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最有“潜力”的城市,铜矿储量占全省94%,或将成下一个太原

运城,古称“河东”,地处山西省西南部,黄河在这里急转弯向东流去,晋陕豫三省交界处的“金三角”就由此形成,这座城市得名于盐运,历史上是中原地区食盐供应的关键节点,盐池千年的生产活动勾勒出最初的轮廓,这里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华夏文明的早期发展在此留下痕迹,西侯度遗址的发现把人类在此活动的历史推到百万年前,夏朝曾经在这里建都,春秋战国时晋国的政治中心。当下运城管辖1区10县以及2个县级市,常住人口多过470万,是山西南部人口与经济的重要区域,农耕传统与新兴工业文明在此交汇,独特的发展基底就此形成。



运城以盆地为主,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位于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交界处,黄河在西南边界曲折流过,汾河与涑水河在境内由南向北冲积出一片广阔平坦、肥沃的河谷平原,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气候属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农作物糖分积累,中条山脉横贯东南方向,既阻隔了一部分海洋湿气,又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处于城区以南的盐湖为中国重要的内陆硫酸钠型盐湖,湖床上有丰富的钠盐、硫酸盐等矿物质,独特的生态景观和矿产价值成为运城自然资源的符号,这种地理组合—平原、山地、湖泊、河流—共同形成运城多元的环境框架,支撑着工农业的协同发展。

运城处于晋陕豫三省交汇地带,它的区位优势比较明显,往西两个小时就能到达西安都市圈的核心地方,向东四个小时就可连接到郑州中原城市群,向北则贯穿了太原经济圈,变成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之间的转换关键点,在区域发展布局里,运城是“黄河金三角”协作区的关键城市,肩负着把关中平原城市群同中原经济区衔接起来的重任,国家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之后,运城枢纽作用更加突出,被赋予创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任务,省级规划把它当作山西“南翼”发展的支撑城市,要它发挥对晋南地区经济辐射和产业引领的功能,种种战略叠加所带来的优势,让运城变成了政策和资源偏好的重点地区,给它从区域边缘走向协同发展核心区域给予了历史契机。

运城的战略价值不单单是地理坐标上的东西,而是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组合起来的结果,铜矿资源是明显的长处,储量占全省百分之九十以上,主要分布在夏县,绛县,稷山,芮城这些中条山沿线地区,使得运城成为山西省乃至华北地区最要紧的铜资源基地,依靠这个资源基础,地方政府正在塑造起采矿,冶炼,精深加工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着重发展高纯铜,铜箔,覆铜板这些高附加值产品,来契合新能源汽车,电子通讯等新兴产业的产业需求。

农业同样形成了战略支撑的根基,黄河和汾河的灌溉给运城盆地带来了重要的农业助力,使得运城成了山西最大的粮食,水果,蔬菜生产基地,区域品牌“运城苹果”,“运城面粉”已经形成了全国性的影响力,在文化与旅游融合方面,运城以关公文化,盐池文明,黄河遗产为支撑,积极创建国家级文旅融合示范区,促使文化资源变成产业动能,资源型经济和绿色转型,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这些都是运城战略地位的主要支撑。

经济发展多极化驱动,传统产业以有色金属冶炼、煤化工、装备制造为主,铜产业为核心,形成采矿到铜材加工的全产业链,产能规模居华北前列,中条山集团等龙头企业通过技术升级,向高纯度铜箔、覆铜板等高端领域延伸,服务新能源电池、电子设备制造,农业领域发挥气候、土壤优势,形成“粮果菜药”四大特色集群,苹果产量长期居全国地级市前列,大闸蟹、对虾等水产养殖业逐渐成规模,丰富“运字号”农产品市场内容。新兴产业聚焦于新材料、 高端装备、 绿色能源产业, 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生产企业服务全球电子、 汽车工业, 锂电池隔膜技术冲破国际技术垄断, 文旅经济融入关公文化、 盐湖生态、 黄河风情‚推动全域旅游体系创建, 夜间演艺、 数字体验等新业态增长游客停留时间、 增升消费水平‚各产业协同发展的结构减少对单一资源的依赖, 为经济韧性形成根基。

交通网络建设在质量提升上有着明显的质的飞跃,航空方面运城机场国内航线基本覆盖主要省会城市,新增曼谷、吉隆坡等国际航线,成为晋南地区空中门户,铁路系统浩吉铁路提升东西向货运能力,大西高铁提升客运效率,运城至三门峡高铁规划中,将逐步缩短中原城市群时空距离,公路骨架以“两纵三横”高速公路网为依托,G521盐湖段改建工程使市区到解州关帝庙、盐湖景区连接效率大幅提升,G5518运城至晋城高速建成后将打通晋豫省际新通道。 城市内部交通同步优化‚智慧平台整合公交、共享单车、出租车资源‚通勤体验在资源优化中提升‚运城正在探索黄河水运复兴‚谋划内河航运节点‚物流与旅游结合的创新方式‚立体化交通升级既服务本地产业与外销需求‚也巩固了运城晋陕豫三省物流中转枢纽地位。

高等教育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导向,运城学院作为当地唯一一所综合性本科院校,开设了工学、农学、管理学等学科,其课程紧贴运城区域链的需要,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面向铜加工与磁性材料产业,农学专业主攻果树栽培和农产品加工技术‚职教方面采用“校企双元”的方式来实现产教结合,很多高职学院同中条山集团、大运汽车这类企业携手创建起实训基地,设订单班,培养冶金技术,机械制造,新能源汽车装配等相关专业的技术型人才。 政府推动的“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计划利用医学院校资源来加强基层医疗人员队伍的完善,尽管高校数量和顶尖学科的分布还有待提高,但是运城的教育布局一直重视实践能力和产业适配性,职业教育不断扩展,专业的细化调整也在持续,想要为当地经济转型提供即刻具备生产力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

旅游资源有人文价值和生态多样性,解州关帝祖庙是全世界关庙信仰的中心,它的建筑群非常庞大,祭祀活动延续了千年,它象征着“忠义仁勇”,芮城永乐宫保存着元代道教壁画的最高成就,三清殿中的《朝元图》线条轻盈、颜色绚丽,这是东方艺术的瑰宝,盐湖除了矿产价值以外,它独有的“七彩”湖貌和黑泥养生功能,正在变成生态康养旅游的主要目的地,永济普救寺因为《西厢记》的爱情故事而闻名遐迩,行浸式夜游剧目《梦境·西厢记》依靠科技再现历史景象,鹳雀楼用空间营造出王之涣“再上一层楼”的诗意意境,黄河大梯子崖显示峡谷险峻的地势,舜帝陵体现出德孝文化的内涵,这些资源通过“关公故里·晋是好运”这个品牌来整合,从而塑造起文化朝圣、自然观光和乡村休闲复合型的产品体系,促使运城慢慢从文物大市迈向文旅强市。

运城的发展轨迹像黄河在这里转弯形成的弧线,延续着千年厚重的文明,又在新时代向前涌动,铜矿资源的优势和区域协同发展的环境结合,关公文化精神注入到产业转型过程中,城市的潜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释放出来,太原的今天也许就是运城的明天,但运城大概率会重新在晋陕豫金三角区域中,让内陆城市的价值高度再次被提升,你看好它吗?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6

标签:历史   太原   铜矿   山西   储量   潜力   城市   运城   盐湖   黄河   资源   产业   区域   西厢记   技术   中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