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上动车去若尔盖,最新进展来了

连日来

西宁至成都铁路捷报频传

坐上动车游若尔盖

最新进展来啦~


红原跨G213特大桥



7月24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西宁至成都铁路红原跨G213特大桥连续梁顺利合龙,为全线通车奠定基础。


红原跨G213特大桥连续梁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境内,全长6035.43米,海拔3623米,桥梁跨越热曲河主河槽,桥址位于团状草丘湿地,地表承载力近乎为零。传统支架沉降风险极高,大型设备深陷泥潭成为常态,常被沼泽地质的困局侵扰。



项目技术人员运用钢绞线反拉预压技术取代传统的堆载方式,于沼泽地达成支架“零沉降”的卓越成效,经承载力验证,可达120%极限荷载。菱形挂篮似“凌波微步”,通过量身定制高原抗风挂篮系统,与智能监控平台协同配合,实现梁体毫米级的精准线形控制,即便在8级阵风中也稳若磐石。生态施工堪称“滴水不漏”,同时构建三级沉淀池与油污隔离系统,创新低温混凝土配方。施工废水历经7道净化工序后达到饮用标准,湿地植被恢复率高达100%。



热曲河作为黄河上游支流,环保要求严苛。施工需实现“零污染排放”,对混凝土养护、机械防渗提出极致要求,属于生态敏感禁区。面对冻土与沼泽的双重困境,项目团队凭借三项核心技术成功突围。


红原2号隧道

7月28日6时08分,经过825天的施工,中铁十九局承建的红原2号隧道1号斜井与进口段胜利贯通,标志着红原2号隧道施工进入全面冲刺阶段,为西宁至成都铁路项目的顺利推进注入强劲动力。


红原2号隧道全长5535.77米,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境内,海拔超过3700米,是西宁至成都铁路的“咽喉”工程。隧道地处岷山中高山区,面临“三高(高海拔、地应力、难度)四难(冻融环境、通风排烟、材料运输、人员保障难)”的严峻挑战,空气稀薄,缺氧严重,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昼夜温差极大,对人员、设备都是极限考验。



红原2号隧道最大埋深约314米。隧道季节性冻土和多年冻土影响工程稳定性,高海拔通风效率低,高原路况复杂,物资运输保障压力大,高原反应、恶劣气候对参建人员身心是巨大挑战。



面对诸多施工难题,项目团队强化支护稳根基:针对高地应力、破碎围岩,贯通段采用全环加强型工字钢支护,拱部密集布设大管棚配合小导管超前支护并注浆加固,形成“钢筋铁骨”,有效抑制围岩变形。采用“短台阶法”谨慎掘进,严格控制循环进尺,确保“管超前、严注浆、弱爆破、短进尺、早封闭”。



西宁至成都铁路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兰州、西宁至广州的兰(西)广通道的组成部分,起自青海省西宁市西宁站,经青海省海东市、黄南藏族自治州,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入四川省成都市成都东站。西宁至成都铁路四川段由川青铁路黄胜关站引出,途经红原、班佑、若尔盖、阿西、花湖进入甘肃省境内郎木寺站,共约170公里,绝大多数路段在海拔3500米左右。



西宁至成都铁路全线建成通车后,将极大便利沿线各族群众出行,加强兰(州)西(宁)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交流,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互联互通,对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30

标签:科技   若尔盖   西宁   红原   成都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隧道   铁路   冻土   青海省   挂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