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集体“掉队”,宁王高歌猛进,白酒板块还有希望吗?

茅台跌落神坛,宁王顺势登顶。

宁德时代市值突破7700亿元,一举超越贵州茅台,成为中国第三大市值企业,仅次于工行和中移动。曾经那瓶看似永远不会跌价的茅台,如今不再是市场最爱的“信仰白马”。

取而代之的,是新能源,是硬科技,是充电5分钟续航500公里的希望。

这绝不是孤例,也不只是“宁王”的胜利。这背后,是整个消费周期疲软、产业结构升级的宏大叙事。

先说白酒板块,核心问题是失去了高频性。

日常消费,用经济学的语言讲有个“消费景气象限”。从价格和频率两个维度,把消费品四分为。高价高频,例如医美、潮流数码,这类最受资本欢迎。高价低频,比如汽车、手表,周期长。低价高频,像纸巾、酱油,需求稳定但利润率低。低价低频,例如学生文具,鸡肋区域。

而白酒,过去靠“人情社交”消费场景勉强踩在高价这条线上,但是正被频率击垮。

喝酒的场景变了。现在跟过去年份比,大家整体的酒量降了两三成,这不是拍脑袋的数据。体检报告说的清清楚楚,疫情之后,“喝酒”和“聚会”都被重新定义了。

更何况,喝的是白酒,更是贵价白酒。当你挣得少了,自然愿意为一瓶3000块的茅台买单的意愿也随之锐减。消费降级不是口号,而是一种生存本能。

再说现实压力,一个字,挤。

一个完整的白酒“价值闭环”主要靠三个点,喝掉、送出去、 藏起来等它涨。

结果现在喝的人变少,送的人不敢,藏着的那批货还等接盘侠呢?

茅台从高点3800元一瓶跌到1800元一瓶,价格拦腰斩。要知道这可不是小品牌,是最抗跌的茅台都挺不住,整个白酒板块的抛压可想而知。

那为什么宁德时代可以逆势而上?说白了,就是踩中了国家意志的节拍。

新能源电池、新能源车、海外出口、“一带一路”配套、新能源技术话语权……这些词哪个不是主旋律?

白酒代表的是过去的繁荣记忆,是“关系型经济”的附属产物;

而宁王代表的,是技术型增长的未来模型。

资本正在从“喝出来的盈利”转向“卷技术、拼生态、搞出口”的产业逻辑。这不是阶段性情绪,而是战略级换挡。

在新能源车强势出海、对欧对美反制对抗加剧的背景下,宁德作为电池出海最核心的企业,托着半个产业链向天冲,市值越过茅台,不算新闻,是迟早的事。

茅台就真的完了吗?茅台不会死,但它的“金融梦”要醒了。

你还可以喝它、送它,甚至屯一两瓶过年。但想靠它暴富?你得等整个中国经济回暖,等人们重新愿意花高价买“面子”,等那个叫“顺周期”的朋友再次归来。

按当前节奏,国家要的CPI是3%以上的温和扩张型通胀。只有这样,所谓“高价高频”的消费逻辑才有复苏的基础。

而现在?CPI年内连续低位徘徊,“消费信心”三个字说来就心酸。

也正因如此,白酒还活着但不再是“香槟”。喝它OK,靠它发家,风险比机会多。

所以这不是一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较量,而是两个时代的交接。

茅台市值让位,不是因为它做错了什么,而是因为它代表的那个时代在变慢,而新时代的车头已经起飞。

中国在换挡,资本市场也在换思路,过去的“喝酒社交”,现在换成了“踢门出海”。

过去“人情成本构建信任”,现在“技术实力决定资格”。

宁王不过是这场产业结构大洗牌中的一级代表而已,后面更多趟上的,不只是电动车、芯片、AI硬科技,还有一整个正在复苏的新投资语法。

这是一次资本逻辑的纠偏。旧经济不是不能投,而是不再代表“未来红利”。新经济不是无风险,而是更有机会成为“国家队级”的结构性赢家。

所以未来怎么投?很简单,拉一条线,若景气升,顺周期起,白酒能养生。若技术强,出口红,新能源吃香。

你要投白酒,关注CPI和人均收入预期。如果你押新能源,就盯住出口竞争力和政策红利。

市值排行榜是一面镜子,别只看数字,背后的逻辑更具说服力。

2025年茅台被宁王超越,不只是“股王易主”,它是一切趋势向未来走的写照。

真正的选股秘诀,从来不是“谁涨得快”,而是谁站在了时代的正前方。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配图均来自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文化知识,传递社会正能量,无低俗不良引导。如涉及图片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0

标签:财经   白酒   高歌猛进   板块   集体   茅台   新能源   宁德   市值   高价   时代   代表   逻辑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