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访华还没动身呢,华盛顿那边已经忙活开了。有消息称,美国商务部的人已经在联系美国各大公司的总裁,问他们愿不愿意跟着去,目标明确,就是复制上次中东之行的套路——那就是带上一堆美企CEO出访,现场搞交易,签合同,达成大单。
这招过去挺管用,尤其是在沙特,特朗普一拨人去了,就搞出了上万亿的合作项目,各行各业都分了一杯羹。所以这次,美方想对中国也来一套,组个阵容豪华点的代表团,最好有马斯克、黄仁勋、贝莱德CEO、黑石、亚马逊、OpenAI这些人站台,撑足场面。特朗普自己也想得很清楚,这种场合要有看头,有成果,更要有“政绩”。
而且他6月初和中方通过电话,通话时间还不短,一个半小时。这种交流说明,双方确实在试图推进关系,至少经济上要继续谈。中方在电话中发出了访华邀请,特朗普也做出回应,看起来,气氛不算差,甚至可以说还挺积极。
然而,特朗普行程尚未敲定,就接连收到噩耗。一方面是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的澄清,说总统行程压根没定下来。为何这么谨慎?因为美国政府内部吵得厉害——对华强硬派势力不小,部分官员根本不想让总统去北京。这局面搞得特朗普的访华计划悬在半空,存在变数。
另一方面则是彭博社的一组数据显示,中国已经连续三个月没买美国原油了,这是自2018年以来最长的“断供期”。按照美国能源信息署给出的数据,2024年美国原油对中国的出口量下降了53%,降至21.7万桶/天。由此来算,相当于近2000万桶原油硬生生被挡在门外,这对美国的页岩油开采商来说,简直是当头一棒。要知道,美国国内页岩油商本就因为油价下跌日子不好过,原指望中国能拉一把,结果中国干脆不接盘。美媒直接用了“噩耗”来形容这事,可见这下打击不轻。
问题是,中国为什么突然对美国石油说不?简单说,还是那个字:贵。先从成本说起,美国石油以页岩油为主,这东西成本高得离谱,光是开采,盈亏点就得60美元一桶起步,而沙特和俄罗斯的原油,成本一个是19.68美元,一个是30至40美元。价格摆在这儿,中国买家选谁不言而喻。
再加上海运成本。美国原油要从墨西哥湾出发,横跨整个太平洋,运费比中东贵了四成。这还不算预处理环节,页岩油成分杂,精炼工艺麻烦。中国炼油厂为了这种油还得专门调整设备,算下来,一桶油的整体成本比中东、俄罗斯高出不少。
此外,政策也是个问题。美国这几年对外能源政策反复无常,说不定哪天就来个附加条件、临时限制。而中国现在从俄罗斯、伊朗进口石油,不但可以用人民币结算,结算方式也更灵活安全。
最后是油品质量。美国原油虽然不算差,但跟中东那种“标准油”比起来,还是缺点稳定性。再加上国内炼油设备主要是按中东、俄罗斯油来设的,美国油进来反而不方便。
还有一点,中国近几年非常重视能源安全和多元化,不想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更不想被一个国家卡住命脉。所以一直在全球找合作对象,中东、俄罗斯、非洲、南美,哪个能谈成就跟谁谈,美国只是其中之一,而且还是性价比不高的那种。
更何况,新能源的崛起也在改变游戏规则。中国太阳能、风能突飞猛进,新能源汽车销量全球领先。这些都在实实在在地降低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石油进口量,自然不必拼命往上冲了。
从这一点来说,美国这边原油囤着卖不出去,油价又跌,中国还不接盘,这种时候,特朗普偏偏打算访华,不排除还是想靠这趟出访促成经济合作,达成石油、制造业、人工智能领域的一揽子协议。
对此,中国这边用行动说明态度:合作可以,姿态得对,强买强卖不行。外交部的回应其实也很直白了:“中国将根据自身国家利益,采取合理的能源保障措施。”意思就是,该买就买,不合适就不买,别多想。
其实这也反映了一个事实:中美经贸关系,不是你一句“买我油”就能拍板的事,而是要看成本、政策、市场、信任和发展方向的综合考量。想搞合作,那得看诚意,看配套,而不是喊口号。
总之,特朗普虽然还没启程访华,但美方已经感受到了压力,中国拒绝美国原油,不是临时决定,而是多种因素下的长期战略选择。这不仅揭示了中美能源博弈中的不对称现状,也暴露了美方高估了自己在石油出口方面的地位。至于未来,要真正搞好合作,不是靠嘴炮和阵仗,而是得在规则、价格、尊重上真刀实枪下功夫,不然,就算特朗普带着全球最强商务团来了,中国该拒绝的,还是会拒绝。
更新时间:2025-07-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