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城怪病肆虐,太守束手无策,乞丐用蛇毒做药引,不料大祸临头

江淮明珠蒙阴霾

扬州城的春日从未如此死寂。这座因盐运兴盛的城池,往日里漕船穿梭如织,茶肆酒旗招展,如今却连打更人的梆子声都透着颤意。公元前134年农历二月初八,城西棺材铺掌柜陈老六在账本上记下:“今日售棺七具,赊欠者三人。”笔尖一滴墨砸在“七”字上,晕开如黑血。

太守刘恒的马车碾过青石板路,帘缝间闪过街角蜷缩的尸身。**“十天死了九十七人,再这么下去,扬州要成鬼城!”**他攥紧袖中急报,指节发白。三日前,长安来的御医张仲景(注:此处为虚构,东汉张仲景尚未出生)曾断言是“寒邪入肺”,可灌下麻黄汤的病患反而七窍流血。城北土地庙成了临时停尸房,仵作老赵私下嘀咕:“这病邪门,死人身上竟找不出病灶。”

夜色中,更夫王麻子敲着三更锣,忽见暗巷闪过一道人影。那人赤足踏地无声,腰间蛇皮袋沙沙作响,转眼消失在城南破庙方向。

异士现身风雨夜

暴雨倾盆的亥时三刻,扬州水门传来骚动。守城校尉李莽带兵擒住个翻墙老丐,那人浑身泥泞,唯独双眼亮得骇人。“带我去见太守,我能治这瘟病。”老丐咧嘴笑时,露出半颗金牙,怀里五步蛇吐信嘶鸣。

刘恒在烛火摇曳的厅堂见到此人。**“大人可知《黄帝内经》有云‘毒药攻邪’?”**老丐自称李九,从岭南流落至此。他掏出个陶罐,毒蛇咬住罐沿,毒液滴滴坠落。“此毒入药,辅以七叶莲、地胆草,三日可见效。”

厢房里,二十名濒死病患被灌下黑褐色药汁。寅时鸡鸣,五人竟能坐起喝粥。消息如野火窜遍全城,破晓时分,太守府前跪倒一片百姓:“求活神仙赐药!”

蛇祸暗涌

药棚支起的第五日,扬州城成了捕蛇者的猎场。城郊猎户周大虎带着两个儿子,一昼夜捕得三十七条五步蛇。市集上,蛇价飙升至每斤二百文,抵得上农户半月口粮。孩童举着竹竿在草丛翻搅,连七十岁的孙寡妇都握着火钳加入围猎。

李九的偏方确实灵验。服药者三日退热,五日结痂,半月后已能下地劳作。太守刘恒亲自为李九披上锦袍,全城张灯结彩,连护城河上都飘着祈福的莲花灯。

无人注意到,城南破庙的梁柱间,数十条毒蛇正相互撕咬。李九蹲在阴影里,将混着暗绿色粉末的肉块丢入蛇群,低笑如夜枭:“吃吧…吃得越多,蛊种醒得越快…”

狂欢下的裂痕

惊蛰那日,铁匠王二的媳妇哭喊着撞响衙鼓。她丈夫清晨抡锤时突然癫狂,徒手掰断砧板,双目赤红见人就咬。差役赶到时,王家院里躺着三个被撕破喉咙的邻居,王二蹲在血泊中生嚼活鸡。

类似惨案三日内爆发十七起。药铺学徒发现蹊跷:发狂者皆是最早服药的那批病患。城北义庄里,仵作老赵颤抖着剖开一具狂人尸体——脑髓中蠕动着米粒大的红虫!

刘恒急召李九问询,却见其居所人去楼空,只剩半卷《南越蛊经》。泛黄帛页上画着五步蛇与狂人,旁注“尸蛊成,则宿主力千斤而噬血肉”。暴雨砸在竹简上,墨迹晕染如血泪。

追凶蛇窟

三百精兵举着火把冲入城西乱葬岗。李莽校尉的钢刀挑开荆棘,露出个丈许宽的蛇窟。数千条毒蛇缠绕成团,中央石台上摆着七盏青铜蛊鼎,鼎中绿烟缭绕。

李九端坐蛇群之中,金牙映着火光:“二十年前汉军踏平南越,我族三百口被屠,今日不过收些利息!”他挥袖撒出粉末,蛇群如黑潮涌向官兵。混战中,一条竹叶青咬中李九脖颈,他狂笑栽进蛊鼎:“汉狗!你们都得给蛊虫陪葬!”

黎明时分,士兵从蛇窟搜出十二口渗血陶瓮。瓮中浸泡的胎儿尸骨,后经查证竟是半年来扬州城失踪的孕妇所产

绝境逢生

全城九口水井泛起腥臭。采药妇刘氏晨起打水,见井底漂浮着蛇蜕,回家将雄黄粉撒入水缸,竟见蛊虫翻肚漂起。这偶然发现救了全家性命,消息传到太守耳中时,城东已沦陷大半。

刘恒下令拆毁民宅门板,泼洒雄黄酒焚烧。冲天火光中,狂人如飞蛾扑火,沾上火星便惨叫打滚。更狠的是城南赵铁匠,他熔了祖传铁犁铸成百把钩镰枪,专挑狂人脚筋。

混战持续七昼夜,守军死伤过半。最危急时刻,城外漕帮汉子驾盐船撞开城门,三百担生石灰倾泻而下,蛊虫遇灰化为黑水。帮主陈大膀子吼得震天响:“扬州人救过老子命,今天把命还给你们!”

迟到的真相

长安钦差带来的不只是援兵。随行太医令查验蛊虫残骸后,在奏报中写道:“此蛊需以人胎为皿、蛇毒为食,育三年方成。”刺史府卷宗显示,三年前扬州确有孕妇失踪案,时任太守因“镇压流民不力”被贬。

李九的复仇远比世人想象的漫长。他在岭南深山育蛊十年,又扮作游方郎中潜入江淮,借采药之名盗取胎儿。若不是今春暴雨冲垮蛇窟,让蛊虫提前苏醒,这场瘟疫本应在秋收时爆发——届时百万漕粮北运,蛊毒可直抵长安!

刘恒跪接圣旨时,城墙上还挂着未清理的血手印。“革职查办”四个字念出时,百姓哭喊震天。老儒生周夫子当街撕毁《盐铁论》,蘸血写下“青天蒙冤”四字。

余烬中的星火

贬为庶民的刘恒离开那日,扬州码头上演奇景。千艘民船自发连成浮桥,船头皆插艾草、挂雄黄。卖炊饼的孙瘸子把全部家当换成糯米,沿路抛洒“祛晦”;更夫王麻子敲着破锣唱起自编的莲花落:“青天大老爷哎,舍命救苍生…”

城西乱葬岗立起七丈镇魂碑。石匠偷偷在碑底刻下刘恒官印纹样,被官府发现后,数万百姓联名请愿:“若毁此碑,请将我等同刻罪人名录!”

最唏嘘莫过于药铺学徒阿福。他整理李九遗物时,发现半封未寄出的家书,上写:“吾儿亲启:父大仇将报,然见扬州稚子嬉戏,竟想起汝幼时…”

长安的回声

未央宫朝会上,御史大夫韩安国掷笏怒斥:“扬州刺史竟纵容妖人育蛊七年!此非天灾,实为人祸!”汉武帝刘彻拂袖而起,玉阶下的龟甲占卜裂成蛛网状。

三个月后,江淮官场震动。十三名官员被腰斩于市,牵连者逾百。新任扬州太守到任首日,便下令焚毁所有巫蛊典籍,却不知城南私塾里,孩童传抄着半阙残诗:“金牙藏毒计,蛇窟噬人心…”

长安东市的说书人将此案编成百回故事。每逢讲到“李九坠蛊鼎”一节,总有南越口音的客商掩面离席,袖中隐约露出蛇形刺青。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3

标签:太守   扬州   南越   仵作   蛇毒   长安   病患   大祸   毒蛇   束手无策   全城   城南   狂人   乞丐   怪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