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林经武) 6月30日至7月3日,由中国数学会主办、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和河南省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承办的第十四届全国数学文化论坛在河南郑州举行。本届论坛围绕数学与诗歌、古代数学文化、四维几何等跨学科主题展开深度研讨,来自高校及基础教育领域的众多代表集聚一堂,共探数学文化传承与育人新路径。
作为我国数学文化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学术活动,本届论坛不仅展示了数学文化的深厚底蕴,更为推动数学教育与科研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思路。
经中国数学会全国数学文化论坛学术委员会讨论与遴选,福州教育研究院教师李霞所作的《循理数学:以规律启迪思维,用文化滋养成长》的报告入选“张贴报告”。该研究经过30年的实践探索,形成了以"循源—探理—道用"为框架的教学体系,注重将数学史、数学思维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借鉴《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等古代数学典籍,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发展脉络,在比较中西数学思想的过程中培养思维能力。该研究曾获得福建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在6月30日举行的"中国数学会科普发展研讨会"上,李霞带领循理数学团队就其研究成果进行了汇报。团队系统阐述了该教学体系的核心内涵,重点介绍了"走进三坊七巷/古建筑中的数学之美"项目化学习实践案例。该案例从设计初衷、项目目标、关键问题到研究路径进行了完整展示,体现了如何通过实地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和体会传统文化中的数学元素。
作为数学学科育人的新探索,“循理数学” 正以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突破,为提升数学教育质量提供了可借鉴的新思路。
更新时间:2025-07-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