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再买不到中国稀土,美国不但贸易战打不赢,热战恐怕也要输

要说2025年10月最让美国头疼的事,可能不是油价飙升、也不是选情胶着,而是从太平洋那头传来的一纸通告。我国商务部一声令下,把稀土出口的“水龙头”一下子拧紧了,控制范围从矿山到技术,连出口国再转手的产品也得经过我国审批。

这下,美国军工、科技、金融圈全炸了锅。有人说,这比加关税还狠,甚至比芯片禁令还难受。因为这次不是“你不让我买”,而是“我不卖你”。随着这场“稀土风暴”逐渐升级,一张围绕资源主权、产业安全和地缘博弈的全球大棋局,也悄悄翻开了新的一页。

贝森特

一场被低估的“稀土战”,怎么就打响了?

前不久,我国商务部连发两份公告,宣布升级对稀土的出口管制。说白了,就是把17种稀土元素一个不落地全都纳入管控清单,谁想出口,得经过层层审批。

而且这次不只是“矿石不让出”,连中间加工、设备制造、技术输出都一并纳入监管。更重要的是,哪怕你在海外买了用我国稀土生产的东西,再想出口给其他国家,也得征求我国意见。这就相当于设了一道“全球跳闸开关”,只要稀土沾了边,就得看我国脸色。

这事一出,美国那边立马炸锅。宾夕法尼亚大学金融教授杰里米·西格尔直接放话:中国这一招可能直接影响美国国防工业的正常运转,甚至引发新一轮贸易摩擦。

别看稀土听着冷门,其实它远比我们想象中重要得多。军工、芯片、新能源、量子计算,几乎哪个高科技领域背后都少不了这些“冷门金属”。

比如美国的F-35战斗机,一个就得用掉大概400公斤稀土,驱逐舰和核潜艇更是动辄几吨起步。换句话说,没有稀土,美国的高精尖武器连螺丝都拧不紧。

可问题是,美国虽然嘴上说要“摆脱对中国资源的依赖”,但心里清楚,绕不开,也躲不掉。我国不仅稀土储量全球第一,关键是技术全球领先,尤其是分离精炼这一块,难度高、门槛大,十年也不一定能追得上。

过去几十年,美国把稀土开采这种“脏活累活”甩给别人,自己只做高端加工,想着“全球自由市场”能解决一切。但现实告诉它:你可以不种粮食,但不能没粮吃;你可以不挖矿,但不能没矿用。

而我国这次的态度也很明确,不是封锁,不是断供,更不是冲着谁来的,而是为了保护资源安全、推动产业升级,不能再当“资源搬运工”、做赔本买卖了。

美国急得跳脚,但脚底下是空的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稀土限流”,美国当然坐不住了。第一时间,国防后勤局就拿出10亿美元,准备大批采购锑、钴、钽、钪这些稀有金属。看起来好像是“战略储备”,实际上更像是“临时抱佛脚”。

他们还拉起了一个“矿产安全伙伴关系”的小圈子,成员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等传统盟友,目的很明确:想搞个“去中国化”的稀土供应链。

但这个算盘打得响,落地的时候却是另一回事。加拿大首先就表示,我自己的锂矿还不够国内新能源车用,哪还有心情帮你美国兜底;澳大利亚的矿业公司更直接,明说了不想失去中国市场,毕竟中国是最大买家。

而且,美国自己建稀土产业链,听着容易,干起来难。别的不说,就说一个分离提纯的技术,美国已经几十年没碰了,哪来的经验?再说,稀土本身污染重、成本高,环保压力大,一旦动工,别说居民反对,政客都不敢拍板。

更别提还有人、设备、资金这些现实问题。专家估计,美国真要搞清洁、安全、高效的本土稀土产业链,起码得花上5到15年。而在这期间,他们的军舰、战机、导弹,是不是都得“减配”?

所以说,美国眼下的对策,说白了就是“花钱买时间”,但这时间能不能买来,不一定。而我国这边早就布局多年,从资源勘探、加工提纯,到高端应用、技术封锁,已经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产业网。

稀土背后,不只是矿,更是国家安全

有人可能觉得,稀土这点事,不至于搞得全球紧张吧?但真要说起来,这跟石油、芯片一样,早就不只是“资源”问题,更是国家安全问题。

试想,如果一个国家的核心装备、关键技术、战略物资,有一大半得依赖别人,遇到危机时手里连张牌都没有,那这个国家拿什么说话?

过去我们总觉得自己是“世界工厂”,但其实长期出口低附加值产品,资源流失严重,技术外流也不少。而现在,我国不再满足于出矿石,而是要做链主、定标准、掌握主动权。

这次稀土管控,其实是我国“换道超车”的一个缩影。我们不再单纯追求出口数量,而是要守好资源底线、卡好技术命门,同时推动全链条升级。这不只是为了反制谁,而是为了不给未来埋雷。

你看,美国以前拿芯片卡我们脖子,结果我们就自己搞出了国产替代;现在,我们把手里仅有的“命根子”攥紧了,也不再怕别人骑在头上指手画脚。

这不是对抗,而是一种守护。守的是国家利益、产业安全,也是我们不被人牵着鼻子走的底气。

这一轮稀土风波,可能只是全球资源格局变化的一个缩影。过去几十年,谁掌握资本、渠道、规则,谁就能主导世界。但现在,资源、技术和产业链被重新定义,全球话语权也在悄悄转移。

我国这次的稀土政策,既是亮明底线,也是敲响警钟。我们不主动挑事,但也绝不怕事。如果说贸易战打的是关税,科技战拼的是芯片,那接下来的博弈,很可能就是“资源战”,而我们,已经有了先手。

美国如果还抱着“冷战思维”搞零和对抗,只会让自己越陷越深。真正的安全,不是靠抢资源、断链条,而是靠合作、互信与尊重。

而对于我们来说,这件事更像是一堂深刻的“国家战略课”:资源不是谁都能随便拿走的,技术不是谁都能轻松复制的,发展也不是靠“忍气吞声”换来的。

未来还长,这场牌局也才刚刚开始。但不管怎么洗牌,有一样可以确定:只要我们把关键资源握在自己手里,把技术命脉自己掌控,别人就很难轻易出老千。这局棋,我们不怕下,也有资格赢。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8

标签:财经   热战   稀土   美国   中国   贸易战   资源   我国   技术   全球   芯片   产业链   商务部   澳大利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