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年少轻狂,早早离家闯荡,最落魄时甚至靠捡垃圾充饥。
后来凭借“小包总”一角走红,一度风光无限,却因与刘涛的绯闻引发争议,最终因过度油腻的表演败光观众好感。
“限薪令”出台后,他仍不知收敛,天价片酬让他彻底迷失,早已忘记曾经的穷困潦倒。
杨烁,这个靠“油腻”出圈的男演员,红得太快,摔得也不慢。
杨烁出生在黑龙江,年少时从未幻想过自己会成为万众瞩目的演员,更没料到有一天会被贴上难以洗脱的负面标签。
青春期的他桀骜不驯,早早踏入社会,尝尽谋生的艰辛,最窘迫时更是要靠翻找垃圾填饱肚子。
2001年,杨烁遇到了生命中的伯乐——戴娆。那时的他一心想闯荡演艺圈,对方被他的经历打动,劝他先踏实学习,并带他接触影视拍摄。后来,他进入专业院校接受表演训练,正式踏上演员之路。
然而,这条路并不平坦。由于早年辍学,他的文化基础薄弱,有时连别人的话都听不明白。传闻曾有人用“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评价他,他起初误以为是夸奖,查了字典才恍然大悟。
这让他更加刻苦,在校期间心无旁骛,专注学习和拍戏。连老师都惊讶,这个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过的人,竟比同龄人更沉得住气。
《欢乐颂》之前,杨烁演了快十年戏,说一句“戏红人不红”的代表也不为过。
十年磨一剑,杨烁的这把“剑”,却迟迟没见光。演小配角、跑龙套,台词一两句就谢幕的那种,杨烁演了个遍。演技不出彩、存在感不强,再加上脸没记住,声音更是自带“公鸭嗓”,在一众嗓门洪亮的舞台表演者中间,简直像噪音。
他演过《迷魂谷》《和平使命》,也演过《我是特种兵》《天地民心》。但都不是主角,最多就是男二男三,有时连男几都说不准。混在一堆兵哥哥、人民警察里,说句台词,出个场,观众记住的是剧情,他就是个背景板。
杨烁当年进中戏,不是靠家里,也不是靠人脉,就靠着一副“忧郁帅哥”的皮囊和满腔热血。杨烁不是天赋型选手。他文化课差,表演技巧也不是一开始就拉满的。
更糟糕的是,他那副“公鸭嗓子”,在舞台剧环境里简直是减分项。舞台上讲究嗓子亮、声音稳,哪怕你演得再好,观众听不清,那也是白搭。
他那时候不止一次怀疑自己是不是根本不适合这行。可他也没退路,既然进了这个圈子,就只能死磕。
别人靠着天赋和资源上位,他只能一个劲儿熬。那时候的杨烁,心里也憋着一股劲:只要有角色,哪怕一句台词、几个镜头,他都愿意接。就这么一点点熬了十年,才终于迎来了那个改变命运的角色——“小包总”。
2016年,《欢乐颂》火了,一夜之间捧红了好几个演员。刘涛、蒋欣、王子文、杨紫、乔欣这“欢乐五美”当然人气飙升,但更让观众意外的是,那位油腻又有点霸气的“小包总”,也杀出重围,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小包总”留着小胡子,穿得一身浮夸,动不动嘴角上扬,一副玩世不恭的劲儿,标准的霸道总裁plus搞笑男友混合体。观众居然还挺买账,说他“雅痞”“性感”“有味道”。
要知道,杨烁当年和靳东、王凯站在一个剧里,按咖位和演技比,他最不占优势。结果因为“小包总”这个讨喜的角色,他硬生生吸了一波粉。甚至有段时间,风头都盖过了老干部靳东。
“小包总”的成功,让杨烁的“公鸭嗓”从缺点变成了卖点。他不再是那个阴郁不自信的“路人脸”,而是变成了圈里新晋的“性感大叔代表”。
人一旦尝到了走红的甜头,难免就会有些“上头”,杨烁自然也是有些“飘”。
凭借角色走红后,他与刘涛的荧幕CP收获了不少观众喜爱。两人在宣传期间互动频繁甚至一度传出绯闻,杨烁的表现逐渐超出界限,被批过度刻意,引发"油腻"的质疑。
一次舞台互动中,他突如其来的拥抱让刘涛表情略显僵硬,这一幕被网友解读为女方的不悦。而真正将他推向风口浪尖的,是随后爆出的天价片酬事件。
出圈之后,杨烁资源猛涨,片酬更是翻了好几番。2016年演《欢乐颂》时,他的片酬还不到一千万,到了2018年演《异乡人》时,直接飙到八千多万,比孙俪演《甄嬛传》还贵三倍!
《异乡人》的合同刚签好,广电总局立马出了文件,说演员片酬不能超总成本的20%。这下制片方不敢给高片酬了,杨烁却不干了,说好的价不能改,甚至直接撂挑子罢演。
这不是不服从“国家文件”安排,下场自然也不意外,直接被打入冷宫,拉进黑名单。很多导演不敢再找杨烁拍戏,怕引火烧身。
事业刚红没多久就跌落谷底,杨烁的人设也逐渐开始“翻车”。2019年,他带着老婆孩子上《爸爸去哪儿第六季》,本想再刷一波“好丈夫好爸爸”的路人缘,结果节目播出后,大家看到的不是温情画面,而是一个对老婆儿子情绪失控的“火药桶”。
之前杨烁还在公众面前讲老婆多辛苦、自己多感恩,说老婆王黎雯是他最坚实的后盾。可在节目里杨烁对妻子冷言冷语、对孩子训斥怒吼,和之前的态度相比就有点变味了。
2008年两人刚认识的时候,杨烁是一穷二白,王黎雯还是顶着家人反对和他在一起。婚礼都没钱办,王黎雯也没怨言,一心一意陪他过日子。等他红了,终于给老婆补办了一场浪漫婚礼,还让一对儿女当花童,那时候观众都觉得他就是现实中的“小包总”。
而如今,那个温柔深情的“小包总”,怎么成了节目里随时爆炸的“暴躁老爸”?这种反差太大,甚至有不少人怀疑他之前营造的都是“人设”。
杨烁现在的热度,早已比不上当年小包总那阵风光。他没有像靳东那样乘胜追击,也没有像王凯那样转换路线,他仿佛就被“小包总”这个角色定格在原地。
当一个演员把“自己”活成了“角色”,其实是非常危险的,他不是在演戏,而是在依附角色生存。你可以红一阵子,但不能靠一个人设吃一辈子。
娱乐圈更新太快了,今年火的明年可能就没人记得你。更别说观众对演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光要演技过硬,人品也得经得起考验。
杨烁这几年接戏不多,偶尔在小荧屏上露脸,也不再有当年风头无两的气势,从跑龙套到总裁,从硬汉到油腻,几乎没有特别突破的转型。
杨烁最大的失败,是太快给自己贴上了“成功”的标签。他忘了真正的演员,是靠一部部作品、一场场戏、一句句台词去征服观众,而不是靠一个“爆款”躺赢到底。
杨烁当年靠“小包总”的人设火出圈,后来却败在了真实的自己上。
你觉得是他自己飘了,还是观众太苛刻?欢迎评论区留言
杨烁: 我不像小包总 那么“作”—羊城晚报
杨烁吼孩子上热搜 亲子关系能否容下“刀子嘴”?—中国新闻网
更新时间:2025-05-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