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华厅天价晚餐引热议,7 万香槟配红烧官燕,男主竟尿遁离场

晚宴本该是浪漫约会,最终却成了一出“高价逃单”的尴尬剧。

近日发生在香港文华厅的一场“天价晚餐”事件,在社交媒体上迅速发酵,引发大量关注与讨论。

男主订位点酒后以“上厕所”为由离席,留下女主一人面对高达84,453港元的账单。其中,一瓶71800港元的2002 年 Krug Clos d’Ambonnay香槟成了最扎眼的消费项目。

有人问:不就是一瓶香槟贵点吗?至于这么多人讨论吗?

如果只是价格高,其实也不稀奇。高端餐饮里万元菜色早已有之。问题在于,这瓶香槟零售市场两万出头,但在餐厅售价却翻了三倍;更关键的是,它和晚餐搭配的“红烧官燕”“XO炒饭”完全不搭,甚至被老饕们批评为“暴殄天物”。

这不是单纯的价格问题,而是“消费合理性”问题。

网友的愤怒不是冲着香槟去的,而是对这种“花钱买面子”的现象产生了共鸣。越是经济不宽裕的时期,越容易对“奢侈消费”产生敏感情绪。这顿饭里,吃的是菜,买的是身份,而这种身份感,并不一定人人都买账。

根据港媒报道,男主在电话预订时就要求餐厅提前准备这瓶Krug香槟

这不是随便一瓶酒。首先这只2002年Krug Clos d’Ambonnay的总产量大约只有4983瓶,每一瓶都有独立的编号,是由位于法国东北部香槟区叫做Ambonnay的村庄里一块仅有0.68公顷的葡萄田种出来的黑皮诺葡萄酿制而成的。可见其稀缺程度。

但奇怪的是,晚餐开始不到一小时,男主借口上厕所离开,之后再未返回。女主在等待未果后,只能独自面对账单,并最终选择报警。警方将案件暂列为“诈骗”处理

这场晚宴之所以引爆舆论,还因为它揭示了消费主义如何和社会等级挂钩

隐藏菜单、指定香槟、国宴主厨……这些餐桌上的“附加值”,其实就是在强化一种“只有懂行、够钱、够圈子”的人,才能享受的特权感。

消费从来不是“中性”的行为,而是社会分层的体现。你穿什么制服、点什么酒、坐哪个包间,往往都不是单纯的选择,而是象征你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

这顿饭里最让人疑惑的,是菜品本身。

文华厅当晚提供的是每位2388港元的“极品飨宴”,包括红烧官燕、黑椒牛粒、XO炒饭等。这些菜用料昂贵,但并不复杂,甚至不需要太高技术,靠的是食材本身的价格堆砌。

这也正是很多人质疑的地方:高价≠高品质

在2018年,上海西郊五号曾出现过一顿40万元的“天价午餐”,菜单上包括每人5000元的鱼子酱、1.68万元的鳄鱼尾汤,连司机餐都要550元。

那顿饭被称为“中式奢华典范”,但真正懂吃的人知道,这类餐饮更像是用钱堆出来的“炫耀性消费”,味道反而成了次要。

这场晚餐事件迅速在社交平台上发酵,与其说是因为金额太高,不如说是因为“公众情绪”找到了出口。

在短视频平台和社交账号中,不少人强调“消费场景决定价格”,比如3.5元的可乐在五星酒店能卖到50元。

所以当一只涨价近三倍的Krug香槟成为这场闹剧中当之无愧的主角的时候,那些主张强调消费场景的Up主们都已经哑口无言了。

网友还挖出了不少类似事件,比如2012年15名奥运官员在伦敦的一家中餐厅消费44660.26 英镑港府前高官许仕仁曾花700至800万元买酒......

这次“天价晚餐”事件,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当今社会中关于消费、身份与等级的多重矛盾。

虽然没有明文规定说一起吃饭一定需要男性买单、女性不可以买单,但是如果去这样一个高级餐厅开一只七万元的香槟,餐厅是否有责任事先告知一下呢?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2

标签:美食   香港   香槟   红烧   晚餐   文华   餐厅   港元   事件   社交   价格   账单   身份   炒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