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坛向来不乏令人啼笑皆非的怪现象。近日,曾执教中超浙江绿城队的日本知名教练冈田武史在接受本国媒体访问时,提到一桩引人深思的往事:他在绿城任职期间,俱乐部投资人竟主动提议让他“打骂球员”,这一要求被冈田婉拒。而也正是此次经历,使他真切感受到中日足球在管理思维上的根本不同。
据冈田回忆,当时俱乐部老板在观摩训练课后直言不讳地问他:“为什么不对球员打骂?”老板自有一套理论——“中国球员和日本球员不一样,不打不骂根本教不会”,因此必须施以体罚。这样离谱的建议,自然遭到了冈田武史的明确反对。
颇具反讽意味的是,该老板的观点其实延续了中国传统教育中某些备受争议的理念,诸如“不打不成才”“棍棒底下出孝子”,或民间常说的“打是亲骂是爱”。这些观念往往将体罚与辱骂扭曲成一种“以爱为名”的管教方式,仿佛暴力真是为他们好。
难以想象,在二十一世纪的现代足球环境里,竟还有俱乐部管理者抱持如此陈旧的思维。要知道,冈田武史执教浙江队是在2012年——中国足球职业化发展已近二十年,而这位管理者仍把球员当作需要“揍一顿才听话”的小学生,既不尊重他们作为职业运动员的身份,也不将其视为具有独立人格的成年人。如此简单粗暴、近乎蛮横的管理方式,也难怪该俱乐部之后数年成绩一路走低,直至变更投资方后才逐渐焕发新的活力。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庆幸冈田武史当初没有听从老板的怂恿。假如他真的动手打了中国球员,事态很可能因他外教的身份而变得复杂难解,甚至被渲染成一场舆论风波。回过头看,那位老板看似“粗莽”的建议,是否暗藏着某种更深层的意图?比如故意挑动教练与球员之间的对立,分化团队凝聚力,从而制造内部矛盾?事实上,在职业足球俱乐部这样利益交织的是非之地,利用外籍教练来转移矛盾、操纵人事的手段,即便在如今的中超也仍未绝迹。
说到这里,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至今仍有众多球迷怀念广州恒大早期的管理模式。当年的恒大之所以被许多人视为典范,正是因其展现出高度的专业化运营,远离了各种无谓的内耗和荒唐闹剧。遗憾的是,像恒大这样治理良好的俱乐部终究是少数。当其他球队仍沉浸在打骂球员、派系斗争的低效管理中自我陶醉,中国足球的整体低迷,或许早已是一种必然。
更新时间:2025-09-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