多苦,大家都懂,每天十几个小时的拉伸、力量练习,
高强度的核心肌群训练,摔倒了爬起来接着练,韧带拉伤了咬牙坚持。
这样的身体素质,很多人觉得,生孩子对她来说肯定小菜一碟,可事实并非如此。
体操运动员的身体虽然强悍,但也有特殊性,
长期的高强度训练让她们的核心肌群、腰腹力量远超常人,
这在生产时能帮上忙,比如更容易用力推动胎儿。
可另一方面,体操运动要求身体高度紧实,
骨盆周围的肌肉和韧带往往缺乏足够的柔韧性,这可能让胎儿通过产道时更费力。
32岁的何可欣,早已退役,身体素质依然比普通人强,
但面对生育,她一样得从零开始迎接挑战。
2025年5月,她和老公郭航迎来了人生的新角色——父母,
但生产的过程,从一开始就让何可欣有点措手不及。
5月5日凌晨,她突然感觉身体不对劲,赶紧叫醒老公,确认是见红了,
第一次当爸妈的两人,紧张得手忙脚乱,赶紧联系医生。
医生说暂时不用急,第二天早上再去医院,他们才稍微松口气,
第二天一早,两人赶到医院,何可欣还挺乐观,
甚至在病床上对着镜头比了个“耶”,满心期待着宝宝的到来。
可没过多久,事情就没那么轻松了,宫缩的疼痛来得又快又猛,像海浪一样一阵接一阵。
刚开始,她还能靠调整姿势、坐在瑜伽垫上来缓解,
可疼痛越来越强烈,她只能紧抓床栏,咬牙硬撑。
到了晚上,饭都吃不下几口,眉头皱得紧紧的。
想打无痛分娩的麻药,医生却说宫口还没开够,得再等等。
疼痛像潮水一样涌来,何可欣终于忍不住掉泪,
曾经在赛场上摔倒都不吭声的她,这回被折腾得几乎顶不住。
好不容易熬到可以打麻药,疼痛总算缓解了一些,可麻烦还没完,
半夜,她开始呕吐,可能是对麻药的敏感反应,折腾了一整晚,
天快亮时,她才筋疲力尽地睡过去。
真正到了生产的时候,情况更复杂,
宝宝的胎位不正,枕位是横着的,这让顺产变得格外困难。
何可欣疼得大哭,情绪完全绷不住,医生建议侧切来帮助分娩,
可她坚决不同意,坚持要剖腹产,最终,医生和家人尊重了她的选择,她被推进了手术室。
何可欣选择剖腹产的决定,事后在网上掀起了不小的讨论,
有人不理解,觉得她宫口都开全了,顺产眼看着就差一步,
为什么不接受侧切,非要再遭一次剖腹产的罪?
但也有不少人支持何可欣的选择,毕竟,每个产妇的情况都不一样,
何可欣后来解释,她有膀胱小、尿频的问题,侧切后伤口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每次上厕所还得忍着疼,这对她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
产科医学上,侧切确实能帮顺产,但也可能带来伤口感染、愈合不良等并发症,
尤其是对有特定身体状况的产妇来说,风险不容忽视。
而剖腹产虽然恢复期长,但对胎位不正、胎儿较大的情况,能更安全地让宝宝出生,
何可欣的宝宝有7斤多重,如果强行顺产,风险可能更高。
有人觉得顺产更“自然”,是好妈妈的标配,有人认为剖腹产更安全,产妇的感受应该优先,
医学上,顺产和剖腹产各有优劣,没有绝对的对错。
何可欣作为第一次当妈的新手,面对剧痛和未知,选择了让自己更安心的路,
这种选择,背后是她对自身状况的考量,也是一个母亲对宝宝安全的负责。
何可欣的经历,不是个例,奥运冠军在赛场上光芒万丈,
可到了产房,她们一样要面对生育的考验,生产这件事,从来不是光靠体力就能过关。
胎位、骨盆条件、宫缩强度,这些因素都不是意志力能控制的,
体操运动员像何可欣,长期训练让骨盆周围肌肉紧实,可能影响胎儿通过,
这些特殊性,让她们在生产时可能面临比普通人更大的挑战。
何可欣从赛场到产房,完成了人生的一次大跨越,曾经她用完美的翻转征服高低杠,
如今,她用泪水和坚持迎来了新生命。
7斤多的胖小子,是她和老公的新起点,也是她作为母亲的勋章,
生育从来不是赛场,没有标准动作,也没有绝对的胜利。
每一个母亲,都是咬牙闯过生死关的勇士,冠军也好,普通人也好,在产房里,她们一样伟大。
更新时间:2025-05-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