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周宰相刘景先、韦方质:同年遇死神,同命不同人

西汉景帝有一子赵敬肃王刘彭祖,其后人为广平刘氏。唐高祖唐太宗年间,刘林甫历任内史舍人、中书侍郎、吏部侍郎,封乐平男。刘林甫去世后,子刘祥道袭封。刘祥道在高宗年间拜相,封广平郡公。刘祥道去世后,爵位由儿子刘齐贤袭封。

见贤思齐,好名字。

刘齐贤出道时任侍御史,后来任晋州司马。高宗听闻他为人方正,很礼敬他。一次,将军史兴宗随高宗狩猎时说,晋州的鹞很有名,可以命刘齐贤抓几只。高宗答:“刘齐贤难道是捕鹞人吗?你为什么这样看待他?”拒绝了。

皇子李贤被立为皇太子后,为了避讳,刘齐贤改名刘景先;又任朝散大夫守给事中

仪凤三年(678年),吐蕃入寇,工部尚书刘审礼率军迎战,大败阵亡。高宗骇然,召侍臣问御敌之策。中书侍郎郭正一认为应当严格守边,等国库丰盈、人心所向之际可一举灭吐蕃。刘景先和同僚皇甫文亮等也认为应当如此。

仪凤四年(679年),刘景先以给事中兼修国史。

永淳元年(682年),黄门侍郎兼修国史刘景先被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实质宰相。非三省长官而拜相的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衔的惯例从此开始。

永淳二年(683年),高宗病重,命太子李哲监国,由刘景先、侍中裴炎、郭正一兼东宫同平章事辅佐。这时候太子不是李贤,是因为李贤翻车了。

年底,高宗驾崩,李哲继位,是为唐中宗,但其母武太后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当月,刘景先代裴炎任侍中,又与皇叔祖霍王李元轨等知山陵葬事。刘景先服李元轨熟识故事,常对人说:“霍王不是我等能及的。”

中宗登基不久就想越级提拔岳父韦玄贞为侍中,因为裴炎不肯,中宗急了,甚至口不择言地说,我拜他为侍中怎么了,就是把天下都给他又有什么不可以的?

裴炎和太后一合计,觉得这皇帝太胡闹了,就发动政变换人了。新皇帝是中宗的胞弟,也是太后的小儿子豫王李旦,就是唐睿宗,武太后愈发掌权。

睿宗登基了,本来的豫王妃刘氏就成为皇后,其子李成器被立为皇太子;而裴炎的妻子恰是刘皇后的堂姑,所以裴炎此举或也存了私心,想将来有一天当上皇帝的姑姥爷。显然太后掌权并不符合裴炎的预期,裴炎数次提议还政睿宗,太后很生气。

等柳州司马英国公徐敬业起兵,自称勤王,裴炎又提出只要太后还政,叛军没了借口,就可以解决问题。太后觉得裴炎就是成心的在和徐敬业唱红白脸,就说裴炎是同谋,下狱。

裴炎毕竟是老干部,人脉在,刘景先和凤阁侍郎胡元范、左卫率蒋俨等很多官员为他说情。胡元范说:“裴炎是于国有功的社稷忠臣,天下都知道他小心侍奉皇上,我们可以保证他没有谋反。”太后答:“我已经有他谋反的证据了,是你们不知道。”刘景先和胡元范说:“如果裴炎谋反,那么我们也谋反了。”太后答:“我知道裴炎谋反了,你们没有。”

但不久,太后可能年纪大了记性不好,把刘景先和胡元范也逮捕了。裴炎处决,刘景先几度遭贬,先被贬为普州刺史,还未到任,又历贬辰州刺史、吉州员外长史。

永昌元年(689年),武后手下酷吏指控刘景先有罪,再次逮捕了他;刘景先自缢而死,财产被没收。胡元范则被流放巂州,也死在了那里。

而刘景先佩服的李元轨,也因为宗室起兵失败被牵连,在一年前被押上槛车,死于流放途中。

蒋俨比李元轨还早死一年,但他是告老的,正常死亡。

刘景先与父亲、祖父三代都任两省侍郎、典选,他的叔父吏部郎中刘应道、堂弟礼部侍郎刘令植等八人先后后任吏部郎中员外,从唐朝开国以来,罕有能和他这一家相比的。刘应道的妻子是隐太子李建成的女儿闻喜县主李婉顺。

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刘景先被追赠为太子太保,并绘图凌烟阁

只因武太后要当女皇帝,大量宗室、官员惨遭团灭,甚至武太后自己的亲生子孙也未必得免。太后昔日的文人捉刀班底范履冰、元万顷、苗神客、周思茂等也都没逃掉。

同时期倒霉的宰相还有不少,其中就包括了另一位出身大族、世代为官的。

在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的玄武门之变中,皇太子李建成被弟弟秦王李世民(后为唐太宗)所杀,时任益州行台兵部尚书韦云起与长官行台仆射窦轨互相疑忌,窦轨怀疑韦云起是李建成一党,在政变后不久就杀了他。《太平广记》说窦轨临死时见了鬼,让左右扶他起来见韦尚书。

韦云起的儿子韦师实尚能正常地出道,在睿宗垂拱初年官至华州刺史、太子少詹事,封扶阳郡公。此处的太子当然就是李成器。不过韦师实不曾拜相,下面要说的是他的儿子韦方质。

韦方质早期仕途不详,曾任太子舍人。初唐四杰之一的新都尉卢照邻因病辞官客居东龙门山,韦方质与同僚裴瑾之、左史范履冰、水部员外郎独孤思庄、少府丞舍人内供奉阎知微、符玺郎乔侃等写信问其疾病,并时时供其衣服财帛和药物。

光宅元年(684年),韦方质在鸾台侍郎任上被武太后改任凤阁侍郎,加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拜为实质宰相。迁地官尚书。

当时武太后改修《垂拱格》《式》,韦方质等删武德以后至于垂拱年间诏敕为新格,加计帐及勾帐式,加上旧式成二十卷,为《垂拱留司格》。韦方质详练法理,又委其事于咸阳尉王守慎,又有经理之才,故《垂拱格》《式》被议者称为详密。韦方质也因此甚为时人所称。垂拱元年(685年)献上,武后亲自作序。韦方质加同凤阁鸾台三品。

垂拱三年(687年),武太后想派另一宰相韦待价攻吐蕃,韦方质奏请按旧制遣御史监军。但太后认为监军往往干涉指挥,没有听从。

载初元年(690年),武太后的侄子武承嗣、武三思已掌权,连宰相都要向他们下拜。这一年,韦方质患病,武家兄弟去看他,看起来很给他面子,但他却在床上不行礼。左右警告他这样会招祸,他答道:“生死吉凶是命定的。大丈夫岂能折节曲事皇帝的近戚以求免祸?”不久,他被武后宠信的酷吏周兴、来子珣等诬告为死罪,流放儋州,家产籍没。

这一年,武太后夺了亲生儿子睿宗的皇位,当了女皇帝,改国号为周,她就是后世史称的武则天;不久,就把流放中的韦方质送走了。

后来因为神龙政变,中宗复位,武则天也重新做回太后。景龙四年(710年),韦方质得到昭雪,复官爵。

但是相比于刘景先,他就不那么光彩了。拜相期间没有更多政绩记载还在其次,获罪后乱咬和他不合的宰相苏良嗣就实在太不君子了,而且还因为武太后给苏良嗣作保,徒然枉做小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3

标签:历史   宰相   同年   死神   同人   韦方   刘景先   太后   侍郎   太子   吐蕃   元年   皇帝   尚书   广平   晋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