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美国科技界的大佬,很多人可能首先想到的是黄仁勋,但其实在美国,还有一个在科技圈呼风唤雨的顶级女CEO,一年薪酬超过4亿元,却在中美芯片摩擦最紧张的时候,顶风为中国市场“定制芯片”。
她就是苏姿丰,AMD的当家掌门,说起来她和黄仁勋也算是亲戚,苏姿丰的外公和黄仁勋的妈妈是兄妹俩,但血缘并没有让两人强强联手,两人反而在科技领域竞争的不可开交,很多人觉得她是因为华人的身份才才出手帮助中国,但其实原因并没有这么简单。
苏姿丰的经历,不是那种一出生就天赋异禀的“大女主剧本”,她的成长更多是好奇心和不断探索的结合,她出生在台北,家境虽谈不上多富裕,但父母是地地道道的知识分子,爸是统计学教授,妈是会计师,都是正儿八经的高知人群。
她三岁那年,全家移民到了美国,从此走上了一条逆袭的道路,小时候的苏姿丰,并不像传说中那样十岁造电脑,她更多是那种喜欢把玩具拆个稀巴烂,再慢慢自己拼回去的“破坏王”。她喜欢钻研,也有股不服输的劲,你越说这事她干不了,她偏就非得试一试。
她说:我小时候就喜欢挑战那些没人愿意碰的东西,比如高难度的数学题和结构复杂的机器,让她一路走到科技圈巅峰的,其实不是一朝一夕的灵光乍现,而是十几年如一日的“硬啃”,她十几岁时就立下目标,要考美国最顶尖的理工科大学。
17岁她拿着全A的成绩进了麻省理工学院(MIT),而且还是最硬核的电气工程专业,要知道在那个年代,MIT的电气系女生少得可怜,苏姿丰进入大学的时候,实验室的老教授甚至都叫不出她的名字,只会说:你是那个亚洲女孩吧。可她没怯场,反倒把这份忽视当成了动力。
她不仅学得飞快,还参与了多个重大项目,尤其是在“绝缘体上硅”的研究上,一度成了系里最拼命的博士生,她为了搞清一个实验,连续两天没离开实验室,就睡在沙发上,别人是为了拿文凭,她是为了搞懂一门专业的底层逻辑。
24岁她成了MIT历史上最年轻的电气工程女博士之一,从那时起她就不是普通工程师了,她是那种能让技术“开花结果”的人。
2012年,苏姿丰做了一个看起来有点“疯狂”的决定,加入当时几乎快被市场判了死刑的AMD公司,那时的AMD,不仅被英特尔压着打,还连年亏损,股价跌得只剩两美元出头,内部高层一团糟,人心涣散,外界看好它的人几乎为零。
但苏姿丰却选择了跳进这个“烂摊子”,她进去以后没有进行太多的铺垫,直接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她先是做了一件没人敢做的事:全面调整技术战略。
那时候大多数人还想死磕英特尔,继续在CPU市场里苦熬,但苏姿丰一眼看出,这种打法只会让AMD越陷越深,她反其道而行,提出绕开英特尔,另辟蹊径的策略,聚焦高性能计算和图形处理,尤其是大力研发全新的“Zen”架构。
你得知道,做芯片不是炒概念,它是一场烧钱的马拉松,开发一个新架构少说要三四年,投入几亿美元,还得冒着失败的风险,可她就是敢赌也敢压,她说服董事会砸钱搞研发,亲自带队深入技术细节,晚上十点还在开会修改方案。
与此同时,她一边管技术,一边重建信任,苏姿丰不像那种只会坐在办公室里下达任务的老板,她亲自飞到台积电,找张忠谋和刘德音面对面谈合作,她没有拿我们是老乡来打感情牌,而是拿出一整套详细的研发计划和商业回报逻辑,让台积电觉得:把最先进的制程给AMD,是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她也重新修补和索尼,微软这些客户的关系,一点点让别人重新信任AMD,2017年,Zen架构的处理器一上市,市场反应堪称爆炸,性能不输英特尔,价格却更亲民,游戏本、工作站、服务器,全都排着队买她家的芯片,短短两年时间,AMD市值飙涨十倍,重新成为全球芯片市场上的重量级选手。
从那一刻起,苏姿丰不再只是一个技术背景的CEO,她成了能改变产业格局的战略级人物,外界对这个华人女高管都刮目相看,她救活了一家公司,也重塑了一个行业的格局。
那么最让人好奇的一点来了:面对中美芯片战不断升级,苏姿丰为什么还要坚持给中国市场做“定制芯片”?她是因为华人的身份,还是另有深意?其实答案也不复杂,她做的就是一个CEO最本能的选择:保护市场,保住营收。
AMD不是慈善机构,而是美国上市公司,最大的任务就是给股东赚钱,而中国正是全球芯片消费体量最大的市场之一,苏姿丰自己也说:我们必须重视中国,中国是未来增长最快的科技市场。
她早就意识到,谁赢得了中国市场,谁才有可能在全球立住脚,她不是为了谁“卖情怀”,而是冷静判断后的布局。
她亲自多次来华,和联想、小米、华为等大公司接洽业务,她亲口承认,AI芯片在中国有巨大潜力,AMD必须参与,但问题也随之而来,美国政府对华芯片出口加码限制,怎么办?
她没有正面硬刚,而是迅速应对,推出了“合规版”芯片MI309,就是为了继续服务中国客户,同时又不违反美国出口规则。
这种策略是典型的商业高情商应变,她踩在规则边界上,尽可能扩大生意版图,这才是CEO的思维,当然中国现在也在大力推动“去美化”,尤其是在信创领域,加速国产芯片替代,苏姿丰早就看清这一点,也在调整策略。
她知道未来在中国想挣钱,光靠技术领先已经不够了,必须融入生态,加强合作,甚至有朝一日可能要在本地落地部分业务,生活中她其实挺低调的,丈夫也是半导体圈的技术男,两人没有孩子,工作几乎占据了她全部人生。
现在她带着AMD全面冲向AI芯片市场,和黄仁勋短兵相接,两人谁能在AI芯片领域取得优秀的成绩,就看后续两人的商业策略了。
信息来源:
更新时间:2025-07-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