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作者激励计划#
这次我要!!!
本轮行情已经呈现多样化轮动化持续化!如果要问本轮行情的起点,那一定是2024年2月5日。因为,那正是中国股市本轮起飞的最低点(具体分析,可见我在2024年2月5日发表的文章《中国股市:坚信国家力量,不要怨恨自己,静待富贵花开》)。
那么,本轮行情到底能够持续多久?可以肯定的说,时间可以跨越现在的“十四五规划”的最后几个月和整个“十五五规划”的五年。
因为,这一轮行情,是2023年开始,由党和国家最高层做出重大战略部署,各个相关部委以最快的响应速度落实相关重大举措而引发。尤为重要的是,对过去动辄将利好化为无形的造谣生事恶意做空的黑恶势力敢于亮剑。特别是,中国证监会新的领导班子,由行家里手掌舵,一件件出台的保驾护航措施,称得上对症下药。
2023年以来出台的所有利好,不仅力度强度广度深度前所未有,而且远远超过过去十多年所有利好总和。
尤为宝贵的是,这一轮利好出台,对于潜藏在股市的投机钻营机构,特别是屡屡将利好化为乌有的做空机构予以严惩。
大家都不会忘记,中国证监会对股票市场的定义出现历史性巨变。自吴清主席上任以来,证监会多次旗帜鲜明地表态,没有亿万中小投资者的积极参与,就没有资本市场30多年的发展,他们是市场的功臣。
股市已经成为居民配置资产的重要渠道,市场波动直接关系老百姓的“钱袋子”。相比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在信息、资金、工具运用等方面存在劣势,更容易受到财务造假、欺诈发行、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的侵害。坚持以投资者为本,保护好投资者,切实增强投资者的获得感。
而两年多来叠加的所有超级重大利好终于和中国科技喷薄而出有机结合,为引导资本市场走向牛市奠定了先决条件。
也就是说,本轮牛市行情开启,是高层果断决策和中国科技、中国经济与中国股市结合得最好的一次。
为此,我在今年1月9日的今日头条发表文章《中国股市到了突出强调政治性人民性的关键时刻》。大声呼吁中国牛市的开启迫在眉睫。
2023年10月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指出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尤其强调资本市场对于财产性收入及居民财富效应的重要作用。
2004年4月12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即第三个“国九条”。这是继2004年、2014年两个“国九条”之后,又时隔10年,国务院再次专门出台的资本市场指导性文件。
正如证监会主席吴清解读新“国九条”的核心要点:一是充分体现资本市场的政治性、人民性。强调要坚持和加强党对资本市场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更加有效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二是充分体现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的主线。三是充分体现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特别是针对去年8月以来股市波动暴露出的制度机制、监管执法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及时补短板、强弱项,回应投资者关切,推动解决资本市场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加快建设安全、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
2024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要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运用先进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壮大耐心资本。”
9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更加旗帜鲜明地对资本市场做出战略部署:“要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堵点。要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稳步推进公募基金改革,研究出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政策措施。”
随即,证监会和财政税务总局等出台了一系列实质性利好措施。印花税减半、收紧IPO节奏、规范量化交易和股份减持。
9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三大部委分别宣布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通过资产质押,从中央银行获取流动性,这项政策将大幅提升机构的资金获取能力和股票增持能力。创设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引导银行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支持回购和增持股票。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支持其他符合条件的保险机构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进一步加大对资本市场的投资力度。督促指导保险公司优化考核机制,鼓励引导保险资金开展长期权益投资。鼓励理财公司、信托公司加强权益投资能力建设,发行更多长期限权益产品,积极参与资本市场,多渠道培育壮大耐心资本。
10月8日,国家发改委提出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堵点,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稳步推进公募基金改革,研究出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政策措施。
如果我们结合最高层以史无前例的力度强度深度力挺证券市场,足以说明,国家就是要从政策端发力,决心把中国股市和中国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互为依托共同发展的双赢格局。作为投资人绝对不可忽略所有的利好累积叠加效应能量的总爆发。
中国股市已经形成中国科技产业的优质资源和广阔发展前景的上市公司集群优势。
DeepSeek的技术突破,引导全球AI行业格局重构。长期对于中国资产持谨慎态度的华尔街大行纷纷改弦易辙。美银、花旗、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等集体唱多。
向来唱空中国股市和经济的美国高盛,甚至在今年于2月12日发布专门报告,指出中国科技股的兴起,有助于缩小中国科技股或半导体与美股科技股之间66%的估值差距。
摩根士丹利认为随着DeepSeek引发中国股市发生了“结构性质变”。
花旗银行专门列出中国制造的十个相关行业,即信息科技、机械人、绿色能源与汽车、航空航天设备、海洋工程与高科技船舶、铁路设备、电力设备、新材料、医药与医疗设备,以及农业机械。
德意志银行亚太区公司报告,中国在高附加值领域不断实现突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构筑全产业链竞争优势。2025年将成为全球投资界重新认知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一年。DeepSeek的颠覆性创新力正重塑产业竞争格局,预计中国股票的“估值折价”将逐渐消失。“全球投资者配置中国资产的空间还很大,未来需要调整投资组合,以避免错失中国市场的增长机会。”
瑞银(UBS)的研报,直接用寒武纪对标英伟达,中芯国际对标台积电,腾讯对标Meta,阿里巴巴对标亚马逊。瑞银强调,中国股市的软件股将是“DeepSeek融万物”大趋势的核心受益群体。
全球资产管理公司安本(Abrdn)中国股票投资经理布什·朱(Bush Chu)表示:“只有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竞争力,可与美股最具影响力的“科技七巨头”Alphabet(谷歌)、亚马逊、苹果、Meta Platforms(Facebook的母公司)、微软、英伟达和特斯拉相媲美。
你再试试!
牛市是扩大消费的基石。消费增长的前提是夯实提高收入的根基。我国“十四五规划”直至2035年这一重要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工程,一个极其重要的支撑就是加快发展壮大消费市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启动内循环的强大自我修复能力。
华尔街群狼以及穆迪等险恶用心就是要动摇我国金融中流砥柱的根基。其狼子野心暴露无遗。现在看都成了最大的笑话。
事实胜于雄辩。
先看品牌价值。7 月2 日,英国《银行家》杂志(The Banker)公布2025年全球银行1000强最新榜单,按照一级资本排名,六家中资银行进入榜单前十,连续两年占据十强六席。榜单显示,2025年全球前十大银行排名依次为: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摩根大通、美国银行、花旗集团、招商银行、交通银行、富国银行。
中国四大国有银行连续八年包揽该榜单前四名,进一步强化了其在榜单前列的主导地位。其中,工商银行一级资本为5410.21亿美元,比排名第五的摩根大通的2948.81亿美元,超过近两倍。
榜单前20 位的中资银行,还有位列第12 位的邮储银行、位列第14 位的兴业银行、位列第18 位的中信银行和位列第19 位的浦发银行。
再看500强榜单。2025年世界500强企业,共有54家银行企业上榜世界500强名单,是所有行业中上榜数量最多的,占比超10%。
2025年世界500强企业中,有14个国家和地区的54家银行。其中中国9家,美国7家。9家中国银行分别是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平均营收1205亿美元,平均净利润250亿元,分别是银行总体平均水平的1.4倍和2.1倍。
可以说,中国银行对美国银行形成完全碾压。这让高盛的唱空格外滑稽可笑。
一是要下定决心,建立以央行背书为基础的中国股市平准基金。这是中国股市奠定国家信誉保障,提升长期资本参与证券市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稳定性的根本大计,也是带动社保前提的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年金基金、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决心信心和耐心的不可或缺的保证,更是推动形成中国股市投资价值发现功能和财富增值投资回报功能的协同效应的最佳战略。
二是要对害群之马敢于亮剑。正如证监会主席吴清所讲,保护投资者尤其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是证监会的核心,没有之一。证监会对参与造假的中介机构一体追责,对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违法行为坚决重拳打击,让胆敢违法操纵、恶意做空者“倾家荡产、牢底坐穿”。就是说,对作为看门人的头部券商中信证券和海通证券伙同中核钛白变相实现限售股抛售的此类案件毫不手软。
对类似于量化私募灵均投资胆大妄为,公然违抗限定量化高频交易规则,对上海维万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及实控人高频交易等恶性案件必须严惩不待。
三是按照国九条要求,对所有金融衍生品进行清理。新“国九条”非常明确强调,要“探索适应中国发展阶段的期货监管制度和业务模式”,“稳慎有序发展期货和衍生品市场”,明确“加大对证券期货违法犯罪的联合打击力度”,“完善对衍生品、融资融券等重点业务的监管制度”。
核心是尽快将股指期货期权月度交割改为季度交割。赋予中小投资者同等的交易机制参与权。否则,一边出台利好砸钱救市,一边不断推出做空机制,自然会导致资金泥牛入海,导致市场严重缺乏做多环境。截至到目前,中金所的股指期货期权产品和沪深交易所期权合约,已经涵盖市场流通市值的80%。股指期货期权和融资融券,以50万元的入围门槛剥夺了所有中小投资者利用避险机制维护切身利益的权利。等同于绕过法律规定,为机构投资赋予了独享专利。
如果从制度层面剥夺了中小投资者参与公平公正的市场交易机制的权利,显然与我们口口声声要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初衷完全相悖,也就谈不上保护中小投资者。尤其是中国证券业协会所提出“让融资融券业务真正成为服务人民群众财富增长、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有力工具”的说法更无从落实。
2024年12月13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召开融资融券业务专业委员会全体会议。强调证券行业机构应切实发挥融资融券业务的功能性作用,始终牢记人民性原则,把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放在核心位置,让融资融券业务真正成为服务人民群众财富增长、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有力工具。实际的交易规则偏离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保护最广大的中小投资者的目标自然就成了失去了根基。
按照公平公正自负盈亏自担风险原则,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都有权利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评估选择参与融资融券和所有的对冲机制。
一轮波澜壮阔的牛市行情,不仅能够彻底解放长期套牢的相当于GDP总量50%的巨大资金,而且是全面落实全民分享改革成果,真正形成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唯有中国股市走牛,才能彻底扭转中国股市与中国经济严重背离的局面,也是践行共同富裕理念的必然要求。中国股市必须成为全民分享改革成果的重要场所。一个充满发展活力具备投资价值的股市,对中国经济的行稳致远具有不可限量的影响力号召力和推动力。只有中国股市长期走牛才能夯实经济发展根基,提高全民福祉。
中国经济科技金融军事股市的真正实力潜力定力
我们坚信,本轮中国股市的征程,正在通过中国经济,中国科技、中国金融和中国股市的有机结合孕育强大的内在动力,真正成为广大投资者分享中国经济丰硕成果的最具吸引力的场所。让牛市来得更加坚实可靠,走得更加焕然一新,成果更加符合全体投资者的真心付出和回报期待!
更新时间:2025-08-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