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客们又做起了"冷战美梦":当年能熬死苏联,现在也能熬死中国。
这话听起来挺硬气,但真经得起推敲吗?
对此,一向谨慎中立的新加坡总理李显龙都忍不住开怼:这路子,走不通!
作者-水
冷战结束三十多年,那场没有硝烟的较量至今让人记忆犹新。
当年美国对苏联使出的"组合拳",确实堪称经典:先是联合沙特压低油价。原本每桶30美元的石油,硬生生被压到12美元。
要知道,苏联当时的外汇收入70%都靠石油出口支撑。这一招直接抽掉了苏联的经济血脉,国库瞬间见底。
紧接着是军备竞赛的"星球大战计划",听起来科幻,实际上就是个金钱陷阱。
苏联被迫跟进,投入数千亿美元研发同等技术,军费占GDP比重飙升到17.5%。
这个数字有多夸张?现在美国要求北约各国提高军费到5%都让他们要死要活。
第三招是意识形态渗透,"美国之音"每天用俄语向苏联境内广播18个小时。
仅1980年代就策动了超过200起反苏集会,把苏联内部搞得鸡犬不宁。
可这些招数管用,根本原因在于苏联自己的结构性缺陷。
重工业占GDP的61.2%,轻工业和农业全面萎缩,连面包都供应不上。
这种畸形结构下,美国稍一使劲,苏联就像纸糊的房子一样垮了。
李显龙为什么敢断言美国这套对中国不管用?
首先看人口和市场规模,14亿对3亿,这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
中国的内需市场就是个超级缓冲器,外部冲击来了还有回旋空间。
苏联那3亿人口市场一旦受限,直接就卡壳了。
更关键的是经济结构,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
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35%。
从高铁到芯片,从新能源到航天,中国都能实现大规模自主生产。
苏联呢?说白了就是个卖石油的"资源仓库",中国是制造万物的"世界工厂"。
即便在高科技领域,中国在外部打压下仍能持续突破。
华为被全方位技术封锁后,硬是搞出了7纳米国产芯片。
这要是放在当年的苏联,恐怕连起步都难。
制度韧性更是天壤之别,中国在改革开放40多年里展现出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
遇到问题就调整路线、优化机制,政策执行和修正能力非常强。
苏联后期那套僵化体制,哪里有这种灵活性?
现在的中美关系,早就不是当年美苏那种泾渭分明了。
两国经济深度融合,真要"脱钩",美国自己也得伤筋动骨。
苹果失去富士康这个全球最大的代工厂,还能维持现有产能?
波音断了中国的稀土供应,那些精密航空发动机还怎么造?
华尔街失去中国这个万亿级市场,那些金融大鳄能甘心?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越是想围堵中国,中国的"朋友圈"反而越来越大。
东盟连续四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非贸易额20年增长了近20倍。
这和苏联当年靠军事控制维持盟友,根本就是两回事。
中国搞的是互利共赢,大家一起发财,谁不愿意合作?
就连美国的盟友们,也在中美之间玩起了"平衡术"。
德国总理朔尔茨去年访华,法国马克龙紧随其后,都在释放什么信号?
欧洲国家心里明白,和中国对抗没好处,合作才能共赢。
李显龙的判断击中了要害:时代早就变了。
那个靠军事对抗和意识形态对立主导世界的冷战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现在是多极化的世界,不再是美苏两家"独霸天下"。
印度、巴西、南非等新兴经济体崛起,各国都在寻找自己的发展道路。
谁还愿意在大国博弈中选边站队?大家都想左右逢源。
更重要的是,现在拼的不是谁能把谁搞垮,而是谁能给世界带来更多机会。
中国的"一带一路"为沿线国家带去了基础设施和发展机遇。
美国呢?除了制裁还是制裁,除了围堵还是围堵。
哪种做法更得人心,一目了然。
美国国内问题一堆,种族矛盾、贫富分化、政治极化,哪个不是老大难?
还有心思到处搞对抗,这不是本末倒置?
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这套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多国家接受。
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现实需要。
气候变化、疫情防控、经济复苏,哪个问题能靠对抗解决?
李显龙这话说到点子上了:不是中国有多厉害,而是世界早就变了。
那个靠拳头说话的冷战时代,真的再也回不来了。
你觉得在这个多极化的世界里,中美关系最终会走向哪里?
更新时间:2025-07-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