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薪6.3%!创历史最高记录,加息也不远了

日本政府周五正式决定,将全国平均最低时薪标准上调6.3%,从目前的1052日元提高至1121日元。这一调整幅度创下自1978年以来的最大涨幅,显著超出市场预期,也大幅高于当前略高于3%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增速。

这一政策不仅直接影响低收入劳动者的实际收入,更被视为推动日本经济走向“工资-物价良性循环”的关键一步,可能进一步促使日本央行调整超宽松货币政策,并对全球金融市场尤其是依赖日元套利的交易策略带来显著影响。

根据厚生劳动省测算,全国加权平均最低工资将达到1121日元,其中东京都等发达地区的最低时薪预计突破1200日元。这一调整反映出日本政府在物价持续上涨的背景下,积极应对家庭实际购买力下降的压力,试图通过提升劳动者基础工资水平缓解生活成本上涨带来的社会焦虑。

从宏观经济角度看,此次大幅加薪的意义不仅在于改善收入分配,更在于其对“工资-物价循环”机制可能产生的推动作用。涨薪可以理解,但是CPI在高位的时候,涨薪幅度如此大,我认为主要是选票和日本居民的抗议导致的。

事实上,日本央行之前表示,实现可持续的2%通胀目标必须依靠“工资-物价的良性螺旋上升”。而此次政府主导的最低工资大幅上调,无疑为央行提供了进一步调整货币政策的依据。市场普遍预期,日本央行可能在此基础上更快推动货币政策正常化,包括进一步调整收益率曲线控制(YCC)政策,并且重新回到加息上。

如果日本央行随后释放更多紧缩信号,预计将进一步推动日元反弹。这对于长期以来依赖“日元套利交易”(即借入低息日元、投资于高收益海外资产)的国际投资者而言,将带来显著影响。一方面,融资成本上升将压缩套利空间;另一方面,日元趋势性升值可能引发平仓潮,加剧全球资产价格波动,特别是对日元流动性敏感的新兴市场股市和美国科技股。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持谨慎态度。一部分经济学家指出,尽管最低工资上调幅度较大,但在日本当前就业结构中,非正式雇员占比仍高,其实际收入增长能否有效传导至整体消费尚待观察。另一方面,中小企业面临人力成本急剧上升的压力,可能进一步挤压经营利润,若未能通过生产率提升或转嫁成本消化压力,反而可能抑制就业增长。

如果企业响应政策号召,在明年春季的劳资谈判(“春斗”)中继续提出较往年更高的涨薪幅度,将有望真正启动日本国内需求与通胀之间的正向循环,恐怕日本是全世界唯一个通胀如此,还很开心的国家吧。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9

标签:财经   历史   日元   日本   央行   物价   通胀   幅度   成本   货币政策   大幅   厚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