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看透本质,即直达事物的底层逻辑,是剥离掉一切包装后最终露出的实相。
就像所谓的看透一个人,实际上,就是要剥离掉这个人的一切假象,而进入到其最真实的目的。这里的假象,可以是突然的热情,做作的关切,甜言蜜语,被过分强调的立场等等。
而有效的剥离策略,一定是去寻找其利益路径。也就是,这些假象,是围绕着一个怎样的目的而演绎变化的。 就像所谓的人走茶凉,实际上,并不是人变凉了,而是利益路径变了。
因此,看透本质,在微观层面而言,是由种种关系指向个体利害的路径;而在宏观层面而言,则是由利害路径指向的宏观意图。
勘不破前者,个体就困在了狭隘而局促的关系纷扰中;勘不破后者,群体就只能成为被筛选、被分层、被规训的产物,最终只能成为宏观意图笼罩下的客体。
在某种程度而言,勘破微观前者,如破术,即看见术,了然术的运行机制,而后看见术的底层逻辑;而勘破宏观后者,则如见道,即由术而道,着过相,看见相,剥离相,而后冲破宏观笼罩。
微观破术。
可以说,一切建构皆为术。术,必造相。一切的符号编码、语境设置、景观生成等等,皆为相。就像我们识别到的规则、标准、评价、可解读的文字编码等等,都是某种程度上的相。
所谓人间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实际上,包容了世间的一切相。无论美丑、善恶、对错、贫富、好恶,以及文字相里的一切语境、场景,都是相。
个体要有效认知这个世界,就必须有一个关于相的世界的概念:一是要努力看见世间万相,二是要了然这些相的生产机制。
第一点,能看见相,就不容易为相所蛊惑,而堕入相的欺骗中,是与相保持距离的一种认知备份。
比如,大家都说做这件事能挣钱,那么,这件事的造相功能就已经很强了。也就是说,让人着相越多的相,往往都是对人性经过缜密计算的。
第二点,能了然相的生产机制,实际上,就是要俯视相,要站在造相者的立场去剖析这个相。
比如大家都说挣钱的这件事,背后的问题是,大家都挣钱了,那谁在亏钱?能量不守恒的事,必有猫腻。因此,要追究的问题是,谁在亏钱,或者说是,谁会亏钱,以及最终的赢家是谁的问题。
又比如,有人突然对你很热情、很关照,这些热情观照的表象背后,到底是什么?
因此,所谓微观破术,就是要先看见微观的那些相,然后,不妨顺着相的路径进去看看,到底着的什么相,然后,也就看清了一切术的背后,不过是利害路径。
宏观入道。
上面我们已经说了术,不过是基于设置各种要素关系,而形成了各种的世相,就像所谓的局,本质都是相。我们文化中的权谋术,说到底,最终都是一种造相机制。
人们要破术,就必须找到那些要素关系所形成的相,最终是指向哪条利害路径的。找到核心利害路径,也就破相了。
但是,在术的层面破相,仍然还在相中。只是,这个相是一个更大的相。比如宏观之相。
所谓宏观之相,即对要素关系起到笼罩式存在的那个东西。就是一切术的造相,都是基于这种宏观之相而生成的。宏观之相就像一种笼罩式的语境,它提供了造相所需的场景,以及各种可以借助的先天之相。
比如集体无意识,就可以算是一种宏观之相,因为他遍布个体,并且具有着相似的逻辑反应。
又比如,很多在微观层面理解不了的事物,换到宏观层面去观照,往往就可以看到非常清晰的说服路径。而当个体能够把微观层面的相,挪到宏观层面观照,那么,也就意味着,该个体已经具备了俯视微观之术的认知储备。
但是,如果不能把宏观之相,以术的视角去观照,那么,也仍然困于宏观之相。
当以术法视角观照宏观之相时,基本就可以说是破世间法了。所谓的世间法,即从宏观到微观的路径建构。
很多个体看不清自身的处境,绝大部分,都是因为还局限于自身的得失荣辱、喜怒哀乐,纠缠于自身的心相之中。比如,今天谁对自己很不尊重,昨天谁占了我的便宜,前天有人诋毁我等等。
只有把自己从心相中拉出来,找到那些谁们的利害路径,以及这些路径为什么用在了自己身上,才可能破掉心相,找到破局之法。而这只是小破相。
所谓的大破相,是要看到这些小相所寄生的大相。看到大相是如何影响和规约这些小相的,才可能看见那些大相的利害路径,以及其运行逻辑。
只有大破相,才可能真正识别建构的世界,于是,才能入无,入有,入道。
更新时间:2025-09-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