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门口外卖堆成山,千亿高校餐饮经济暗藏玄机!

五颜六色的外卖袋散落一地,学生们俯身寻觅自己的餐食,起壮观场面堪比都市寻宝,这是湖南中医药大学校门口近日出现的“外卖山”景象。

“找饭比吃饭时间还长!”湖南某高校每到饭点,成百上千份外卖露天堆成“小山”,学生弯腰翻找、蹲地拆袋,景象堪比“快递爆仓”。这所高校地处城郊,食堂餐位不足,下课“冲刺”仍要排长队;菜品更新慢、口味单一,学生戏称“四年不变菜谱”。

01 外卖狂潮:大学生用脚投票

高校门口“外卖成山”的景象近年来并不罕见。从全国来看,高校外卖订单年均增长20%以上,70%以上大学生每周至少点两次外卖。而且高校外卖的故事,可谓是精彩纷呈,有外卖小哥的空中抛射,也有隔着栏杆的喂饭“温情”,更有大学生的钓鱼式取外卖“神器”,估计渔具厂家会看到新的商机!

为什么学生钟情于外卖?甚至宁可发费时间在堆积如山的外卖中寻找,也不愿走进食堂?

这个问题其实是多方面问题,一个是,现在高校大学生来自天南海北,口味不一,众口难调。二是、关键是很多大学生都有同感,大学食堂的饭菜不仅贵,量小、还很难吃!三是、供应时间限制,饭点集中,排队时间长。

02 时间与金钱:学生的经济账单

当前很多大学生,之所以选择外卖,其中原因很多,但是也很少。一方面是口味问题,例如四川、湖南等大学的食堂“辣味十足”,有些同学实在享受不了。 另外,当前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课程排列比较紧密,就餐时间紧张。 不得不核算的时间成本,例如很多同学反映,中午下课后去食堂,排队打饭至少要20分钟,而点外卖可以提前下单,回到宿舍就能吃上饭,能多出半小时的休息时间。

课程安排紧凑,下课时间集中,导致食堂排队时间长。尤其在天气炎热的时候,动动手指就能享受送餐上门的便利,使外卖更具吸引力。

尤其是各大外卖平台促销力度的加大,折扣券、代金券,等等“薅羊毛”机会太诱人了!“5元一杯奶茶、10元不到一份饭的现象很常见”。

03 学生餐饮市值千亿:资本巨头也要抢滩高校

高校外卖市场已经成为一块巨大的蛋糕。《2024-2030年中国校园外卖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显示,校园外卖市场的交易额从2018年的150亿人民币增长至2022年的约500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3.5%。预计到2025年将突破600亿元大关,至2027年更是有望达到1200亿元。

年轻人的“胃口”也是黄金地,如此巨大的市场潜力,资本怎么会放过?天猫入局校园外卖,京东也启动了“百城千校”计划,2025年前覆盖全国1000所高校。

到底是大学生享福了?还是沦为资本的“奶牛”?这个就要看具体发展了!

04 食堂利益链条太恐怖:近乎垄断却竞争乏力

高校食堂已经沦为利益链条的掘金高地,因其封闭性,近乎垄断的经营模式,诞生了令人震惊的事实。许多高校食堂依然沿袭过去的经营理念,不在菜品、口味、服务上下功夫,仗着垄断地位,对学生一副爱吃不吃的态度。

更为重要的是,很多高校食堂都实行了承包制,而且每个档口的承包租金动辄几十万、上百万,这可是妥妥的“金蛋”,而且没有关系你根本就没机会进校园。这里边的“人情来往”不可想象。那么商户交了这么高的承包费,下一步怎么做?可想而知,菜品加价、菜量减少,一切以赚钱为目的,反正这里基本没有竞争,大家都是更成本经营,攻守同盟。遭殃的只有大学生,菜品口味单一、创新不足这都不重要,关键是你没得选!

相比之下,外卖平台凭借“满减券”“首单折扣”等优惠策略,以及琳琅满目的各地美食,自然对年轻人形成了强大吸引力。即使很多大学都禁止外卖进校园,但是也挡不住我们大学生的聪明才智呀!各种奇葩只有你想不到,那操作堪比碟中谍,连无人机都上场了!

05 利益链条黑手:谁在贩卖学生利益?

高校餐饮市场是一块巨大蛋糕。《2025-2031年中国高校餐饮市场全景调查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高校餐饮市场规模增长至4832.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1.6%。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提升至5440亿元,并有望在2025年突破6000亿元大关。

只要有利益的事,就从来不缺乏黑幕。如此巨大的利益面前,学生群体往往成为了利益链条的掘金地。高校食堂的承包租金、管理费等各种成本,最终都转嫁到了学生身上。

在某种意义上说,学校或者是学校部分领导和食堂承包人已经捆绑成利益共同体,而学生则沦为“待宰的羔羊”,所谓形式上的监督检查,也成了应付上级领导,心照不宣的表演秀,甚至有人调侃,只要吃不死人,都是小事情。

06 学校食堂解决之道:堵不如疏,剪断利益链条,才是正道

很多学校,为了维护学校食堂利益,甚至禁止外卖进入,甚至连学生外出就餐都要限制。美其名曰为了学生健康着想,实则为了什么,不说大家也都清楚? 过去大学食堂,都是由学校运营,甚至还有国家补贴,学生们能享受到相对可口实惠的餐饮。但是自从经济占领了校园,物美价廉的食堂再也见不到了!

学生们“点外卖”也是很无奈的选择,并不是因为“嘴馋”,实在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面对校门口日益严重的外卖堆积现象,各高校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措施,但效果参差不齐。也有高校尝试疏导结合的管理方式。长沙理工大学与外卖平台合作,设置专用取餐通道,实行统一配送,减少外卖堆放。

其实,外卖“疯狂”,其根源是“食堂”吃不得。高校需要从自身改革入手才是重要举措。怎样才能让学校“食堂”不再是赚钱的生意,而是真正的为了服务学生的学业,那么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有的高校食堂已经引进了如塔斯汀、袁记云饺等一批有正规资质的特色商家。作者还是比较支持这样的举动,校园市场,与其围堵,不如敞开大门,让更多的有资质的商家进驻,降低租金、承包费,加强市场竞争机制,一切问题自然会好转。高校不能又想靠“卖饭”赚钱,又不想背锅。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0

标签:美食   成山   玄机   外卖   餐饮   高校   经济   食堂   学生   利益   大学生   时间   链条   口味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