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将生产线从中国转移到印度的公司追悔莫及

11月2日《纽约时报》发文:有这么一群费尽心思将部分生产线从中国转移到印度的公司现在追悔莫及,因为美国目前对中国的关税竟比印度更低。

文章引用了美中贸易委员会主席肖恩·斯坦因的话,他在中国看到的情况是,公司不想再搬迁出中国,因为关税在其他国家不稳定和不可预测,而且其他国家没有中国的制造生态系统和成本效益。

比如,Cocoon 今年春天开始将部分生产转移到印度。但在过去的几个月里,特朗普将对印度的关税提高了 50%,同时将 Cocoon 中国商品的关税降至 30%,打乱了公司的计划。麦克马斯特感叹自己花费了大量时间在印度建立生产基地。他说,至少目前而言,“我不会再浪费精力试图撤出中国了。”

以前大家总是说,印度人力成本更低,总有一天各大外企会转移到印度。所以你得不断转型升级,不能只做代工,这样才能规避外企跑了之后的困境。结果我们转型升级还没完成,印度成为关税最高国家了,外企根本转移不过去……

纽约时报还称,“中国有能力实施反制措施,这似乎是其未像印度和巴西那样面临更严厉关税的原因之一。特朗普曾多次威胁,但中国选择直击美国痛处进行反击。总的来说,特朗普正在完成一个颇具讽刺意味的壮举——让企业们相信中国才是安全稳定的选择。

要知道,印度根本发展不出湾区跟城市群,既没有长江也没有珠江,甚至没有恒河出海口,制造业最重要的运输条件都没有。还没提一连串稀碎的国内问题。

一句话总结,中美贸易战,暂时休兵。而当潮水退去,裸泳者现,谁在笑,谁在哭?谁成了国际舞台上的“笑话担当”?两道身影在沙滩上瑟瑟发抖,一个是美国自己,一个是印度。

这场中美博弈中,印度曾试图“两头押注”,可问题是,他没有筹码。当中美谈好后,美国对华关税“归零”,印度却成了美国当前加征关税最高的国家50%,一夜之间,从“旁观者”变成“主力战场”。

说到底,贸易战是综合国力的终极比拼。中国能赢是因为手里捏着产业链、市场、资源三张王牌,美国怎么出牌都得掂量损失。印度现在要做的是先让全国通上稳定电流,把文盲率压到个位数,让卡车司机跨邦运输不用交十八道税……等哪天“印度制造”真能替代“中国制造”了,不用喊话全世界自然都会认。

其实站在美国角度,真的不知道特朗普在干嘛。不过反正我不会真的站美国角度,所以他随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4

标签:财经   追悔莫及   印度   中国   生产线   公司   美国   关税   中美   外企   纽约时报   马斯   恒河   其他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