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演现实版的《寻枪》,1977年126次列车军人旅客配枪被盗案始末

#我的宝藏兴趣#

1977年4月26日0时30分,由南京开往北京的126次旅客列车从徐州站开出后不久,一名解放军干部(因为他军装上有四个兜)找到列车上的乘警,压低声音说了一个让乘警一惊的事情:“警察同志,我的枪不见了!

电视机《南来北往》剧照中丢包旅客向乘警报警时的画面

在问询笔录上,这个解放军干部是这样描述丢枪的经过的:

3月20日,坦克八师高炮营三连连长潘维华(即报案的解放军干部本人)奉命将一名三连的因公致残的战士送回无锡县老家,走的时候携带了一支54式手枪和30发子弹(未经批准、私自携带),3月25日抵达无锡县后在那里住了一个星期,然后又(未经部队批准擅自)回江宁县慈湖公社老家探亲,4月25日,在部队来电报催促下才启程返程。

4月25日早饭后,潘维华将54式手枪装在黑色人造革小提包里,又将提包连同其它物品装在一个草绿色帆布大提包里,7时30分由慈湖站乘坐442次旅客列车于10时整抵达南京站并在南京站买好了前往北京的126次旅客列车硬座车票。

70年代的南京站

然后潘维华看时间还早,想去南京长江大桥玩,因此他将装有手枪的黑色小提包取出随身携带,将大提包存在小件行李寄存处,但随后因故没有去成南京长江大桥,就回到南京站等候上车。16时左右他将大提包从小件行李寄存处取出,将小提包装进大提包并锁好。

17时42分,126次旅客列车开始检票,潘维华于17时45分上车后,将提包放在行李架上,然后在自己的11号车厢86号座坐下。根据潘维华的回忆,坐在靠窗85号座的是山东益都县的一位带着小孩的中南妇女,坐在靠过道87号的是一名去泰安的40多岁的中年男性;坐在对面92号(靠过道)、93号和94号(靠窗)座位的分别是一个声称只坐一站的小青年、一个前往栖霞的年约50多岁的工人和一个区北京的老战士,过道另一侧分别坐着三名军人和一名妇女。

老照片 给旅客倒水的列车员

18时,列车从南京站开出,通过长江大桥后列车员送了一次水,潘维华从行李架上取下提包从里面拿茶杯接水时,装手枪和子弹的黑色小包还在,然后他懒得再将提包放回行李架,而是将提包放在座椅下面。

21时30分,列车抵达蚌埠站,潘维华下车买了两个面包回车厢吃完后,又检查了一下提包,确认手枪还在,就放心的睡觉了。

老照片 停在蚌埠站内的旅客列车

列车从徐州站发车时,潘维华被震动惊醒,然后又检查提包,整个绿色提包都不见了,随即报告了乘警。

潘维华再三表示,自从早上从家里出来的时候,手枪始终就在黑色小提包里没有拿出来过。

乘警长判断犯罪分子盗枪后一定不会在列车上久留,应该已经在徐州站或者之前的车站下车,因此在列车抵达薛城站(今枣庄西站)时,乘警长带着潘维华下了车,用车站派出所的电话向南京铁路局公安处报告情况。

老照片 薛城站站房

……

南京铁路局公安处接报后,立即电告坦克八师政治部,请求派人协助铁路公安进行侦查,并约定在符离集站汇合,于是坦八师政治部保卫处的六名政保干部立即日夜兼程南下,于4月27日在符离集站和南京铁路公安处的干警们汇合,就地组成联合专案组,专办此案。

在坦八师保卫处的政保干部到场后,专案组再度对潘维华进行询问,在老部队的政保干部的逼问下,潘文华又供认了一个细节:他在慈湖公社老家的时候,曾多次将手枪拿出来向乡亲们显摆,并且还当着大伙的面朝天放了好几枪(最终潘维华因严重违纪被开除干部身份,勒令以战士的标准提前复员)。

54式手枪

126次旅客列车11号车厢当班列车员反映:从南京站发车的时候车厢并不超员,过蚌埠后开始超员,在宿县站时她将七、八个无票坐车的人赶下车并开始整理卫生,结果又发现了十来个无座乘车的人。

当班乘警反映:126次列车在蚌埠至泰安区间段无票乘车的人较多,当天列车晚点约半个多小时通过徐州站(正点是4月26日0时)后接到潘维华的报警,他当即到11号车厢了解情况并开展查访工作。80302部队战士孟令全,上海养蜂工人杜新华反映:有个身材魁梧、年约40岁左右的男旅客夹着一个黑色包裹,带着四个小孩在蚌埠站上了11号车厢,四个小孩里有一个是15岁左右的女孩,其余三个都是男孩。他们来到潘维华身边的过道坐下,那男人不经允许擅自拿过一个解放军排长的提包要当坐垫,被这位排长当场制止。他们是在符离集站下车的,下车的时候这个男的随手拿了一个草绿色的帆布提包,那个排长当时问了一句:“这提包是你的吗?”他恶狠狠地回了一句:“不是我的难道还是你的?”说罢就下车了。随后,专案组顺着这条线追查在符离集站下车的这个可疑人员,但一无所获。

符离集站老站房

薛城站派出所证实,乘警带着潘维华下车向南京铁路局公安处报告的同时还电话通知了天津铁路分局公安分处,在列车进入北京之前协助对列车进行全面清查,以防坏人携枪进入北京,结果天津铁路分局公安分处在清查后回电:列车上没有发现可疑人员。

……

专案组分析,手枪应该是在蚌埠至徐州区间段被盗的,犯罪分子作案目的应该是求财,并不知道提包里有手枪;此人有旅行常识,胆子大,很可能是常在火车上流窜盗窃的惯犯。那个从蚌埠上车、在符离集拿着一个绿色提包下车的40多岁的男人极大可能是犯罪分子。另外,从无锡或者江宁尾随潘维华并作案的可能性也不能被排除。

专案组根据初步调查掌握的线索,研究决定采取如下侦查措施:

1、进一步查访别的知情人,扩大线索来源,更加细致地刻画作案人的特征。

2、印发协查通报(先后印了一万多份)发往上海、济南、郑州、天津、徐州等铁路局(分局)的公安处(分处)以及江苏省、安徽省公安厅,请求协助排查蚌埠至徐州铁路沿线的拘留所、收容站、车站和码头的小件行李寄存处的可疑人员和可疑寄存物品。

3、专案组派人赶往蚌埠至徐州区间段各站进行排查,重点排查点选择在符离集站,同时向潘维华曾经携枪活动的无锡、江宁两地也派出小组,查找有无跟踪盗枪的可疑人员。

在符离集镇党委的大力支持下,专案组在符离集下属的三百多个生产队和近百个企事业单位向干部群众公布案情、发动群众提供线索。5月1日凌晨,符离集镇治保主任提供:4月30日夜里汽车站售票员反映4月26日早上一个中年男人带着四个小孩,大的是女孩、长得很漂亮,买票去了张山方向。

符离集站站牌

为此,专案组集中力量围绕这条线索在宿县、灵璧县的七个公社和近百个大队进行排查摸底,苦战半个月结果毫无结果。

这场“排查大战”的失败让专案组的士气大受影响,为了重振军心,专案组将派出去的人员于5月14日全部召回徐州休整并开总结分析会,然后布置了下一步的侦查方案。

通过80302部队战士孟令全,专案组得知了当时坐在潘维华所在座位过道另一侧的另外两名军人的姓名——那个曾经和嫌疑人发生冲突的排长叫王现合,另一个是某部参谋杨好。在查找这两位的同时,专案组在5月18日以宿县车站为重点,在徐州、蚌埠和淮南三地同时开展查访工作,同时派人前往上海找到养蜂工人杜新华询问他印象中的嫌疑人情况。又经过半个月的工作下来,除了杜新华提供了一些嫌疑人的穿着特征以外,其余方向的排查均一无所获。

这次排查行动的失败导致专案组成员们好不容易被鼓舞起来的士气因此再度受到重挫,部分专案组成员产生了严重的畏难情绪,认为在原划定的重点地区粗筛细筛都筛了好几遍了,别说人没抓到,连像样的嫌疑对象都没排查出来,看来这个案子短期内难以破案,有的单位甚至要求将本单位的人员撤回。

为此,5月30日,专案组又在南京召开第三次案情分析会,会议总结了前段时间的工作,大家一致认为,先前一个月的工作不是没有成效的,原来对案情分析判断基本上是正确的。在对下一步工作进行研究后确定了两个重点地区:一是罪犯上车地点蚌埠地区(包括凤阳县、怀远县、五河县、蚌埠市、淮南市);二是嫌疑人下车的地点所在的徐州地区,重点集中力量在蚌埠市和凤阳县开展工作。

在蚌埠市公安局、凤阳县公安局以及蚌埠铁路分局公安分处的大力协助下,对涉及有关铁路方面的收容人员采取集中教育和个别谈话的方法,讲明党的政策,讲清嫌疑人的特征,促使他们积极提供情况,积极检举揭发,争取立功赎罪。

……

6月11日,蚌埠市公安局东区分局收容站里的一个被收容审查的人员揭发道:3月中旬,一名叫张化录的旅客列车扒窃犯被收容站收审,其面貌特征和专案组要寻找的嫌疑人比较吻合。经东区分局核实,张化录因犯扒窃罪于3月27日被抓获,4月8日从收容站逃跑,至今下落不明,其原籍系安徽霍邱县,还提供了一张张化录的半身照片。

6月12日,专案组找到张化录家属谈话的时候,意外在张化录的家中发现了潘维华的那只被盗的草绿色提包,随即谈话就地升级成了搜查,结果潘维华提包中被盗的其它物品都在张化录的家中被搜出,但唯独少了54式手枪和子弹。由此,专案组确定盗枪的罪犯就是张化录。

经查实,张化录现年39岁,家庭成份是地主,家住霍邱县城关公社,从16岁开始就外流当木工,1972年10月因为真实身份被当地社员举发而被遣返回原籍后就开始破罐子破摔,经常到火车上进行扒窃……

老照片 木工

6月14日,潜回家的张化录被蹲守的侦查员擒获,他对自己在126次旅客列车上的盗窃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张化录交代,自4月4日从蚌埠东区收容站逃跑后一直在火车上流窜作案,4月25日他从蚌埠站上了126次旅客列车,当火车抵达徐州站时,张化录趁其他旅客大多熟睡的时机,趁机盗取潘维华的草绿色帆布提包后带着孩子们下车,旋即又上了从三棵树站发车的55次旅客列车返回蚌埠。

在查看赃物的时候赫然在提包里发现一支手枪和二十多发子弹,这让张化录非常害怕,觉得事情闹大了,就立即返回霍邱县老家,将手枪和子弹藏在家中工具箱的二夹层中。

在张化录的指认下,专案组在6月15日将手枪和子弹取出(子弹还剩24发),至此这起手枪被盗案历经五十天的侦办终于告破,张化录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5

标签:历史   始末   次列车   旅客   军人   现实   提包   蚌埠   专案组   徐州   手枪   公安处   南京   乘警   旅客列车   蚌埠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