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写字的乌鸦 乌鸦电影
2025年08月25日 12:41 广东
前两天,《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第二季,进入白热化的半决赛阶段。
最近最印象深刻的梗,当属直男张骏,原汤化原食,吐槽直男癌。
小四爷吐槽催婚,总说不结婚老了很孤独,那咋不能老了再结婚?还没婆媳问题,因为一年只用见一次,清明节。
这个梗也好好笑哈哈哈哈哈哈
Kid吐槽炫富,别人手上的表,都是什么Rolex,LV,而你手上的表,是Excel(表格)…
但如果说这一季的脱口秀,最印象深刻的人,当属小帕。
她的每个梗都足够犀利,精准,因为每一个梗背后,都是她血肉相容的荒谬经历。
她有一个一言难尽的父亲。
父亲光结婚,就结了六七次。
她吐槽:凭啥他这么爽自由恋爱,我就被包办母女,多了六七个妈?
两个后妈为父亲打架,就像两个女人在抢一个垃圾。
她曾经问过后妈们,为啥要跟这一个脾气臭,喝酒,赌博,还不上进的男人,一起吃苦?
后妈们给出的答案却是,他未来一定会更成熟的。
而父亲,已经50多岁了。
她生动形象地讲自己的双相情感障碍。
当抑郁说,我好想上吊,狂躁却兴奋地说:那可以买绳子了!
新疆人的身份,一度掩盖了她的狂躁病情,因为,新疆人不都是载歌载舞的吗?
到如今半决赛,愤怒过境,荒诞离席,她开始讲与原生家庭无关的轻盈内容。
讲自己的懒惰,调侃自己为什么会火,难道脱口秀舞台也有新疆人优惠政策?
有人说没有之前犀利了,段子也不够好笑。
但我想只有一个人足够放松时,才会讲自己的累与懒。
她喘息阵阵,从记忆里出逃已久,就像她新拍的那个复刻“你为什么追我”沙雕广告一样。
逃跑,几乎是她小半生的主题。
小帕来自新疆阿克苏。
一言难尽的父亲,包括但不限于,结了七八次婚,真·民政局是我家…
结婚在正常人看来,至少需要相知,相识…
但小帕的父亲,只需要有个女人在家里,帮他收拾房子,洗碗,做饭,生孩子,仅此而已。
他还会把自己需求,美化成别人的需求:千言万语,不是自己想找女人,是孩子需要个妈。
他不仅啃女人,还啃老人,还啃小孩。
有一对金耳环,是爷爷奶奶留给小帕的。
结果赌博输钱,仇家找到家里来,爷爷奶奶只好把金耳环的钱给出去了。
小帕是父亲第二段婚姻的产物。
父母闹离婚时,不像别的父母,还要抢孩子。
她的父母,是断舍离型父母,她就是那个被两边都丢掉的人。
说起母亲,和父亲一样不靠谱。
小帕总是会在自己的身上,摸到一些伤口。
比如左耳这个即将融入血肉的小疤痕。
摸起来才想起来,原来当年父母离婚,撕逼到激烈处,父亲把手里的水果折叠刀甩了出去…
本以为母亲会把自己护在后面,却没想到,母亲直接举起了小帕挡刀…
瞬间,鲜血直流…
原来,还有这样的母亲。
长大后,她也试图理解父母。
当她长到23岁,她在想,父亲当父亲的时候,也不过是23岁。
我在这个年龄同样犯傻,也伤了一些别人的心,是不是父亲也和我一样呢?
她尝试和父亲交流。
结果父亲骂骂咧咧:我是你老子,你怎么能这样和我说话,你想让我道歉是不是?那我错了,行了吗?随后大门一关…
小帕突然暴怒,自己内耗已久,好不容易下定决心,今个儿哪怕撕破脸皮也要说清楚。
却没想到,撕破脸皮尚且需要双方真情实感的投入,上位者是不屑于沟通的,沉默是他们最大的权力,他们也从未在意过你的想法。
她也尝试过和母亲沟通,甚至为母亲出头。
母亲遇到渣男时,找小帕诉苦。
小帕冒着被打的风险,冲到渣男面前维护母亲。
结果第二天,母亲就和这个男人如胶似漆,恩爱如初。
小帕突然觉得,自己才是那个笑话。
原来第一次背叛,是被母亲背叛。
上大学时,父母踢皮球似的,不给钱。
小帕饿得吃不起饭,寒假回家问母亲要钱。
结果见面的第一句话,母亲兴高采烈地炫耀起了自己的靴子,3000多。
但学费是没有的。
还时不时发小视频,炫耀自己满桌用不完的护肤品,遗憾地说,要是你在的话,我还能分一点给你用。
怎么感觉母亲是一个和自己雌竞的小姐妹,而父亲是一个还需要照顾的巨婴弟弟呢?
一家子里,竟没有一个心智真正长大的成年人。
长期的压力,已经让她紧张到,上学说汉语时完全流利,但说维吾尔语时,却有严重的结巴,吐字不清。
小帕是真的很想逃。
但20多岁,没有钱,没有资源,她能往哪里逃?
她拼命读书,从阿克苏逃到天津上大学,到后面贷款上学,自己拉扯自己长大。
长大后才后知后觉,原来小时候困住自己的,是一笔又一笔这么细碎的小钱,而这些钱,却足够让一个小孩内耗无数个日夜,惴惴不安,辗转难免,仿佛自己的到来是一个错误…
看起来,这是一条很向上的路径。
但在看似大致上升的路径,却又无数痛苦的起伏。
现在有一句流行的话:把自己重新养一遍。
但小帕养的时候却绝望地发现,东亚父母竟是我自己。
她总是无法高兴,因为小时候无数次在最开心的时候被泼冷水:我看你尾巴都要翘起来了,小心乐极生悲!
她总是否定自己,觉得自己哪哪都不好,因为小时候连长太高都是罪,太高买不到合适的裤子。
她总是可以承受很差的对待,正如段子里所说,加班要什么加班费啊,老板一句话我就哐哐干,我活着就是一个好评返现!
她总是想事情习惯性想到最差的结果,觉得这就是自己应得的人生。
以至于在脱口秀上一炮而红,她都有种想要搞砸的冲动…自己配得到这么好的爱吗?
那些陈年累月的阴影,总是会在她最高兴的瞬间,像个小偷一样,突然出现,吞噬,偷走她好不容易得到的一切。
她总是与痛苦更为亲近,对幸福却感到陌生。
她发现哪怕已经离开了父亲,自己却正在无意识地用父亲对待自己的方式,继续自我施暴…
她甚至惊恐地在自己身上,发现父亲的影子。
当生活稍微好起来的时候,她就开始干一些奇怪的事情,长时间喝酒,把生活彻底搞砸…
直到有一天,她一想,这不就是父亲干的事情吗!找到一份工就开始摸鱼打麻将,喝大酒,搞砸…
她瞬间毛骨悚然…
面对这些纠缠不清,泥沙俱下的过往与当下,她有太多的困惑。
比如关于爱,如果说早对父母失望,奶奶的爱却更让她纠结。
这个人爱着她养着她,同时一遍遍纵容自己的儿子,在每一次小帕受欺负的时候,都会来一句,他毕竟是你爸…
如果一个人爱着你,却同时是某种程度上的加害者,旁观者,那要怎么算?
比如关于婚姻,在奶奶的教导里,因为说话太快,因为顶嘴,自己已经被老公和婆婆打死无数次了…
那为什么要结婚?
她太多疑惑了,越写越多,写男人,写女人,写婚姻,写双相,写抑郁…
越写越发现一些蹊跷之处。
比如你以为一个结婚七八次的男人,是不是很有钱,很多金,才会有这么多女人贴上来?
不。
深层的原因是,不是男人有多好,是女性的处境太恶劣。
也许她曾经被家暴,只要这个男人不家暴就好了,也许她正从自己的家里逃出来,有人给一个家就好了,哪怕要当牛做马…
于是,从一个火坑,逃到了另一个火坑。
这就是那个年代阿克苏女人的命运。
而小帕,只不过是比别人多一条路,不靠结婚,靠脱口秀。
但并非面对的现状有所改进。
她也反思自己的厌女,是的,厌女。
从小就被教导生理期就是肮脏的,女人就是低下的,就是男尊女卑的,她时不时也会有厌女的脑回路…
她疑惑,从小被当男孩养的自己,到底是不是女人?女人为什么也会厌女?为什么自己也会双标?
直到朋友说,你最女人的一点,就是会反思,你看看你爸会反思不?
反思内耗了女人太多,总觉得自己这里不好,那里不好。
不像父亲,都用这些时间拿来谈恋爱,搞对象,过高能量50岁至死是少年的一生。
她思考脱口秀本身。
很多人说脱口秀冒犯,无数男人因为那一句“男人不行”破防…
但脱口秀难道不是现实中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发发牢骚吗?这牢骚还要足够好笑才能发,还要逗你开心,这算哪门子“武器”?
而且哪里是语言伤人,分明是事儿最伤人。
骂男人是因为有男人那样,骂大学生工资3500是因为社会分配出现了问题,讲脱口秀的那个人,不过是提出了问题,有什么好骂?
不过,越写越多,她还是发现,父亲的段子最难写。
因为写段子最难的不是甩包袱,而是要用最言简意赅的语言,讲清楚前提,观众才能听懂。
但父亲的所作所为,往往没有逻辑,荒谬,甚至有种天真的恶,面对这些,她总有种失语。
也许,这就是所谓的,难评吧…
写段子好像是一个方式,带她消解掉一些东西。
只有它变得足够好笑,它是可以减轻一些痛苦的。
脱口秀像一把刀,刺向她过往所有的经历。
18年开始北漂,上过好几个班,上班,离职,上班,搞砸,甚至因为过度焦虑,抑郁,双相,还斑秃了一块。
上班她也夹杂着写点什么,和同事调侃,万一我有一天上台了,你要来。
到20年阴差阳错走上脱口秀的道路,越写越讲越多…
你能感受到她是随身携带着挣扎的,到现在她依然没有办法很喜欢自己,她也不是一个已经走出来的励志故事。
正如她所说,能放到台面上讲的,仅仅是20%,她已经消化了的。
还有很多纠缠的,没有答案的,也无法和解的,依然无法讲出口。
面对这些掌声,她有些慌张,怕自己又搞砸,又或者一觉醒来,发现自己从未逃出阿克苏。
但也许,人的一生,就是和这些过往共存的一生,有些问题,到80岁都不一定可以解决呢。
但她正在慢慢长起来。
也许一拳真的能把人打倒,也真的站不起来,但如果爬呢?
就像小帕说的,人无法大步向前,那就黏黏糊糊地向前。
这样的生存方式,就像蛞蝓一样,雨越下越大,但爬着也要爬下去,未尝不是一种生机。
那些负面的消极的失落的瞬间,会时不时反扑,将她吞没。
但她依然想说下去,写下去,写到死在舞台上,让死亡都成为一个段子,那就是最好的离开。
而在此之间,好好活下去。
渣爹的白嫖人生都能活得好好的,凭什么我不配?
讲述即流淌,调侃即刺破,我们或多或少都在这个故事里,感到熟悉,甚至正在上演…
但无论如何,活着,活下去,就是一种缓慢而坚定的反击,自有力量…
回想2020年11月,刚讲开放麦3个月,那个怯生生,低着头,驼背,时不时低头笑的女孩。
虽然小帕说不要心疼她 但还是想说这张图真让人心疼 蔫儿的小帕
图源小红书:咕叽咕叽
到上《脱2》第一次讲完段子后,被整场欢呼,弄得有些不知所措。
再到决赛前一场,还没讲段子呢,就张开双臂,仿佛拥抱观众的欢呼,舞台上的她,就像一棵张开双叶吸收阳光的小树苗…
我想,在某种程度上,她已经开始学着,把自己养得枝繁叶茂了。
阿克苏女人在沙漠中,早已自成绿洲。
更新时间:2025-08-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